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协联合举办“星耀:夜空中最闪亮的‘星’—共话‘新时代北斗精神’”宣讲会

2021-01-21 14:03:57

2020年10月29日,由上海市科技工作党委、上海市科协、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共青团上海市委联合主办的“星耀:夜空中最闪亮的‘星’——共话‘新时代北斗精神’”主题宣讲会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8位中科院北斗导航卫星创新团队成员为大家讲述了团队10年铸星、梦圆苍穹的故事。上海市科技工作党委书记刘岩,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马兴发,团市委副书记丁波,市科协党组成员陈丽,市科协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黄兴华等各主办单位领导出席宣讲会。

28505f.png

作为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服务性能最高、与百姓生活关联最密切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标志着我国建成了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并步入了造福人类的时代舞台。交通运输、基础测绘、工程勘测、资源调查、地震监测、气象探测、海洋勘测……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已与北斗系统息息相连。

50余项关键技术的突破、十几项世界第一、一系列前无古人的科学成就,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支撑。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背后,是一群以梦为马、披星戴月、乘风破浪的北斗人。10年来,他们和时间赛跑,与自己比拼,取得了多项一流科研成果:全球首创的导航星座ka相控阵星间链路技术使北斗卫星互联互通,服务范围从区域向全球拓展;高精度时频“无缝”切换技术,解决了时频系统运行连续性难题,并为实现全球系统信号的高连续性奠定了基础;以龙芯、高效固放为代表的核心器部件自主可控,扭转了中国航天关键器部件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局面……中科院北斗卫星导航团队“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精神,不仅是激励其自身披荆斩棘、开拓创新开展科学实践的动力,也是一种宝贵的可传承的科学文化。

刘岩在宣讲会上指出,深入学习新时代北斗精神,是上海市科技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有力举措,是扎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实际行动。新时代北斗精神,是“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精神的血脉赓续,更是一代代北斗人数十载风雨兼程、数千天集智攻关的具体体现。他号召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新时代北斗精神为指引,始终把“四个面向”作为科研工作的初心和使命,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以新时代北斗精神为标杆,把个人理想融入科技创新事业,主动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以新时代北斗精神为动力,聚焦科创中心建设“四梁八柱”重点任务,聚力突破“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奋力开创上海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从没有路的地方蹚出来的泥泞道

中科院北斗卫星导航团队仅用6年时间就实现了美国用20年才完成的从GPS II到GPS III的跨越,而它的起点,从2张老照片的记录来看,近乎一穷二白:位于中山公园园区的测试现场里,一张4平方米见方的联调桌上堆放着多台测试单机,连符合实验规矩都谈不上;尚未建好的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的星间链路测试外场,没有厕所,没有桌子,工作人员连睡觉都只有硬木板;场区里唯一的一条泥泞道是车子和人蹚出来的,仿佛印证着鲁迅先生所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北斗三号卫星副总设计师沈学民穿着套鞋,拎着一双鞋子,蹚过这片泥泞不堪的路。

与厂房窄小、设备有限、人员紧张等硬件薄弱相匹配的,是当时的卫星团队仅在CAPS时频技术方面有薄弱的预先研究基础,对于导航几乎还是门外汉,也没有高轨长寿命大卫星的研制经验。绝大多数成员的想法是:当自己老了的时候,能够把北斗做出来,做成和GPS相当,这辈子就算没有白活。而今天的北斗,用户测距误差这一导航核心指标经评估已超越了GPS。

创造奇迹的团队离不开灵魂人物和团队文化。卫星总体副主任设计师王丹把敢于创新、勇于担当,不仅照亮自己更温暖团队中每个人的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林宝军比作“东方的启明星”;卫星结构与机构主管设计师解放称年逾古稀,迄今仍坚守在研制第一线的北斗三号卫星副总设计师沈学民为团队的“定海神针”;卫星姿轨控主管设计师李笑月感动于师兄陈勇为了在首发星上成功使用基于龙芯的星载计算机,把床架到了实验室里;卫星综测副主任设计师王亚宾记得卫星副总设计师刘迎春2018年飞行里程相当于绕地球3圈,国庆3天假期里为工作往返各地,休息的时间仅5小时;更多北斗人忘不了2017年到2018年密集发射的365个日日夜夜,从晨光微曦到夜幕迟重,厂房里每一分每一秒都不曾熄灭的灯光;星夜奋斗的科研人员从同伴“你们负责诗与远方,我负责你们一路坦途”的鼓劲中,从深夜的部队食堂工作人员特地为他们加煮的一锅热汤面中,感受到了值得一生铭记的默默支持……

不忘初心,超越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不忘初心,逐梦前行。北斗卫星总装技师许国平从一名守护卫星的保安,变身成为制造卫星工匠的励志经历,也许可以看作这个团队不忘初心而又超越初心的一个缩影。如今的许国平,是北斗三号卫星机装“老大”。大家都称他为“队长”,单位里1/3的卫星总装都是由他带领完成的,他也是中国科学院首届“十佳科苑名匠”获得者。鲜为外人所知的是,2003年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刚成立时,许国平的职务是一名保安。刚起步的小卫星中心,各种人员短缺,许国平毛遂自荐。当环境保障室主任问他为什么想要学习总装工艺时,许国平坚定的眼神透露了答案:他想要从守护卫星的人,变成制造卫星的人。

