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成长的视角摇动、唤醒 成就每一位学生的精彩人生

来源:长江日报 发布时间:2022-12-24

校长名片:

武汉市育才怡康小学校长 吴亚玲

教育是什么?我一直推崇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这本书里的阐述。他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对教育本质的理解:教育的本质即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老师请客过早

2021年春季开学典礼暨开学第一课,孩子们开心地收到了“怡康新年红包”:“班级当家人体验一天”“免作业一次”“与好朋友同座”“老师请客过早”“到老师家做客”等。手拿红包的孩子们个个喜笑颜开。周日,是四(1)班胡萱老师兑现“老师请客过早”的日子,一大早胡老师来到约定地点,就发现十几位同学早早地候着了,听到老师“豪气”地宣布:“今天所有消费我买单”时,孩子们欢呼雀跃起来。大家吃着热干面、豆皮、小笼包,跟胡老师聊了很多他们的小秘密,老师也和他们分享自己儿时的一些糗事。一顿早餐吃了快两个小时,直到家长反复催促,孩子们才满足地离开。

一次请客,老师留给学生一份天然质朴的师爱,收获的也是学生最澄澈的童心和爱戴。在教育的舞台上,我们倡导每一位优秀的教师都应该是灵魂的舞者,要用点滴细节,舞动出生命的灵动与睿智。

最后一枚奖章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闪亮的星,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他们发光、发亮,创造自己的幸福人生。

五月的一天,晴朗明媚,校园里欢声笑语——六年级的孩子们迎来了散学式,老师们也在给学生们颁发各类奖状、奖品等。结束后,孩子们都陆续站队放学了,在三楼的楼梯间,我发现了这样一幕——一位身材高大的男生正扶着一位走路姿势歪斜的瘦弱男生一步步缓慢下楼。我赶紧上前帮忙,聊天得知这位脑瘫的同学小汤和扶着他的小林入学第一天就成了同桌,在之后的6年里,无论是上厕所还是放学,小林都始终在小汤身边搀扶,从未间断。短短的一段下楼出校门的路,小汤走得很慢,小林也十分有耐心地一点点按照小汤的步伐缓慢前移,十分体贴。

我很感慨这样的情谊与坚持,找到班主任询问情况。因为班主任刚接手,对之前的情况并不了解。我又找到前任班主任,她告诉我,小林总是在小汤身边,扶着他去上厕所,为他打水,甚至在天气好的体育课前,小林会提前慢慢把小汤扶下楼去晒晒太阳。但小林这孩子以前在班上很低调、内向,成绩普通,也不太参加实践活动,所以一直没有能获得任何奖项。

我听着、思考着,这样的孩子虽然在各类学习活动中没有出彩表现,但他却能对同学默默地关爱付出,这种精神真是值得鼓励和宣扬!于是我们决定,在即将到来的毕业典礼上插入六年级最后一次颁奖环节。学校加急定做了奖章,在毕业典礼上向全体六年级学生和家长讲述了小林和小汤的故事,并授予小林校园明星“七德小福星——仁之星”的称号。这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枚奖章,也是小林同学6年小学生涯的第一枚奖章。小林站在台上,捧着奖章,热烈的掌声让他脸都红了,相信这枚奖章,会让他铭记深远。

关注每一个学生,多元化、全方位评价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做人,帮助每一个孩子发现自己,成就自己,正是学校的幸福教育理念的彰显。

“校园星”成长记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在学校梦想剧场里,正上演着经典原创汉剧《取水记》,“小和尚”们生动诙谐的表演,赢得台下阵阵掌声。而在观众席中,宫承君的目光格外炙热,舞台上的精彩演出让他深受震撼,也在他内心种下了一颗种子:学习汉剧,成为一名小小非遗守护人。

学习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课堂上,性格腼腆的他一开始时常眼神闪躲,畏手畏脚,甚至因为动作的不标准,唱腔的发音不熟悉,心生退意。老师鼓励他:“你其实是个很有天赋的孩子!相信老师,更要相信自己!”从那以后,宫承君的眼中更多了一丝坚定,他日复一日认真练习,让所有人眼前一亮。

学校为他量身打造多方位立体化的发展平台,给他更多历练的机会:校园文化节、文艺展演、课本剧艺术节……从校内走向校外,宫承君也在一步步成长。走上更大舞台的他,眼神灵动又不失力量,汉腔汉调被他拿捏得十分到位,一抬手、一亮相都让人忍不住拍手叫好。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他担任主演的汉剧《新鸡毛信》斩获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奖。在展演现场,主持人突然叫住了正要下台的宫承君,询问他学习汉剧的历程与表演中的小窍门,从前害羞腼腆不敢直视观众的他,从容镇定地面对主持人侃侃而谈,精彩的对答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自信的笑容洋溢在他的脸上。

