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手联谈 | 新东北纪录片《大国重器》谈话录

2022-11-24 12:39:48


一、影片背景


李丹丹:我们这一期来跟大家聊一聊东北工业题材纪录片《大国重器》,看完这部纪录片之后我确实很感慨,也很骄傲。在我们尚为孩童,不谙世事时,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和工业制造领域悄然经历了充满艰苦奋斗的发展历程。到今天,我们国家在世界上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工业强国了。

 

张佳宇:是啊,在这种环境下学习生活成长起来的我们,享受着装备制造业带来的物质享受和工业制造领域带来的高质量生活水平。因此我们正需要像《大国重器》这样的纪录片让我们了解国家装备制造业和工业制造的现状,以及它们背后历经艰辛的发展历程。

 

姚紫衣:对对对,所以我感觉这部纪录片对我们年轻人来说意义非常大,它不仅让我们对中国装备制造业和工业制造领域的现状有了了解,更能令我们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明天满怀憧憬,让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李丹丹:《大国重器第一季》主要记录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装备制造业与一个国家各个领域息息相关,渗透进国家生活、社会民生的方方面面。能源开采运输、动车高铁交通、电网设施保障、工程机械、航空航天、机械制造、化工能源,这些都是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命脉。这些之中的每一项要发展都离不开长久的技术积累、强大的资金支持和风险承担。

 

姚紫衣:确实是这样,它们发展的历程往往都融合了几代人的努力和奋斗。没有这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就没有新中国的今天,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近几十年也就不能一直这么平稳快速。

 

张佳宇:要知道,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的国家百废待兴,更别说发展装备制造业了。纪录片中说八十年代初中国要是知道自己与世界上先进工业国家的差距,不知道还有没有信心发展建设了,那时候中国的落后可想而知。

 

李丹丹: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嘛,当时的中国虽然比较落后,但还是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赶超之路。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之路总体上经历了这么几个历程:一开始我们向西方学习,学习西方人的先进技术;后来我们自己也大胆走出国门去看,去学习,也慢慢发展起自己装备制造业;学习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我们就自己下定决心自主研发,在一些关键高端技术上有了自己的突破。

 327d4fed45eb30c487b6aa7e2d972a6.jpg


姚紫衣:我知道,后来慢慢有了由中国人自主引导的产业链。而后我们又不断促进企业转型,由单纯的制造部分转向服务领域。在新形势下企业转型后就更能立稳脚跟,再加以创新驱动,中国的装备制造业才得以有今天的局面。

 

张佳宇:是这样的,纪录片中所记录的一系列的大型项目无不聚集着中国人的智慧。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是几代人的努力,无数在一线岗位上踏实能干、掌握熟练技能的产业工人是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脊梁。

 

李丹丹:这部纪录片中的确介绍了很多工种上的普通工人,焊接技师、低压控制柜中连续工作的接线女工、大型设备的维护人员,是许许多多人的奉献、严谨和敬业保障了装备制造业的稳步前行。

 

姚紫衣: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集《国之砝码》中介绍的沈阳鼓风机集团的一位高中焊接技师,现已临近退休。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他来沈鼓的时候才十几岁,—下子几十年过去了,如今头发都白了。他把他的青春和一辈子都奉献在这里了。老爷爷一辈子做出了不俗的业绩,他攻克了大型化工压缩机项目的外壳焊接技术,为企业培养出了几十名拥有熟练技能的焊接工人,

 

张佳宇:我也记得这位老人,我为这样一位老人在离开自己工作岗位时能有如此的留恋和不舍而感动,也为老人充满价值、无比充实的一生而拜服。年轻人就应如此,踏踏实实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付出和劳动。

 

姚紫衣:确实,中国的装备制造业还需要不断地向前发展,我们青年人应该奋发自强,尽管过去几十年装备制造业艰苦卓绝的发展我们无缘参与其中,但在末来,你我都有可能是装备制造产业的一份子,也必将像过去无数的产业工人一样为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发光发热。

 

李丹丹:《大国重器第二季》主要记录了中国工业制造领域的发展历程,重点聚焦中国如何从“打造世界第一的产品”升级为“打造全球顶尖的工业体系”。这一季在形式上从讲故事入手,讲中国制造业的故事。在内容上,传承了第一季的精髓,同时在此基础上有所延展,充分挖掘和体现了装备制造业全产业链条上能够称之为“器”的东西。

 

张佳宇:是的,第二季有首次向媒体开放的超级工厂,有首次披露的核心技术关键突破,有最先进的世界级试验平台,有最高水平的中外装备同台竞技。

 

