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奖专题 |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应用基础研究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09-20

针对精神分裂症这种高复发、高致残、病因不清的重大精神疾病,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赵靖平教授带领团队联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天津市安定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组成项目组开展“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应用基础研究”,对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应用与基础进行了系列研究,研究成果显著提高了精神分裂症的治愈率、降低了复发率和致残率,具有重大的临床实用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该项目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精神分裂症必须维持治疗预防复发,但抗精神病药长期治疗的依从性差且治疗中断率高,导致疾病反复发作、功能衰退与精神残疾,研发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良结局的综合心理社会干预方法具有重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项目组率先创建了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心理社会干预模式的创新治疗方法,通过123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1年的治疗结局研究,证实了所研发的综合干预治疗技术能够显著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断率、复发率和再住院率,提高治疗依从性与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病耻感”,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显著减少患者精神残疾和疾病负担。

抗精神病药物能引起不同程度的体重增加、胰岛素抵抗、高血糖及高脂血症等代谢综合征症状,这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导致中断治疗而疾病复发,也明显增加了患者罹患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项目组率先研发了防治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代谢障碍与内分泌紊乱的临床实用技术,通过对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出现肥胖、代谢障碍与内分泌紊乱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二甲双胍、行为干预单用或合用的系列研究,发现二甲双胍与行为干预能有效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代谢障碍与内分泌紊乱,为解决这一世界难题提供了创新、有效的治疗方法。

精神分裂症缺乏精准的诊断(包括早期诊断)与预测药物疗效的客观生物学标志物。项目组发现了与精神分裂症病理机制相关、可用于诊断的客观生物学指标,率先报道了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中NF-κB对免疫因子的调控作用;证实了Neuregulin-1基因参与精神分裂症的病理过程;发现了可用于精神分裂症早期诊断的脑影像学生物标志物,对解析精神分裂症的病理机制与创建客观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损害是治疗的难题,是引起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损害的最主要的因素,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康复,目前国内外均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项目组创建了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动物模型与临床治疗新方法,通过建立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小胶质细胞激活模型,发现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是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发病机制之一,证明了小胶质细胞激活抑制剂米诺环素能增加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不良预后和社会功能缺陷,项目成果对提高治疗阴性症状的疗效并改善疾病不良结局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编辑 | 左舒颖  

责任编辑 | 左舒颖

审核 | 王丽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1年17期第8版



来源:cmaxxdb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Mzg4ODE3NA==&mid=2247538802&idx=1&sn=cc123beb05ccb460fae4fd42d9a231df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