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学会“四服务” |引领广大核科技工作者积极创新实践 着力服务核领域科技工作者发展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10-15

中国科协组织全国学会综合能力评估考核工作,面向全国学会征集学会有关“服务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高”、“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四个服务方向的工作创新实践典型案例414 则。经专家评审、社会评议、部门评价等方式筛选,按照四个方向共选编61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案例,编印《全国学会“四服务”优秀案例汇编》,以供全国学会交流借鉴,共同推动学会改革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国家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近年来,中国核学会(以下简称学会)坚持将“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会员服务作为学会长足发展的前提条件,围绕核领域重大问题及技术创新,引领广大核科技工作者积极创新实践,在学术会议、国际交往、人才培养、团体标准制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加快推动我国核科技工作者发展以及核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举办高水平国内外学术会议

举办学术会议,加强学术交流是学会的主要业务之一,也是提升学会凝聚力、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广大科技工作者成长发展的重要平台。三年来,学会举办全国大型学术会议40余次,参会人数2万余人次,交流论文1万余篇,大大提升了学会影响力,为科技工作者成长提供了广阔空间。

(一)积极打造国内会议品牌

一是举办中国核学会学术双年会。中国核学会学术年会是我国核科技界学科设置最全、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目前,累计征集论文8000余篇,参会总人数超过7500人,其中吸引了153名院士参加,得到了中国科协等上级主管单位、地方政府、涉核企事业单位和高校的广泛肯定和支持。年会期间,面向社会权威发布三次“中国十大核科技进展”,发布《关于积极推进我国核电建设的倡议书》、《宣传绿色核能建设美丽中国科普行动宣言》。组织举办产业高端论坛、核医学科普讲座、妇女论坛、青年论坛等多项活动,成为核科技和产业界群英荟萃、共襄盛举、凝聚人心的重要学术大会。学术年会论文结集《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第五卷相继出版,每卷分10册,共收录论文2200余篇。

二是连续举办4届中国(国际)核电仪控技术大会。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参会人数超过千人。通过交流和研讨核电仪控技术、标准、设备鉴定等领域的现状与趋势,推动核电仪控技术水平提升并与国际接轨,是我国核电仪控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会议。

三是举办2018年第十三届中国核学会“三核”论坛。近500余人参会,促进了我国核科学技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三核(核科学、核应用、核经济)”论坛自2004年开办以来每一届都与当地经济、科研特色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其独特价值。

(二)举办核领域国际会议

一是学会与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日本机械工程师学会联合主办第26届国际核工程大会(ICONE26)。来自全球90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大会最终入选论文762篇,其中中方入选350篇,占46%。大会论文入选国际工程索引(EI)。

二是在西安举办第十七届国际核反应堆热工水力大会(NURETH-17)。这是该会议首次在中国举办。全球35个国家的800多名代表参会,共收到论文摘要1024篇,论文730篇,口头报告686个,规模为历届之最。同时,举办第12届国际核反应堆热工水力、运行与安全学术会议(NUTHOS),该会议对促进我国核电国际合作与自主化有重要的意义。

三是举办中法核能与环境国际高端论坛(ISNEED)。来自中国、法国、乌克兰、瑞典、日本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260余位专家出席会议。发布了联合研究成果《核能与环境研究报告》,这是中法两国三院近年来在核能领域持续合作的重要成果,为两国发展核电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是连续举办6届海峡两岸核能学术交流会。自1996年以来,“海峡两岸核能学术交流研讨会”已连续举办了18届,在大陆和台湾轮流举行,是海峡两岸加强核能科技交流、促进沟通和理解、探索技术和经济合作的重要渠道,为深化两岸核能界友谊、促进两岸核能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积极参加国际会议

组团参加美国举办的第21届太平洋地区核能大会(PBNC2018)。会议期间学会与加拿大兰万灵公司、泰拉能源公司、美国学会和太平洋核理事会进行了会谈,王志副秘书长被正式任命为太平洋核理事会副理事长。在此次会议中加深了与国外企业和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高了我国优秀人才在国外组织任职的层次。

学会秘书长于鉴夫率国内学者20余人组团参加2018年国际青年核能大会暨第二十六届世界核妇女大会(2018WiN&2018IYNC),并做国家报告。会议期间拜访世界核妇女组织主席GabrieleVoigt女士及阿根廷中方核电企业。积极出访参加国际会议,进一步加强了我国在国际组织的影响力,有力宣传了我国核工业的发展成就。

