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会GBIF工作组上传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数据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10-01

    关注中国绿发会,订阅绿色未来 近日,绿会工作人员在北京西城区西直门二环内某地的一棵高大的树下发现很多美国白蛾幼虫,坠落在行人身上、地板砖上。

    绿会GBIF工作组收到消息后,及时将此数据上传至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GBIF)平台,供相关人士参考及下载。

    美国白蛾,学名Hyphantria cunea,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灯蛾科,白蛾属。

    初孵幼虫一般为黄色或淡褐色,老熟幼虫头部黑色,有光泽,背部有1条黑色宽纵带,各体节毛瘤发达,毛瘤上着生白色或灰白色杂黑色及褐色长刚毛的毛丛。

    据绿会工作人员初步测试,一条大龄(体长30mm左右的老熟幼虫)秋幕毛虫的爬行速度:60秒可爬行210-215厘米的距离。

    据悉,1979年在一次调查农作物病虫害时,在中国首次发现了美国白蛾。

    该物种对恶劣环境具有极强的适应性,耐寒冷、耐高温、耐饥饿。

    美国白蛾是我国园林绿化、果树、花卉及农作物的重大食叶害虫,也是名列2003年中国公布的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的著名外来入侵物种。

    最新研究进展,敬请关注绿会GBIF平台。

    数据下载地址:https://www.gbif.org/occurrence/3358504301 数据引用方式:Zhou J, Wong L (2021). CBCGDF CCAfa Volunteer Observation Archive. Version 1.13. China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Green Development Foundation. Occurrence dataset https://doi.org/10.15468/wxze8b accessed via GBIF.org on 2021-09-28.文/虫二 审/Linda 编/angel往期回顾◆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蝗群数量呈增多趋势 | 第24期亚非沙漠蝗虫灾情监测遥感数据已上传绿会GBIF平台◆绿会GBIF发布中科院亚非沙漠蝗虫灾情监测遥感数据◆绿会GBIF发布19-21期中科院亚非沙漠蝗虫灾情监测遥感数据◆中科院空天所黄文江团队正式发布2021年7月版的《亚非沙漠蝗虫灾情监测与评估报告》◆2021年1-19期亚非沙漠蝗虫灾情监测与评估报告(中英文版)发布 | 绿会国际部分享◆【绿讯】中科院空天所黄文江团队发布2020年1-14期亚非沙漠蝗虫灾情监测与评估报告(中英文版)◆【绿讯】黄文江团队发布《亚非沙漠蝗虫灾情监测与评估报告(2020年1-12期)》◆【绿讯】中科院空天院开展沙漠蝗虫监测预警,防控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绿会GBIF工作组上传珞灰蝶数据◆绿会GBIF工作组发布大团扇春蜓数据◆绿会GBIF发布19-21期中科院亚非沙漠蝗虫灾情监测遥感数据◆纳米比亚加入GBIF,开放共享生物多样性数据◆绿会GBIF发布中科院亚非沙漠蝗虫灾情监测遥感数据分享是一种美德、关注是一种智慧了解公益项目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来源:ChinaGreenExpress 中国绿发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OTExMzM4Mg==&mid=2649676056&idx=5&sn=7b6b2ad23c0ff62ed9dae0ef4462fb8e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