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在Nature发文!教授自曝曾突发心梗,让人没想到的是......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12-02

北京时间12月2日0时,Nature刊发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李剑锋教授课题组题为《原位拉曼光谱揭示界面水分子结构和其解离过程》的研究论文。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博士毕业生王耀辉(现为厦门大学博士后)和郑世胜(厦门大学能源学院本科毕业生,现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博士生)为该研究工作的共同第一作者,李剑锋教授和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潘锋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他们揭示了钯单晶电极界面水分子构型及其在析氢反应中的核心机制,为提升电催化反应速率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解开了界面水分子结构如何调控电催化反应这一科研难题。

通过厦门大学官微,中国青年报还了解到这篇论文背后的故事......

高校教授十一年又磨一剑

此次是李剑锋教授第二次在Nature上发表文章。2010年,攻读博士学位最后一年的李剑锋,在田中群教授课题组发明了一种新型的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并将成果刊发于Nature,这也是厦门大学作为第一单位登上Nature的首篇文章。

当年实验设备简陋,为了争取多做实验的机会,李剑锋与同学错峰而行。李剑锋调侃:“那几年的努力和坚持总算熬出了成果,但我变成了一个胖子。”

现在,李剑锋依旧常在灯火通明的实验室里工作到深夜、“走得比学生更晚”。作为导师,他还常要求学生:不忽视任何一个“微不足道”的现象,关注每一个细节。

学生王耀辉回忆,在本篇文章的工作中,每个细节都需要投入万分的小心。“光是实验的准备往往就需要花费一整天的时间,任何一个小环节上出了差错,实验就要前功尽弃。”

值得注意的是,在接受采访时,李剑锋指了指自己的心口,“是这三个心脏支架延续了我的生命,也带来了新的科研灵感。”

2018年李剑锋在长春出差时,零下二十多度的极寒天气让他突发心梗。在这次“死里逃生”后,李剑锋开始思考,将自己的科研技术更多地运用在公共安全和生命健康方面。

急性心梗的黄金抢救时间是数十分钟,而在救治前首先需要检测判断患者是否为心梗,目前最快的检测手段需要15至20分钟。李剑锋团队将拉曼光谱技术与心梗检测技术结合起来,将检测时间缩短至6分钟。

鉴珠宝、验农药、测毒品……李剑锋研究的拉曼光谱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目前,李剑锋课题组推出的毒品快检仪已应用在深圳海关、南宁海关等单位,数秒内便可以快速筛查出跨境包裹中是否夹杂毒品。

“震撼人心的科技,让我们光芒四射”

这是李剑锋写在产品画册扉页上的话

科研带给他们的

是进取心、是成就感

是永远朝下一个高峰攀登的决心与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