除上述重要品牌学术会议外,学会还联合主办了核安全·核应急·核安保国际学术会议暨金砖国家核能知识管理国际学术会议、核燃料技术发展研讨会、运输技术研讨会等,为核领域科技工作者搭建了高端交流平台。

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中国核学会立足国家对外交往、“一带一路”等重大国家战略,通过推荐优秀人才到国际组织任职、与国际知名科技学会合作、吸引跨国企业作为会员等方式,着力推动学会国际化发展,积极提升中国核能界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打造核电这一国家“新名片”,为提升科技开放与交流水平服务,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及外交大局服务。

一是与世界知名国际组织机构互访或签订合作协议。这两年,学会加大与国际组织、跨国企业交流合作力度,相继与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核协会、太平洋核理事会、国际青年核理事会、世界核妇女组织、国际辐照加工协会、美国核学会、法国核学会、日本核学会、韩国核学会、西班牙核学会、捷克核学会、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日本原子能学会、哈萨克斯坦核学会等重要核能组织互访并更新合作协议。与美国西屋公司、法国阿海珐集团、法国电力公司等业界重要企业公司保持联络、进行互访并吸收西屋公司和阿海珐集团作为学会的联系会员。

二是积极推荐国内优秀人才在国际组织任职。推荐时任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杨燕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宏等10余名专家在国际核妇女理事会、美国核学会国际委员会等10余家国际组织任职。分别为第20届太平洋地区核能大会、第25届国际核工程大会推荐约100名、200名国内专家担任大会指导委员会、组织委员会、技术委员会、技术专题和论坛担任主席和副主席等职务。

三、加强人才培养,服务核科技人才成长

(一)持续推进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建设

做好2016-2018年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总结评价。军民融合学会联合体于11月4-8日在广东省江门市召开2018年青年人才托举论坛,成立青托联合会(俱乐部),联合体两届共61位青托对象在会上对前期工作进行总结并对未来成长列出计划。推进2017-2019年度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工作。完成三方培养协议签订,做好导师匹配和聘请工作,召开学会青托工作会议(包括院士报告、青年沙龙、技术参观等)。完成2018-2020年度青年人才托举项目评审及相关工作。开展并完成了项目人选的遴选、资格审查、初评及终评工作,4名青年人才入选中国科协资助推荐名单;4名青年人才入选学会自筹经费资助推荐名单。完成中国科协青年人才培养服务跟踪系统中人才库、专家库等的信息填报工作。

(二)推进国家核工程教育认证工作

一是加快构建我国核工程类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建立我国核工程类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对提高我国核工程技术人员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我国核工业科技进步和创新体系建设,建立未来我国核工程类国际人才准入标准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中国科协确定中国核学会作为首批工程教育认证试点单位。核工程专业类认证委员会由中国核学会、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教育部核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主导成立,委员会主任由教育部核工程类专业教指委主任、清华大学原副校长康克军教授担任。2016年,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正式将核工程专业类认证委员会秘书处设在中国核学会。2017年哈尔滨工程大学核工程与技术专业认定为首个核工程类专业认证试点,有效期3年。核工程类专业认证委员会秘书处继续完成5所高校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认证申请工作。目前委员会共有32位专家,2位秘书通过培训获得结业证书。

二是启动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试点工作。中国科协明确指定中国核学会为首批“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试点学会,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和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被确认为首批核电领域专业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试点企业。学会分别对不同地区及合作组织机构进行调研,深入研究英联邦、法语系、俄语系、美国、德国等国家核电领域工程师资格标准,对标接轨国际标准。

四、推进团体标准培育,树立行业风向标

2017年学会标准工作委员会审议并批准发布已完成编制的《电子束处理印染和造纸工业废水技术规范》等7个标准;2017年立项的标准中,《核电厂金属材料高温高压水中划伤再钝化试验方法》、《核电厂金属材料高温高压水中腐蚀疲劳试验方法》等4项标准英文版于2018年审定并发布,推动学会标准走向国际化。

2018年学会6项团体标准项目制定任务下达工作,完成各项标准制定进度安排及专家配置。其中2项标准已完成意见征求稿,分别向中国标准化所、中国核学会标准工作委员会、全国标准相关专家征求意见;中科院金属所的4项标准即将完成标准送审稿。启动2019年团体标准项目计划,发出2019年中国核学会团体标准项目征集的通知。参加团体标准化发展联盟2018年第二期团体标准化实践沙龙,了解如何参与美国保险商试验所(UL)标准的制定。

来源 | 改革服务处供稿


科技 核工程 时政 国家核电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