姚紫衣:确实像网上所说的那样,第二季通过全景式的“重器巡礼”记录迈向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中国制造故事,内容很丰富,故事很精彩。

 

李丹丹:这部纪录片彰显了30年来我国在装备制造业的突飞猛进,从党的18大以来国家通过改革让人民变富裕的过程。

 

张佳宇:看到欧洲,尤其是德国的经历,就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强弱是由该国是否拥有强大的装备制造业决定的。这几年国家大力提倡投资装备制造业,让我们的装备制造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势头,虽然我们跟制造业强国还有差距,但我们一定能等到中国制造业引领世界的那一天。

 

姚紫衣:是啊,我想这应该也是《大国重器》拍摄的意义,《大国重器》了却了装备制造人对工业题材影视展现的心愿,呼应了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和我国工业发展的“中国梦”。

 

李丹丹:《大国重器》充满浓厚的人文情怀,通过真实的记录,鲜活地讲述了充满中国智慧的机器制造故事。

 

张佳宇:作为第一部反映中国装备工业的纪录片,《大国重器》见证了中国工业创新裂变的长廊画卷,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装备工业的希望。

 

二、内容解读

 

1.影片立意

 

张佳宇:无重器,无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离不开国之重器。《大国重器》向观众呈现辉煌成就背后的重器支撑,展现民族自信与国家自豪感,鼓舞人们艰苦奋斗再创业、满怀激情再出发。

 

李丹丹:《大国重器》第一季播出于2013年,聚焦“装备制造业30年赶超之路”,讲述充满中国智慧的机器制造故事,让观众为之振奋,开创了中国工业纪录片的先河。时隔五年之后,推出《大国重器第二季》,果然没有辜负观众的期望。第二季紧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制造强国这一战略目标,从空天、基建、能源、通信、智能制造等制造强国的关键支撑体系入手,记录迈向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中国制造,续写实业强国传奇。节目播出后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姚紫衣:这部纪录片我也一直再关注。首先我认为它的前期策划方面就已经为作品奠定了成功的基础。从全球趋势来看,制造智能的时代已经来临;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来看,供给侧结构改革是当下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来看,《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已定。纵横交织的时代背景,赋予了《大国重器》第二季一个核心主题:中国如何由制造业大国跻身制造强国之列。

 

张佳宇:当前,制造强国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再只是单一产品的竞争,而是体系化竞争。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重器具有了新时代特征,重器的含义更加宽广、更加多元,从体量大到分量重,从可见到不可见,从装备到人才,从产品到机制,全部囊括其中。

 

姚紫衣:在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过程中,从“打造世界第一的产品”升级为“打造满足自主发展需求的工业体系”,不仅要打造出单个领域的国之重器,还要打造出综合实力强的国际企业和企业舰队,打造出能够源源不断创造重器的“机制重器”。这些是《大国重器》第二季在策划开始时需要把握的时代之问。实践证明,这部片子在引发观众骄傲与自豪感的同时,也引发了大家的理性思考。通过作品增强大众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节目创作最重要的一点。

 

2.案例选择

 

李丹丹:如果说立意高远是它成功的第一步,那么对于案例的选取则是更为关键的一步了。在选取重器这一步,更是要慎之又慎。观众最希望看到什么样的重器呢?什么样的重器更具代表性?接下来咱们谈一谈关于案例的选择方面吧。

 

姚紫衣:我认为,重器的选择首先得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应该对经济有带动作用,比如空天、海洋、基建、能源、通信、智能制造等;第二,应该能代表这一体系的核心能力,必须是关键重器,最好是行业内数一数二的,蕴藏着未来发展潜力。

 

张佳宇:没错,这部纪录片的创作团队便是从整个工业体系的几百个案例中筛选出了最具代表性的几十个重器。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吧。

 

李丹丹:首先,重器的选择关注了中国制造的核心突破。这里,有一系列超级工厂:制造86米超长钢制臂架泵车的秘密基地;有解决世界级难题的核心突破: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机械工厂如何实现智能化改造,世界上第一套电机、液压双驱动系统全断面掘进机是如何突破的;有最先进的世界级试验平台:全球最薄的新能源电池试验平台,全球最大的特高压测试中心;还有一场场最高水平的中外装备同台竞技:最高等级空分装备的中外比拼,全球规模最大、最权威的智能围棋公开赛等。经过筛选,全片选取了60多个核心重器,聚焦八大领域,为观众呈现了一部全景式的“重器巡礼。”

 

