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颗粒学会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推荐候选人|陈邦林:年过耄耋 真理“巨人”

中国颗粒学会 2021-08-30

陈邦林,195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原子能系,在物理化学、放射化学、水环境化学、界面化学、河口化学理论方面均有系统性的研究、以及开创性的贡献。1960年至今陈邦林一直奋斗在科研一线,先后参加和负责过40多项国家及市、部委重大研究项目,为我国的能源资源、水环境治理等科技攻关和高等教育作出巨大贡献。其主持研究的海水提铀项目取得国际瞩目的成果。

60年代初,以国家需求为己任,陈邦林着手筹建放射化学专业,从铀系的分离、分析、提取开始,先搞铀系的基础研究。“实验室是自己动手建立的,我们自己搬木头、拌水泥,从教材到设备,都是自力更生......”

1970年8月,通过合成的碱式碳酸锌等多种有效的吸附剂,陈邦林领导的课题组从海水中提取了68毫克重铀酸铵。这是我国首次从海水中获得铀化合物,到年底又提取了约30克重铀酸铵,经权威机构鉴定证明完全达到核纯度。周恩来总理看到样品后说:“海水中宝很多,海水提铀,抓住了要害”!

此时上海市已在原课题组基础上成立了跨校的“671科研组”,总理讲话之后,海水提铀项目又有了进一步的扩大,从上海市各单位参与发展到全国协调,由陈邦林担任协调组组。到70年代中后期研发出我国特有的吸附树脂,并从海水中提取到了公斤级的重铀酸铵,“海水提铀”研究工作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数十年研究,陈邦林以及他的同事们没有“等靠要”,而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性地自行研发一系列关键的仪器设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上世纪70年代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双管屏幕显示微电泳仪”,以及其后陆续研制成功的双驱动膜压仪、平面及动态表界面张力仪、LB膜分析仪、浓浆电泳仪等等,诸多仪器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教学、科研各个领域。

20世纪70年代,陈邦林用自行设计制造的仪器,首次测定出极低浓度下天然水体中铀的电性,并用等电移动理论改造吸附剂的界面性质,提高铀的提取率。提出的等电理论等文章已收入文集由原子能出版社出版。

陈邦林团队用界面科学提高材料性能的理论、用界面科学提高铀的提取率、应用合金的微区电化学性质研制出多种电极材料用于舰艇保护等等,这些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在当时都是极为先进的,但因为涉及国防技术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不能公开。

80年代中后期,由于国际环境的改善,我国对铀的迫切需求有所缓解,海水提铀项目的重点地位发生变化。然而陈邦林没有止步,由海水提铀研究中所得到的理论和经验积累,在探索新能源、核素分离、水环境治理、土壤修复和农业等方面得到新的应用发展。比如,在水环境治理领域,他先后完成上海城市污水外排长江口的研究、污水排放口选址、苏州河治理、上海陈行水库可行性研究与环评、外滩人行隧道等上海市政建设项目60多项;其中,上海城市污水外排长江口的研究等多个项目,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同时,在国防军工领域,研究也不断深入,深层次的类反激光散射、氢同位素分离技术等,都取得丰硕成果、获国防专利以及国防科委重大科技成果奖。

1985年,国防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科委四部委联合授予陈邦林“组织管理国防军工协作先进个人”奖。1990年,国家科委、教委联合授予陈邦林全国高校科技先进工作者。陈邦林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省市部委级科技优秀成果及科技进步奖共计12次。

近十余年来,陈邦林团队致力于微纳气液界面技术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在上海崇明、奉贤、青浦等区以及浙江、江苏、湖北等地,通过大量的试点项目实施,已在土壤修复、农业种植养殖等领域实践证明其有效性及可行性。年过耄耋,陈邦林仍然活跃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积极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为我国科技进步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80多载,初心如一:心怀天下、科技兴邦!陈邦林作为老一辈科学家,作为一位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严谨的治学作风令人赞叹,即便年入耄耋,依然在第一线,忘我工作。

研究氢同位素分离时,要采集不同液位高度的水样;面对高达3.5米的原型机,陈邦林每天架着梯子爬上爬下,一天下来,要采集近两百瓶样品,还要给每瓶样品编号、上标签,记录每组样品的实验条件……面对如此工作强度,陈邦林似乎完全忘了,当时他已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没有指标、无需考核,更不会有人对他下达任务。但外部因素,从来不是让他前行的原动力;在他心里,只有一个朴素的认知:要用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去服务自己的祖国。

多年探索,陈邦林的氢同位素分离技术获得国防专利,在核工业中得到推广和应用。而他并未停下他的脚步,一个接一个试验方案在计划中酝酿、实施,碳同位素、锂同位素、氧同位素,更多的工艺包以及更多民用专利一一呈现。

2013年,年近80的陈邦林,开始将国防专利技术转向农业应用,先后在上海的崇明、奉贤、青浦等区,以及浙江、江苏、湖北等地,启动各种生态农业模式的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从水稻种植、鱼虾蟹养殖、稻渔生态共生,到花木蔬果培育、中草药附生及林下套种,再到种养殖尾水处理、盐碱地治理和土壤改良,陈邦林一直工作在田间第一线。

他总是第一个踏入泥泞的稻田或养殖塘;他总是带着设备取样和测量土壤的团粒结构和针入度变化;他总是蹲在田头亲自测量秸秆外径、壁厚、根须、分蘖数等变化……老农式的“田间三弯腰”,导致当时85岁的陈邦林一度因腰间盘突出而无法坐立和行走。然而他积极配合治疗,两个月后又回到田间第一线。

2019年,陈邦林在江苏省东台市的盐碱地治理项目,登上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经济要参》,标题为《在盐碱地上种出生态大米》。该刊发行至各县级以上机要通讯局,得到了相关政府的重视。专家指出,陈邦林新的“节水型”土壤修复和盐碱地改良技术,将创造更多新增的可耕土地、留下更多优质的土壤和水环境。

和很多老一辈科学家一样,在生活里,陈邦林如同“稚儿”,粗糙、简单、无所要求;但在真理前,他们却是“巨人”,严谨、踏实,步步铿锵。

最美科技工作者,物理化学,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