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化”是一个过程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1-14

blur-1868068_640.jpg

首先,我并不是很赞同所谓“在鲸鱼外”的生存方式。因为至少从目前来看,不管是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估考核还是国内外的各种排名,都还存在于某一个体系之内。在这个体系中,我们的竞争还是合乎规范的,这也决定了这个体系不能轻易被打破。事实上,评估和排名所采集的指标也在不断完善并与时俱进。

正因为如此,“经济扎根大学,精神远离大学”并不具备太多的可操作性,我们也难以想象哪个学者可以在深山老林中做出有影响力的研究。一些高校已经对教师进行“KPI考核”,如果某老师在教学或科研上的确有成果,每年获得的经费支持和收入待遇也会高于其他人。

换言之,目前在高校中,一些合理的考核是有必要的。当然,我也很反感所谓的“唯论文论”,但并不能因为一些高校对于教师不合理的论文压力,就否定论文的价值。

至于我们所讨论的“理想大学”,也需要首先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理想化”究竟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其实很难找到一个绝对意义上的“理想模式”,因为高等教育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不断根据国家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而做适时调整。因此,可以说,“理想大学”本身也没有一个“固定值”。

比如从历史上看,新中国的高等教育曾经模仿过苏联模式,也借鉴过美国模式,哪一种更加“理想”?从当今的世界范围来看,德国某些高校的博士生毕业并不必须发表论文,只需要导师同意即可,这种模式如果放在中国的国情下,又是不是“最优”?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

在我看来,在大学未来发展的问题上,我们没有必要纠结一个所谓的固定模式,还是应该在实践中逐步摸索。我们现在也处于这样的摸索阶段。举个例子,目前很多高校在实施的“非升即走”制度,当然是一种很“残酷”的制度,但问题是,这种“残酷”的制度的确激活了很多年轻教师的科研和教学热情,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学校整体“水平”得到了提升。

与此同时,某些已经评上教授职称的教师,其自身的创新能力反而变小了,同时他们将大量时间用在了“跑会”等与科研、教学无关的事情上,这当然不是一个正常现象。从考核的角度来说,我认为对这种资深教授也应该加大考核力度。如此才能使整个学校呈现一个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状态。事实上,国内一些顶尖高校已经开始进行类似的尝试。这种尝试本身,也就是我们在寻找高校“理想状态”的一种探索。

作者:胜勤(国内某高校理工科教授,本报记者陈彬采访整理)

来源:中国科学报

来源:中国科学报

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0/1/352800.sht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大学 教授 模式 考核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