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科技育种 抓牢农业“芯片”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2-04-25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

图虫创意-956674080965394530.jpeg

  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为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种业关系饭碗,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国之大者”。我国有着漫长的育种史,育种事业和数千年中华文明共生相伴。新中国成立以来,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我国老一辈农业科技工作者十年磨一剑,久久为功,在种子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为我国农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惠泽亿万百姓。

  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农业是基础。农业要发展,种业则是关键。发展种业,种源就要做到自主可控,种业科技就要自立自强。兰州大学南志标院士领衔的种业科技团队扎根高原20余载,埋头钻研高原育种新领域,培育出既能抗旱又能抗寒的高原牧草种子,经试种推广,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值得点个大大的赞。

  培育适合我国自然地理条件的种子,是助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之策,也是当前我国农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大,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多,尤其是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条件薄弱,长期以来,农业发展相对滞后,也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

  农业要突破,科技是根本。这在西部地区更有迫切的需求和重大的意义。以做好西部文章为己任,兰州大学科研团队克服严酷的自然环境,依然扎根西部高原,充分发挥了科技的力量,真正把科技育种的大文章写在了高原大地,其培育的种子有力地支撑了青藏高原农牧业发展,大大加快了高寒地区群众脱贫的步伐,为青藏高原生态修复和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难能可贵。

  近些年来,我国种业发展有了很大进步,农业用种安全总体有保障、风险可管控,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种业仍面临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种业发展基础仍不牢固,保障种源自主可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

  我们期待更多的科技人员心怀“国之大者”,投身种业、建功种业,切实抓牢农业“芯片”,培育更多更好适合中国大地上种植的优良种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多科技力量。

  马富春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