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博士毕业生黄样荣获首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优秀博士论文奖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7-07-22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2016届博士毕业生黄样日前获得首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IAU)优秀博士论文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优秀博士论文奖每年每学部(Division)评选出一名在天体物理领域取得突出科学成就的博士毕业生,并资助获奖者参加下一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每3年召开一次,下一届即第30届大会将于2018年8月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提供获奖者在大会上报告其博士学位论文工作的机会。黄样所获的优秀博士论文奖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星际物质和近场宇宙”学部(Division H: Interstellar Matter and Local Universe)评选。

黄样2016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天文学系并取得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博士后,获得中国科学院天文大科学研究中心高端用户LAMOST Fellowship资助。在天文学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73计划”项目“基于LAMOST大科学装置的银河系研究及多波段天体证认”首席科学家刘晓为的指导下,黄样的博士学位论文基于国家大科学装置郭守敬望远镜(LAMOST)银河系反银心方向大规模光谱巡天(LSS-GAC)获得的海量恒星光谱数据,开展了银河系恒星基本参数测量及其化学运动学性质等方面的研究,为深入理解银河系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线索。其博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代表性工作包括:获得了目前最为精确的太阳本征运动速度(该速度定义了银河系动力学研究的基准参考系——本地静止参考系),以及获得了目前最为精确的银河系外盘和晕的旋转曲线(如图),通过拟合旋转曲线,精确测量了银河系总质量和太阳近邻暗物质密度。

银河系100 kpc(1pc~3.26光年)内的旋转曲线。其中,绿点代表来自于 Fich等人中性氢数据给出的内盘旋转曲线,红点和蓝点分别代表黄样博士等人利用LAMOST数据以及其它巡天数据获得的外盘和晕区旋转曲线。图上不同颜色实线代表最佳拟合银河系质量模型预言的不同质量成分以及总质量贡献的旋转曲线。(取自黄样等人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2016年,总第463卷,第3册,2623-2639页,链接:http://adsabs.harvard.edu/abs/2016MNRAS.463.2623H)

延伸阅读: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IAU)是全世界各国天文学术团体联合组成的非政府性学术组织,其宗旨是组织国际学术交流,推动国际协作,促进天文学的发展。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于1919年7月在布鲁塞尔成立。中国天文学会于1935年加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中国天文学会是中国唯一加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组织。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每年召开若干次学术讨论会和专题研讨会;每3年召开一次全体大会,以促进学术交流,改选负责人员。联合会设执行委员会,有主席一人,副主席六人,秘书长一人,助理秘书长一人。联合会下设9个学部,40余个专业委员会。第28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全体大会于2012年8月在中国北京举行,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天文学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晓为在本次大会上当选为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

相关链接:https://www.iau.org/news/announcements/detail/ann16044/

来源:中国天文学会

原文链接:http://astronomy.pmo.cas.cn/xwdt/xhdt/201706/t20170601_374830.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银河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