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7-04-07
《科学报告》本周发表的一项研究呈现了一种营养价值模板, 表明史前人类食人可能并不纯粹出于“营养”目的。 这一模板给出了人类身体的替代热量值,可在与摄入其他动物相比较时,用于确定史前食人行为的膳食价值。 James Cole利用四位男性个体身体各部位的总平均重量,以及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得出的热量(脂肪和蛋白质)值,构建出了人体的营养模板。然而,所得数据来自现代人类,这些数据在非智人人族物种中会有何变化也并不清楚。作者提出,对于尼安德特人来说,由于他们的肌肉质量更大,其骨骼肌的营养价值可能更高;本研究呈现的数值可能是非智人人族物种中的最低值。 作者比较了一些动物物种的热量值,这些动物的遗骸都曾在旧石器时代发生过食人行为的地点被发现过;他们发现,人类骨骼肌的营养价值与体型和重量类似的物种大体一致。然而,人类骨骼肌的热量值显著低于大多数体型更大的动物,比如猛犸象,披毛犀和一些鹿科动物——人们已经知道人族曾经食用过这些动物。 作者提出,这些发现质疑了纯粹出于营养原因捕猎和摄食人族物种的可行性,并推荐将本文中的方法和数据作为研究史前食人行为整体方法的一部分。
来源:Nature自然科研
原文链接:http://www.natureasia.com/zh-cn/research/highlight/11790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CURRENT ZOOLOGY(动物学报)影响因子2.181,继续稳定在Q1区期刊行列
【实验动物科普】如何定义、分类、应用实验动物
动物饲料
羊膜动物
无菌动物
有趣的动物科普,探讨动物的生存智慧
请善待实验动物!丨世界实验动物日
新北界动物
动物雨
北京市水生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赴津开展科普宣传进校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