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2-04
在我们体内,某些细胞变异后可能会发展为癌症,吞噬细胞和B细胞能够识别这些细胞的变化,从而激活T细胞,启动全面的破坏程序来对抗癌变。免疫系统在很多情况下都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但有时癌细胞会发生变异,伪装起来,逃离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攻击。
近日,德国弗莱堡大学和莱布尼茨汉诺威大学的研究人员描述了“免疫逃逸”过程中的关键蛋白是如何被激活的。研究小组采用了生物物理、生物化学和免疫学的方法,发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未来有望改善现有的癌症治疗,相关论文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通过与T细胞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的治疗性抗体。T细胞表面有一种被称为免疫检查点受体的蛋白质,包括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这些蛋白质会触发一系列的信号通路,阻止健康身体的免疫反应。这种调节机制可以防止炎症症状持续太久而失去控制,失控的炎症症状主要包括发红、肿胀和发烧。
但是癌细胞会利用炎症机制使机体在癌细胞增殖时变得孤立无援。通过细胞培养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研究人员发现,T细胞中一种名为SHP2的信号蛋白在被癌细胞信号激活后,会在两个特定的位置与PD1结合。正是这种与SHP2的双重结合促进了癌细胞的伪装效应,并完全阻断了免疫细胞的反应。
目前,能够阻断PD1等免疫抑制分子的抗体已经被批准用于治疗皮肤黑色素瘤和肺癌,并能延长患者的生命,然而许多患者会因此遭受自身免疫反应。弗莱堡大学的Maja Banks-Köhn教授说:“预防SHP2和PD1结合的药物将来可以用于减轻副作用,支持或替代抗体治疗。”
随后,研究人员通过修改SHP2分子研究了B细胞和T细胞的免疫反应,测试了他们基于蛋白晶体结构的预测和莱布尼茨汉诺威大学团队的磁共振分析。研究数据精确地显示了SHP2蛋白如何以及在哪些区域会与PD1结合,从而揭示了可能的药物靶点。“接下来,我们将解码PD1的信号通路,也就是明确蛋白在细胞中的位置,阐明它们在哪里结合,触发的信号在什么时间范围内生效。” Banks-Köhn说。
科界原创
编译:花花
审稿:阿淼
责编:唐林芳
期刊来源: 《科学进展》
期刊编号:2375-2548
原文链接: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1-immune-cancer-cells.html
版权声明:本文由科界平台原创编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转载请注明来源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
可追踪癌细胞的智能微纳机器人问世
难怪免疫疗法会失效!癌细胞中有182个基因可“触发”免疫逃避
新研究发现脂肪细胞为肿瘤供能的机制
今日《细胞》:免疫疗法不管用?都要怪癌细胞叫来了帮凶……
这颗小行星杀死了恐龙,它留下的金属还能杀死癌细胞
《细胞》重磅:太狡猾!癌细胞竟会用免疫细胞蛋白伪装自己,躲过免疫疗法攻击
癌细胞通过争夺蛋氨酸躲过免疫系统追杀
癌细胞通过争夺蛋氨酸躲过免疫系统追杀,科学家提出“剥夺蛋氨酸,饿死癌细胞”策略
Science提出新观点:不仅免疫细胞,正常细胞也能杀死癌细胞!
免疫疗法不管用?都要怪癌细胞叫来了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