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科普】为什么人们总是无法对“梦”释怀?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09-30

    - 梦 -梦幻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足够繁荣,但依旧无法对“梦”释怀,这或许是因为,梦境如同星际,与现实生活完全不在一个空间,但它又真实存在,所以,梦刺激了我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即便十一年过去,依然记得电影《盗梦空间》里的一句话:记住,你是做梦的人,你建立这个世界,也不要害怕做更大的梦。

    听起来,既像是一种激励,又给人无限的遐想。

    01梦是什么?

    究竟什么是梦?

    这个问题比你想象的更复杂、更存在争议(Pagel et al.,2001)。

    传统的观念认为梦是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有故事性质的心理体验,包括有着生动的想象、荒诞的情节,而在做梦者看来永远是真实的(Antrobus,1993)。

    然而,理论家们开始质疑几乎所有这些特点,因此科学界反复斟酌梦的概念。

    对梦的内容的几十年研究表明梦并不如我们认为的那么荒诞(Domhoff,2007)。

    最近的发现表明梦实际上并不是快速眼动睡眠所独有的(Nir& Tononi,2009)。

    关注来自非快速眼动睡眠的梦的报告发现这些梦似乎没有快速眼动睡眠时期的梦那么生动、真实、情绪化、戏剧化(Antrobus& Wamsley,2009;McNamara etal.,2007)。

    研究表明做梦者意识到他们自身比先前所以为的要更频繁地做梦,还表明梦和清醒状态的思考过程更为相似(Kahan,2001;Kahan& LaBerge,1994,1996)。

    02关于做梦的3种理论为了解释人们为什么做梦,产生了许多理论。

    在100多年,弗洛伊德关于梦的理论特别具有影响力,弗洛伊德认为梦的核心目的是愿望满足,人们满足无意识需求并通过梦中渴望的想法来满足需要,他认为梦有两层含义,显意和隐意。

    显意(manifestcontent)指在表面水平的梦的情节。

    隐意(Iatentcontcnt)是指事件被隐藏或抢盖的意义。

    并且,弗洛伊德认为,想要去分析一个人的梦,需要去了解这个人在近期发生的事件和童年的阴影。

    虽然这之后,并没有研究为弗洛伊德的理论提供有力的支持,但直到现在,依然有不同文化的群体同意弗洛伊德的观点。

    还有一些理论家,提出的解释也很有意思和启发性。

    Rosalind Cartwright认为梦为我们提供解决日常问题和情感事件的机会。

    根据他的“认知、问题解决观点",在入睡和清醒之间存在相当的延续性。

    这观点的支持者认为梦帮助人们以创造性思维去思考紧迫的个人事件,因为梦不被逻辑或现实所束缚。

    Cartwright还发现频繁梦到和离婚相关问题的女性更能度过离婚危机。

    就是说,做一些梦境不好的梦,并非坏事,它可以给我们一些提示,让我们对某些事情引起注意,从而去思考解决这个事情的办法,就可能避免了一些事情的发生。

    另外一个学者,艾伦·霍布森(J. Allen Hobson)和他的同事认为梦仅只是大脑皮下区域剧烈活动的副产品。

    低级脑中枢(尤其是脑干)周期性神经激活向大脑皮层(复杂思维所在地)传递随机信号。

    大脑皮层理所当然地合成(构建)一个梦,从而使得这些信号有意义。

    这个理论让人觉得梦只是一种产物,并没有任何意义,但霍布森认为梦境一定有某种意义。

    他的这个对于梦的理论和弗洛伊德和 Cartwright不同,这个理论显然降低了情绪因素的决定性地位。

    这些理论,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他们赞成自己认为合理的观点,批评那些自己认为不合理的观点,关于梦的研究和推断越多,人们就觉得做梦和梦境越神秘。

    03做噩梦真的不好吗?

    我们做梦的内容有很多,有普通的梦,有美梦,有噩梦,但人们对前两者往往不太在意,不就是个梦嘛,但对做噩梦就耿耿于怀,而且,据神经科学家Jane Merritt等人的研究,人们在睡眠中的情绪,负面的较多,愉悦的较少,焦虑、恐惧、愤怒,或是悲伤等负面情绪占据了大部分的梦,而愉悦感和爱意之类的正面情绪大概只占我们梦境的30%左右。

    谁也不喜欢醒来后被夜间那个噩梦干扰到情绪,如果有选择,都喜欢美梦,不过,做负面情绪的梦真的就不好吗?

    Sterpenich等人(2019)的研究发现,噩梦能够减少人们面对现实情况时产生的恐惧和焦虑。

    对此,研究人员解释道,噩梦为我们提供了一次演习负面情绪的机会,于是,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令人恐惧和焦虑的情境时,我们经历过之后,更能从容的应对。

    这种解释,与前文所说Rosalind Cartwright的理论更契合,“梦为我们提供解决日常问题和情感事件的机会”,这种观点很美妙,有着积极暗示的效果,至少可以教会我们或者安抚我们,假如我们再做噩梦,可以去思考一下,“那我做点什么才能避免坏结果的发生”,或者已经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当事件发生时,不至于过度惊慌失措。

    一般来说,只有焦虑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可能是造成频繁噩梦的原因(Love, 2020),偶尔做噩梦,不需要紧张。

    梦之所以这么神秘,可能就是因为它能带给人不同的情绪体验,所以,人们不自然地将梦境和现实联系到一起,也会因为梦境影响到自己醒后的情绪。

    但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想,我们做梦,可以在梦境中拥有不设限的自由,可以在梦中释放真实的自我,逃离现实空间和时间的束缚,在另一个空间里体验不同的人生也是一种别样的乐趣。

    「如眠」是一款基于人工智能和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CBT-I)研发,用于治疗慢性失眠的数字疗法产品。

    产品提供心理和行为疗法,经上千名中、重度慢性失眠患者使用,有效治愈或缓解失眠症状。

    「如眠」由中国领先的数字疗法公司「正岸健康」研发,团队来自大型互联网公司和医学资深专家。

    欲了解更多数字疗法治疗失眠的资讯,请关注「如眠」公众号。

    编辑:彭志平;审核:左和鸣中国睡眠研究会微信公众号 科普宣传资讯发布会议发布


来源:zgsmyjh 中国睡眠研究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NDIwNDI2Mw==&mid=2650018559&idx=3&sn=d0c1eec062291bc5af29bb5349089ca1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