姚紫衣:第二,重器选择关注了中国创造的才智。进一步了解后我们发现,五年前还被国外企业垄断的大直径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如今中国工程师已开创性地采用电机、液压双驱动系统,不仅打破了垄断,而且还破解了困扰挖掘行业50多年的世界级难题——“卡机”。在高端数控系统上,中国工程师研发了一种色谱图,使零件表面加工精度达到0.01微米。这些都是中国工程师独有的发明,这些制造诀窍是任何图纸都不会标注的,背后是中国工程师的创新能力和高超技术,蕴藏着中国智慧、中国创新、中国力量。在这一季中,我们更加关注打造重器的大国工匠,将镜头对准活跃在研发制造一线的工程师、技术工人。制造重器的是人才,人才同样是大国重器。

 

9a98eb62f91e12ce6700bcb6897b82a.jpg


张佳宇:第三,呈现中国制造背后的制度优势。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体系背后是国家制度的支持。比如大飞机C919上有100多万个标准件,背后是200多家企业、36所高校、数十万技术员参与其中,这是一条完整的中国民用客机制造产业链。像这样的国之重器,没有上下游、不同领域的上百家企业同时参与其中,是很难做成的。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独有的制度优势,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这是诞生一个个大国重器的制度优势。

 

李丹丹:《大国重器》就是如此,通过这三个层面,点面结合,向观众呈现一幅“重器英雄榜”,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引发更多观众的理性思考。 

 

三、视听语言


《大国重器》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历史。该片将镜头对准了普通的产业工人和装备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创新中的关键人物,鲜活地讲述了充满中国智慧的机器制造故事。

 

1.叙事

 

李丹丹:《大国重器》是一部“大”字开头的纪录片作品,其副标题“中国火箭军的前世今生”,已经明示了作品“国家叙事”的宏大构架,题材主旨份量极重。这是一部书写中国导弹发展历史的史诗,一部绘写火箭军“前世今生”的大传。

 

姚紫衣:是啊,在强IP化时代,名字对于一档综艺至关重要,是节目品牌在传播过程中最核心的要素,IP可以使其成为一个持续产生影响力的品牌,使节目更具有生命力。不同于近些年其他文博类纪录片在整体风格上的活泼生动,《大国重器》在情感表达上细腻温情,在内容上丰满充实,在节目制作上坚持打造精品,做到了既有意义又有意思,改变了人们对文博类纪录片的固有印象。 

 

张佳宇:《大国重器》除全篇“引子1956年元旦那场雪”和“战斗部跋”外,由“上卷发射基座”“中卷火箭第一级”“下卷火箭第二级”三部分组成,共十九章,“非虚构性”充斥全片,镜头聚焦真实的制造企业和工人,增添了观众对 “国家叙事”类的纪录片的兴趣。不是只有具备了某种个人化经验的创作,才是“非虚构”的征途,国事国史国运等的纪录片的创作,依然是它的题中应有之义。

 

李丹丹:徐剑导演说,“讲述中国故事,需要诠释的是中国精神,尤其是承载着强军梦的故事,最能地体现这种正大气象”。纪录片中“风神韵”的体现,强调“神是神品,是上品的风骨、风神,就是一个民族哲学的向度与精神维度”,“导弹筑巢人就是这样,每一个国防工程竣工了,每一个导阵地建成了,就会留下一座烈士陵园。”在《大国重器》中,作者通过作品具体生动的叙事,激活了一段又一段峥嵘岁月的记忆,凝聚了崇高感人的中国精神。


姚紫衣:时代精神意义较重的纪录片不只是满足单一的新闻报道的宣传功能。《大国重器》更是一种历史的记录。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历史写作,文学上的历史写作往往是以小进入历史之大,以故事的讲述和人物的鲜活再现历史。例如在纪录片中,在组织施工之时巨石砸下,“王文强安静地躺在了导弹阵地上,芳草萋萋,青春的年轮永远凝固在了21 岁的年华之上”。连长胡定发:“我三年没回家,还不知道我儿子长得啥模样呢?”妻子和儿子到部队探望他,“妻子转身拉儿子,快叫爸爸。儿子从妻子屁股后边伸出头来,喊了一声 :叔叔!”徐剑导演对纪录片文学性本源有清晰的认知:“我秉持一个观点,真实生活远远比作家更富有想象力,走到,听到,看到,从大量的真实事件和人物中去发现独特生动的细节和精彩。”

 

2.画面

 

