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2021年年会开幕词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09-28

    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2021年年会开幕词程东红 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天津滨海新区·国家海洋博物馆 2021年9月27日) 尊敬的殷皓书记,卢双盈副主席、梁春早副区长,各位专家,各位同仁,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非常欣喜,在这金风玉露、秋高气爽的季节相聚在天津滨海新区国家海洋博物馆,召开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2021年年会。

    首先,我谨代表七届理事会,向出席本次年会的各位领导嘉宾、专家学者和来自全国各地的400多位同仁,表达最热烈的欢迎!

    向给予本届年会大力支持的天津市科协、天津市滨海新区政府以及本次大会承办单位国家海洋博物馆,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同时,对百忙之中到会做报告、做主持、作点评、作发言的各位专家,包括前期参与论文评审的各位专家,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在各个历史时期,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党高度重视科技事业。

    那些穿越历史的回响,如1956年“向科学进军”,1978年“科学的春天”,1988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95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2006年“建设创新型国家”,2015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16年“科技三会”上的“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中国共产党一次次吹响时代的号角,团结、领导、激励和凝聚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发展与创新之路。

    与此同时,党领导下的自然科学博物馆事业也同样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改造更新为主,如上海、天津、大连等地自然博物馆及北京动物园(1955年),也新建了北京自然博物馆(1951年)、北京天文馆(1957年)等大型场馆。

    改革开放以后,自然科学博物馆建设迎来了春天,一批规模较大或特色鲜明的场馆如雨后春笋,向社会公众开放,如中国铁道博物馆前身铁道部科技馆(1978年)、中国农业博物馆(1986年)、自贡恐龙博物馆(1987年)、中国科技馆(1988年)、中国煤炭博物馆(1989年)等等。

    同时,浙江、吉林、广西等地自然博物馆也从省博物馆独立出来。

    从此,我国自然科学博物馆事业开启了快速成长之路,时至今日已呈蓬勃发展之势。

    仅从数量上看,根据科技部最新统计(2020年12月发布),全国共有科技馆和科学技术类博物馆1477座,平均每95万人拥有一座科普场馆,比2010年增加64%;年参观量超过2亿人次,比2010年增加131.41%。

    这些年,各类自然科学博物馆守正创新,不断开拓进取,推进场馆建设和管理,致力于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科普服务,助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正在擘画着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事业发展新的壮丽蓝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如何聚力创新发展,实现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这“两翼”并驾齐飞,成为我们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十大”,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重点任务,深刻阐述了新发展阶段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我们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认识科学普及在推动创新发展方面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是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行动指南。

    新《纲要》强调,在世界科技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过程中,科学素质建设要担当更加重要的使命,提出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我们要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破除制约科普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突出价值导向,推动科普内容、形式和手段等创新提升,满足全社会对高质量科普的需求。

    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这个重要节点,面对新《纲要》提出的新要求,思考如何创新科普发展理念,发挥科普场馆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中的重要作用,为创新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在这些方面,我们必当有所作为,而且必将大有可为。

    正基于此,本届年会选定“创新与融合——建设中国特色的科普场馆”这一主题,并在主题之下围绕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精神、生态文明建设设置了3个分主题。

    我们的思考,主要有三:第一,当今世界,科技和文化日益相互依存,科技的发展正在深刻影响和推动文化的演化,文化的元素也在不断丰富科技进步的内涵,并发挥价值引领方面的重要作用。

    如何在科普场馆的建设、展陈设计、展览开发、教育活动等科普实践中体现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切实推进科普事业创新,为在更新更高层面进行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发展奠定基础,值得思考和讨论。

    艺术、美学、伦理是文化的重要范畴,我们期待,邱志杰教授在主旨报告中,将对“科普与美育”进行精彩解读;赵延东教授主持的高端对话,将与五位嘉宾讨论科普伦理的话题。

    关于高端对话,这里稍作强调。

    去年在常州恐龙园举办的2020年年会上,我会联合四家单位共同发布《科普伦理倡议书》,在中国首次发出“做负责任的科普”的强大声音。

    今天的高端对话,既是对去年发布科普伦理倡议的持续回应,也是从理论结合实践的角度对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一次深入探讨。