王丹曾经好奇为什么每次班前工作会,很多老总和主任设计师还没有问话,沈学民副总师就会问“队长”:“国平,你看怎么办?”带着这样的疑问,王丹在卫星厂房里待了几天,终于找到了答案。在许国平这个“科苑名匠”身上,王丹看到,匠人坚持的不是手艺,而是态度。每天下班前,“队长”都会把机装小伙伴叫到一起,布置第二天的工作;而每天准备工作开始前,也会再重新嘱咐一遍,小到从哪个螺钉开始装、每个人员的站位、所需工装设备,大到每个环节、步骤和衔接,都要安排妥当。

卫星发射前需要拔下测试电缆,而这根电缆的接头在火箭整流罩内,需要专门的工装辅助才能把人送到里面拔下插头。这个工装就是许国平设计的。不仅如此,连电缆撤收时,人员的站位、口令、动作,许国平都设计得不差分毫。当时,队员们在上海已演练多次,但到了发射场,“队长”依旧不放心,坚持要在整流罩扣罩后、组合体转场前,再演练一次,理由是:“这是最接近发射塔上的操作环境了,现在不演练好,到了塔上工装一旦发生问题,就会影响任务。”

有一次,为了保证任务按时完成,许国平虽然高烧40度,还是一刻不停地手工挫了好几个小时板子,直到卫星装好才回家。有时为了找到导电胶效能的最佳方案,他需要领着小伙们调几百次,直到获得“独门配方”。为了确保导热硅脂的涂抹特性,他不怕反复,涂完装、装完再拆、拍照留迹,然后重新再涂、再装、再拆、再拍。为了解决电磁屏蔽效果,他围着卫星找漏点、包铜箔,反复试验,熬过无数通宵。为了装一根电缆,许国平甚至要保持几小时弯腰90度的姿势,即便肌肉和骨头疼得要命,也坚决保持紧绷不碰到单机。

16年来,无论是在卫星总装厂房、发射测试现场,还是在燃料加注间,抑或射前塔架操作口,只要“队长”在那里,大家就感到放心,“队长”在,卫星就安好。正如王丹在不久前由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承办的科苑梧桐大讲坛上所说:“对于北斗人来说,梦想一定是要付诸行动而实现的。但人生最精彩的不光是梦想实现的瞬间,还有坚持梦想的沿途。曾经许队长心中小小的梦想,托举起今天12颗北斗星。他不仅放飞了自己的梦想,也将北斗星送入苍穹。生命原本就是梦想的一架梯子……梦想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实现,更是有一件事情在远远的地方提醒:我们还可以努力变得更好。”对于北斗人来说,过往梦圆的地方也是新征程的起点。

团结活泼,追求卓越

就工作岗位变迁的巨大而言,许国平也许是个特例;但在北斗逐梦的道路上,将个人梦想与国家的梦想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追求突破、实现创新融入生产制造的每一个环节、践行新时代工匠精神,几乎是北斗卫星团队成员的共性。如今,这个平均年龄31岁的81人团队里,既有经验丰富、乐于奉献、让年轻人“高山仰止”的“50后”,也有运筹帷幄又情怀温暖,是管理者、也是探索者、引领者的“60后”,更有众多能理能文、能诗能乐的年轻一代科研人员。

一天下班后,在朋友圈发出的微信文字里,自小弹钢琴的李笑月写道:“沉浸在绵长、隽永的旋律里,像是一位长者在低吟。看似简单的谱面,为了弹它,一首不那么长的曲子,不记得自己深吸了多少口气,又随着音乐一起呼吸换了多少口气。处理音色的力道,有时候真可谓是‘举重若轻’。想把一个音弹得够深沉够动人,即便它的标识是一个中强或者是弱的,却用了很大的力气,从心出发,经过身体,经过大臂,再到小臂,再到指尖,再控制触键,最后发出声音。所有的渐强减弱,声音的层次,情绪的变化,都让我认为这是一部非比寻常的作品。有时候,难的,不是放纵,而是克制;是雕琢,却又不造作。我吸的这口气,足够我游泳游好几米,跑步跑几十米,却只够弹几小节。难怪阿格里奇说,钢琴家是用全身来演奏的。”在她的文字里,你能感到这位工作紧张的卫星姿轨控主管设计师,内心深处是松弛活泼的,也是有力量的。这种活泼和力量,对于做好工作和弹好钢琴,意义是相似的。

28432a.jpg

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林宝军介绍说,几乎从零起步完成了北斗三号2颗试验卫星和10颗组网卫星研制任务的中科院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眼下正在研制2颗备份卫星。北斗仍在比肩全球一流卫星导航系统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希望向世界展示和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中国精度和中国速度。为让北斗不仅成为中国的北斗,更成为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卓越是北斗团队不息的追求。(上海市科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