除了汉剧,宫承君还在课余时间发挥自己的特长参与线上公益诵读、江岸区红领巾文旅大使、社区小志愿者等志愿服务,身体力行地传递着正能量。接连获得武汉市新时代好少年、武汉现代少年好习惯形象大使等众多荣誉称号,逐渐成长为一名名副其实的“校园之星”。

大小先生进课堂

二年级学生夏优璇的爸爸是一名医生,他们父女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大小先生进课堂”的活动,爸爸当“大先生”,她当“小先生”,一同进课堂给同学们上课。

经过夏优璇在班上的一番调查,她和爸爸确定了课程主题——《常见的急救处理方法》,按照同学们最感兴趣的话题顺序开始“备课”,夏优璇查看语言和知识点作为小学生是不是听得懂,爸爸负责判断资料的正误,还特别标注了一些错误民间偏方。备课结束后,爸爸制作了PPT,夏优璇则是将自己要讲解的内容反复吃透,对着镜子讲,对着爸妈讲,还拉着隔壁家的小朋友讲,要求自己务必做一名优秀的“小老师”。

进课堂当天,夏优璇又紧张又激动,努力配合爸爸一起把知识点讲清楚。有趣的案例,浅显易懂的内容……急救知识课大获成功,收获到热烈的掌声和满满的夸赞!

夏优璇说,爸爸一直很忙很忙,这次活动,爸爸从选题到讲课一直都和自己一起,鼓励自己表达意见,尊重自己的想法,在关键时刻帮助自己解决难点,在这过程中感受到爸爸对自己满满的爱意。夏优璇爸爸则表示自己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更加理解孩子的想法,孩子的成长超出自己的想象,感谢学校安排的“大小先生进课堂”活动,让亲子之间更加融洽和谐。

金点子点“靓”校园

“我们能不能把学校的七德之福文化与激光雕刻作品相融合,创造一个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还能够体现校园文化的作品呢?”

激光雕刻社团的阳一与创意制作社团的刘琪一拍即合,即刻向学校递交了项目申请书:将我国传统的榫卯工艺与激光雕刻相结合,制作具有校园特色的七德之福走马灯。这个设想听起来很美好,但是难度却很大:一来,传统的榫卯工艺是完全依靠木片的拼接制作,不能有任何胶水粘合的痕迹,这对于初学激光雕刻的孩子颇有难度;二来,旋转灯的灯面通常都是双数,七德之福是七个面,灯面是奇数,这样制作起来,需要更精心度量计算、切割材料。这样两大难题摆在面前,孩子们还能成功设计出作品吗?

难题摆在面前,孩子们并没有丝毫退缩,项目组的孩子们各司其职:美工组着手画设计图,精心描绘七德之福的人物画面;激光雕刻组向学校的专家团队请教奇数面的灯面该如何计算、切割,完成编程;创意制作组利用组装套件实现走马灯的旋转功能,同时准备好发光装置……经过数天的悉心打磨,七德之福走马灯完美呈现在大家眼前,灯面由激光雕刻而成,内外两层设计,内部旋转时,灯光投影到外面罩灯,呈现出迷人的光影效果。“这个设计简直太了不起了!”走马灯在展出时引来了孩子们的阵阵喝彩!

“还是有很多同学将垃圾投放错误,不会分类这可怎么办?”

人工智能社团的郭子阳和团员们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为学校设计智能垃圾桶,利用智能感应系统,实施垃圾智能分类,让校园最大限度保持清洁卫生。

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向学校提交了项目申请书,组建了材料组、编程组、组装组、测试组,学校也组建了专业顾问团队支持。准备制作材料、挑选传感器、电脑编程、组装、测试……每一个小细节,参与项目的孩子们都亲力亲为。第一次担任项目经理的郭子阳同学说,从最初的编程设计到组装再到反复测试,项目组的同学都全程参与了,这次活动课程让他感受最深的是,通过团结协作,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了各项难题,看到最初的创意成真,很有成就感!

项目化活动让孩子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激发着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孩子们的核心素养也在无形中得以提升。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当我们把目标定位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时,不论是过程还是结果,都是学生成长路上的一个节点,都是学生发展长河中的一朵浪花。让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用成长的视角,摇动、推动、唤醒更多的生命,去成就每一位学生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