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调理剂与土壤改良的正确认知

涂媛 2021-10-15

众所周知,土壤调理剂材料涵盖种类繁多,包括矿物类、高分子类、农业有机废弃物类、生物制剂类等等。早在上世纪科学家们就提出了这个概念,随着国家提出的耕地质量提升、土壤修复等战略指导意见并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土壤健康概念的引入,土壤调理剂再次正式进入了大众视线,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土壤调理剂是指用于改善与提高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及其生物活性的产品,系利用土壤调理剂材料有机合成或复配而成。目前土壤调理剂发展的方向主要包括用于盐碱地改良、酸性土壤改良、重金属修复与土壤肥力提高等。

目前我国有5亿亩左右的盐碱地,其中所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仅占其中的15%,盐碱地的农业开发利用空间很大。

盐碱地改良方向的土壤调理剂主要材料系由黏土矿物、高分子材料及富含有机质、腐植酸的天然材料等其他有机物组成,辅之以生物活性菌、生物刺激素,经科学工艺加工复配而成的产品,具有“改良盐碱、保水、松土、增肥、透气”等功能。该类土壤调理剂,虽不能替代氮磷钾等肥料的使用,但具有改良土壤结构、固持土壤养分、降低盐分危害、促进农作物根系生长及正常生长发育,促进作物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吸收,达到作物增产提质增效的效果。

通过研发与合理使用土壤调理剂,可达到恢复与提升土壤健康的作用。已有研究标明,矿物源类+高分子有机聚合物类土壤调理剂,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良土壤结构,其中黏土矿物本身是土壤的组成部分,所含有的硅、钙、镁、磷、钾等元素丰富,是土壤结构的最主要组成部分。若这些元素缺乏,土壤结构就会被破坏,不利于土壤改良。目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刘善江研究员土壤改良研究团队通过研究筛选出代表性的矿物源类土壤调理剂,经过改性后其阳离子交换量达到175cmol/kg,具有很好的固持养分与盐分的能力,

高分子聚合物类的代表产品是聚丙烯之类的产品。它能够快速聚合土壤微粒子,使土壤凝合成团粒结构。但这类产品的使用量要求非常严格,尤其不能过量,过量后会导致土壤胶体化程度加重,起到相反作用。

功能性土壤调理剂材料即生物菌剂类,利用微生物的分泌物及其拮抗作用对改善土壤健康具有很好的功效。例如大棚温室里的土壤往往存在多种现实问题,比如由于施肥量过高、农作物复种指数低、单一种植等容易导致土传病虫害加重、土壤次生盐渍化等问题,轻则导致减产重则导致绝产。其主要问题是土壤盐分过高、土壤质地变差与微生物种类失调等。针对产生问题的原因,土壤调理剂合理搭配功能性微生物与生物刺激素,使其发挥1+1+1>3的作用。海藻酸、甲壳素、黄腐酸等功能性物质都具有一定促进有益菌增殖扩繁的作用,腐植酸改良土壤结构后,通透性增强,土壤微生物自然会增加;海藻酸与黄腐酸活性强,同样可增加有益菌数量;在促进微生物增殖方面,甲壳素与黄腐酸的作用最为明显,可使放线菌增殖速度增加30-50倍,芽孢杆菌增殖速度增加6倍以上,效果极为突出。通过增强微生物的繁殖与数量的迅速增加,抑制或拮抗土壤有害微生物的危害。

目前农资市场土壤调理剂或改良剂名称种类繁杂,让人眼花缭乱,宣传夸大的成分占比很高,种植户容易晕头混乱而无法正确选择。

土壤改良与土壤调理剂的选择及其使用,应结合土壤的监测,明确土壤盐渍化或需要改良的类型,根据试验示范或专家推荐,选择适宜针对性的土壤调理剂,根据推荐的使用方法与用量正确使用,以期恢复土壤功能。

土壤调理剂的合理选择与使用关乎土壤改良与肥力提升,关乎土壤健康度的提高与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在实际实践中,应基于长远考虑,不能急于求成,通过逐渐改善达到目标。另外应注意结合施肥,科学合理使用肥料,真正实现土壤改良与施肥效益双提升目标。

作者:刘善江,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研究员

信息来源: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