张佳宇:纪录片作为“视听双通道”的媒介,以声音和画面两种视听符号传播信息,其声画语言应是互相配合补充的,只有这样,纪录片用声画语言叙述的价值才能凸显现出来。


姚紫衣:除了声音和语言,长镜头也很重要。长镜头使画面具有真实感。长镜头是指用一个持续时间相对长的镜头,连续对一个场景、一组内容进行拍摄,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镜头段落,一般将一个时间超过10秒的镜头称为长镜头。在《大国重器》中,常运用长镜头对工厂的环境进行刻画,借以打破传统工业题材缺乏吸引力、叙事节奏慢的窠臼。导演用富有极强冲击力的镜头,展现大国重器的生产过程,让观众体验到科技的力量,体验到工业生产的宏伟和视觉美妙。如济南二机床厂,呈现一场五轴机床的“舞蹈”,两个摆动轴在数控系统的控制下实现五轴联动,绘出优美的曲线。


李丹丹:确实如此,《大国重器》是叙大国大事的作品,但作品并没有见事不见人,相反,作者始终注意突出故事中的人物再现。徐剑认为,“文学的靶心始终对准人,对准那些创造了历史的底层小人物,对准那些改变了历史的大人物。”不应只写到高层的决策人物,也应以许多笔墨为普通的官兵立传,比如片中有导弹发控号手张元庆、六级军士肖长明、“金号手”军士长康平、“发射战车之王”周文芳等。这里所呈现的场景和细节都非常真实,素朴的文字刻画出人物感人至深的形象和令人崇敬的品格。

 

张佳宇:节目在拍摄过程中采用了深沉大气的全景拍摄、鬼斧神工的微距拍摄以及360度的全方位拍摄,在后期制作中又加入了大量精美的动画设计,增加了节目的可视性,恰切地补充了影像画面和解说词的空白,使受众在观看影像画面时,既能直观地体验强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又能感知到其内在的细腻的情感文化。

 

3.解说词

 

李丹丹:解说词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要素,既有画面形态,又具有语言表达的功能,已成为电视节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语言要素的字幕具有补充画面、交待信息、介绍背景等作用,字幕与画面相互配合,有利于节目内容的铺陈展开和补充。

 

张佳宇:没错,在《大国重器》中解说词为画面的补充与衔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装核心技术是王道。实现技术突被,才有讨价还价的资格,才能勇敢地对老外说不。从百万吨乙烯工程到高端数控机床再到工程机械的全面超越,国际垄断被一一冲破。”“2009 年,沈鼓集团自主研制的我国首台百万吨乙烯装置的心脏---裂解气压缩机组试车成功。这标志着国家重大化工项目的核心主机从此实现自主独立制造,进口产品的价格被迫下降一半,价格的国家砝码越来越重。”解说词补充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为接下来裂解气压缩机组试车成功的内容讲述做铺垫。


姚紫衣:电视记录片画面本身具有转瞬即逝性,对其中的一些能够深化主题的信息,画面本身有时并不具备时间延展性。对解说词来说,镜头的边框与具体画面形象只是展开解说的基础,通过它的内容完全可以联想到画面之外更多的信息和更深的含义。解说词在电视记录片中的作用不是堆砌,而是镶嵌,它可以通过外在语言的强调和刻画,更有利地突出展现记录片的思想内涵。


李丹丹:是的,除了画面的转瞬即逝性,还有表现媒介的问题,电视纪录片的表现媒介是运动的声画影像。它的重要特征是生动、具体、直观,并且是直接诉诸于视觉感官的,因此其在表现深度方面先天就次于文字媒介。在这种情况下,就只有借助于解说词这种文字媒介了。


张佳宇:在我看来,纪录片能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关键在于是否有深度。有深度的作品引人深思,让人回味无穷。观众在欣赏一个故事,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也希望能看到作者有见地的思考和观点,从而给自己以启迪。

 

姚紫衣:《大国重器》是一部英雄礼赞,作品对导弹英雄的再现与讴歌,是对时代核心价值的一种重申和弘扬。导弹英雄的叙事在《大国重器》中占有很大的篇幅,这也是作品最为感人的地方。而这样的设置在徐剑这里是高度自觉的,是有意为之的。徐剑导演在这部作品中有言,“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在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我们的民族需要这样的英雄,我们的国家需要这样的英雄,我们的人民更需要这样的英雄!”

 

李丹丹本期《四手联谈》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我们下期再见!

 69c843627c4e61be373992c1a4a992d.jpg


 参考文献

[1] 徐剑:《新时代主题书写:报告文学要处理好三个关系》,《文艺报》2017 年12 月4 日。

[2] 徐剑:《观千剑而后识器重》,《中国作家·纪实》2018 年第7 期。

[3] 徐剑:《追寻中国气派与风格下的世相之美》,《中国艺术报》2019 年5 月30 日。

[4]姚冶兰著.《电视写作教程星》.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本期新东北纪录片《大国重器》

导演:李丹丹

文案:张佳宇

摄影:康霞

后期:姚紫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