哪里有问题,哪里就能发《Nature》:不再怕水干扰!红外光谱迎来新曙光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1-12

来源:高分子科学前沿

谈到红外光谱,相信对于大多数的理工科研究生都不会陌生!尤其是化学专业或与化学联系较大专业的本科、研究生都会学习红外光谱。因为红光光谱目前最常用、简便且较低廉的一种表征方式()。

20200112040233_997c1a.jpg

红外光谱的定义及其分类

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IR)是分子能选择性吸收某些波长的红外线,从而引起分子中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跃迁,检测红外线被吸收的情况可得到物质的红外吸收光谱,又称为分子振动光谱或振转光谱。目前,按照波长通常将红外光谱分为三个区域:近红外区(0.75~2.5 μm)、中红外区(2.5~25 μm)和远红外区(25~300 μm)。一般而言,近红外光谱是由分子的倍频、合频而产生;中红外光谱属于分子的基频振动光谱;远红外光谱则属于分子的转动光谱和某些基团的振动光谱。此外,红外光谱还可分为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两类。物体的红外发射光谱主要决定于物体的温度和化学组成,由于测试比较困难,红外发射光谱只是一种正在发展的新的实验技术,如激光诱导荧光。因此,最常用的是红外吸收光谱,其是由分子不停地作振动和转动运动而产生的。然而,分子振动是指分子中各原子在平衡位置附近作相对运动,多原子分子可组成多种振动图形。当分子中各原子以同一频率、同一相位在平衡位置附近作简谐振动时,这种振动方式称简正振动。

红外吸收光谱存在的问题

就小编而言,由于本科学的是化学,很早就接触了红外光谱。当时红外光谱的老师就告诉我们,红外样品必须干燥,不能含有水分且需要压碎样品。同时,我们可以看出红外吸收光谱是间接检测分子信号,因而其存在许多局限性,严格来说主要是以下两点:

(1)由于红外吸收光谱对光的透射性要求较高,使得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要求样品的厚度不能超过10 μm,且样品被高度稀释以后,其灵敏度会大幅度下降。

(2)由于水对红外辐射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所以样品必须经常浓缩或干燥,从而导致制备样品的过程复杂。此外,通常需要在样品中添加盐(KBr等)或者酸性水溶液来控制分子的状态,使得样品难以测试,尤其是关于生物类的样品,基本不能利用红外吸收光谱进行测试。

然而,当小编读研究生时,发现涉及生物类的样品,往往需要在水中,因而是无法用红外吸收光谱进行表征。但是,当我们的样品又必须含有水才能测试该怎么办?要是有办法让红外光谱不怕水该多好!

20200112040233_9d6883.jpg

正所谓“有矛就有盾”。有问题,人们就会想办法解决问题,我们始终相信“办法总比问题多”。在2020年1月1日,德国慕尼黑大学的Ferenc KrauszIoachim Pupeza(共同通讯作者)联合在Nature上报道了一种依赖于分子发射红外辐射的新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提高红外光谱的灵敏度,并解决红外光谱怕水分子干扰的问题,进而有助于红外光谱在生物医疗领域的应用。

作者利用飞秒级(1 fs=10-15s)超短脉冲中红外光照射样品,当特定频率的光被样品分子吸收后产生振动,并且在结束脉冲照射后,这些振动会仍旧继续,直到振动能在环境中完全耗散完,但其持续时间仅仅只有几皮秒(1  ps=10-12s)。然而,由于振动的原子带带有电荷,所以会产生电磁辐射,且其辐射频率与分子振动的频率相同,从而具有样品分子的指纹信息。这种红外光谱属于近红外光谱区域,利用电光采样的方法,可以对第二个超短光脉冲进行测量,即称为全局分子指纹(global molecular fingerprint)。

20200112040234_a14c43.jpg

图1、一种获取红外光谱的新方法

与常规红外吸收光谱的区别

或许,对于非专业的读者,会问:“与常规红外光谱有什么区别呢?”其实,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常规红外光谱是间接检测,即是检测透射后的光谱;而该新型红外光谱是直接检测发射的光谱。因此,该方法提高了检测灵敏度且不怕水分子的干扰。具体而言,该新型红外光谱直接检测分子信号,是通过直接检测振动分子发出的指纹辐射,因而检测灵敏度更高且不存在水分子的干扰。同时,利用该方法时,所需样品浓度可以降低到常规方法的40倍,并且能有效的鉴别两种相似的化合物。

然而,当前的这种新技术的发展仍旧面临许多挑战,具体如下:

(1)需要增加用于照射样品的激光功率,以实现对水样品中的单分子进行检测。(2)需要增加可测量的光谱波长范围,从而可以发现蛋白质、脂质和核苷酸等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重要诊断意义的信号。(3)目前该新型红外光谱的造价昂贵,很难大规模应用。因此,需要开发出较低成本、更具市场竞争力和适用于商业化的红外光谱仪。

总之,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现,科研人员的进一步努力,定会将该新型红外光谱推向市场,让更多的普通群众受益。一句话概括:未来可期!

参考文章:

[1] Field-resolved infrared spectroscopy of biological systems. Nature, 2020,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850-7.

[2] Infrared spectroscopy finally sees the light. Nature News and Views, 2020,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3866-w.

[3] Birth of a class of nanomaterial . Nature, 2019, DOI: 10.1038/d41586-019-02835-7.

来源:Polymer-science 高分子科学前沿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jM5NzA5OA==&mid=2651725708&idx=2&sn=6e1eae0ed59e5172d30dea6bf838f8b0&chksm=8b4a0dc9bc3d84dff8a588840ca40c3f206f23d7ff7efa693e93600e6d6d942040dea0febbe6&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Nature 光谱 红外技术 振动频率 红外光谱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