    我们希望,科普伦理倡议能够得到更多会员的响应和支持。

    这里,不由让我想到本次年会前期筹备工作的一个小插曲:学术工委会对投稿论文进行查重后,发现存在内容抄袭问题,由此而导致的拒稿率竟高达25%。

    这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

    我会长期秉承“科普立身、学术立会”的办会理念,在倡导科普伦理的同时,将高标准地秉持严谨治学的态度,建设优质的学术交流平台,希望与各位同仁共勉,共同营造自然科学博物馆领域良好的学术学风环境。

    第二,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关于创新精神的科普场馆解读,可有不同视角。

    从大的维度来看,主要是两方面的思考:一是科普场馆如何更好地向社会公众传递和弘扬创新精神。

    需要我们考虑如何借助藏品、展览、科普活动等多种载体,有效运用多元化的方式、手段特别是现代新兴技术,激发公众的创新思维,增进公众对创新精神的理解、推崇和践行。

    二是科普场馆自身建设中如何更好地体现创新精神。

    需要我们考虑如何在办馆理念、内容建设、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勇于创新,以公众为中心,不断提升优质科普内容供给能力,不断提升公共科普服务水平。

    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向公众弘扬创新精神,又要在自身能力建设上打造创新团队。

    第三,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五位一体”整体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高度,深刻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下个月,联合国首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召开的全球性会议——《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也即将在云南昆明召开。

    大会突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的哲学思维,将启发我们的更多思考。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根基和血脉。

    各类自然科学博物馆可以而且应当思考:如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体现更大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我们同样期待,稍后汪筱林教授从古生物遗址博物馆的角度向大家作的主旨报告。

    同时,希望大家注意到,本次年会选择在国家海洋博物馆举办,也正是引导大家聚焦海洋生物多样性及海洋文明、思考科普场馆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实践案例。

    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我们将开展多样化的学术交流:包括2场主旨报告、1场高端对话、3场平行会议、4场学术沙龙以及1次参观调研。

    同期还举办7个分支机构工作会议。

    大家将会看到,除了平行会议直接围绕相应分主题展开,4个学术沙龙也将不同角度对上述主题进行讨论,这里要向组织学术沙龙的自然史馆专委会、天文馆专委会、专业馆专委会和国家海洋博物馆,表达诚挚谢意。

    作为大会主席,我要向前期积极响应年会征文邀请的156篇论文作者表示感谢。

    经学术工委会评审,23人将在年会平行会议作口头报告,后续还将择优在我会会刊《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中刊用。

    同时,也要感谢我会单位会员天津恒达文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会务工作中给予的大力支持!

    还要再次特别感谢我会会员单位国家海洋博物馆,尤其在尚有疫情防控风险的特殊情况下,黄克力馆长、邵鸿飞副馆长、刘洁副馆长带领的工作团队,勇于担当、精心安排,对会议承办工作做了艰辛付出。

    我提议,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向对本次年会予以大力支持的所有单位和个人表示感谢!

    在此也希望各位参会同仁,会议期间一定严格遵守滨海新区和国家海洋博物馆疫情防控的有关要求,支持和配合学会秘书处和承办单位的工作。

     各位代表,各位同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党和国家的发展、中国科普事业的发展、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未来的发展,承载着大家的共同价值、共同理想。

    我会将根据中国科协关于学会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在中国科协领导和广大会员支持下,在创新中求融合,在融合中谋发展,在发展中促未来,落实好学会发展的新要求。

    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我们的共同责任、共同荣誉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努力前行,一起谱写我国自然科学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最后,预祝我会2021年年会圆满成功,也祝各位领导嘉宾、专家和同仁参会愉快!

    谢谢。

    

来源:gh_c08801095038 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zMjcwNzkyOA==&mid=2247486377&idx=1&sn=377f3e81ec790473d5f338d7981b8f6c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