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博士生导师,冶金学院副院长,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主任,辽宁省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主任,工业生态学与节能减排研究所所长,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辽宁省教学名师。学术兼职:中国金属学会能源与热工学会主任委员,中国生态学会产业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钢铁行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专家,中国金属学会绿色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辽宁省高校能源与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热能工程教学委员会委员,辽宁省能源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冶金》编委等。主持并完成了国家973、国家863、国家重点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辽宁省重点研发计划、沈阳市重大科技专项以及企业横向科研项目等数十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环境保护科技成果1项,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授权发明专利16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SCI收录60余篇,主编出版专著1部、教材1部,副主编出版专著1部、教材1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辐射热质交换补热系统,属于地热设备技术领域.其特征是,抽水泵通过管道连接喷头和高压细水雾泵.热质交换塔筒的中间有填料,风机的热风入口和填料安装能够均匀喷洒的喷头,气体流通格栅在热质交换塔筒的底部,热质交换塔筒产生的多余地下水通过塔底的管道回流到地下水回灌井.高压细水雾泵的另一端连接细水雾喷嘴.细水雾喷嘴设置在热质交换塔筒的上部,细水雾喷嘴和热质交换塔筒之间设有风机.热质交换塔筒上部、风机和细水雾喷嘴所形成的空间范围内布置数个对太阳辐射起反射作用的反射板.本发明巧妙地把热质交换与热辐射有机的结合成一种装置,大大提高了换热的效率,节省了能耗和占地空间,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杜涛 宋延丽 王义松 任栋 房鑫 王键 周立峰
东北大学
2017-05-31
本发明涉及一种氨基多孔二氧化碳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氨基多孔二氧化碳吸附剂是使用四乙烯五胺对合成的ZSM‑5型沸石进行浸渍改性所得到的氨基功能化材料.制备方法中,将正硅酸乙酯、异丙醇铝、四丙基氢氧化铵、氯化钠和去离子水按比例混合、搅拌;将混合液放入烘箱中进行除醇;再将除醇后的混合液放入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晶化、洗涤、过滤和干燥后得到ZSM‑5型沸石;将ZSM‑5型沸石与四乙烯五胺的乙醇溶液按质量比混合、搅拌;最后将混合液充分干燥后得到氨基多孔二氧化碳吸附剂.本发明的氨基多孔二氧化碳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在60℃‑80℃范围内对二氧化碳的吸附效率高、选择吸附性好.
杜涛 王义松 刘丽影 宋延丽 房鑫 张斌 未艺超 周立峰
2017-05-17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低品位热能的二氧化碳变温吸脱附系统,属于二氧化碳捕集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空压机、烟气分析仪、二氧化碳收集罐、吸脱附装置、第一阀门组、第二阀门组、两个压力表、三个流量计和三个温度表;本实用新型采用可循环利用且经济可靠的沸石13X作为吸附剂,并且在利用低品位热能的同时,同步进行二氧化碳吸脱附过程,提高了换热效率,实现了余热利用与二氧化碳捕集双效节能的效果;以烟气中的低品位热能作为能量来源,结合物理变温实现循环吸脱附,提高了效率,节约了系统运行时间,降低了约六成系统能耗,降低了火电厂的烟气造成的环境污染,并且三步吸附后二氧化碳的捕集浓度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
杜涛 王昊 欧阳硕 于洋
2016-11-23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接合成Cu掺杂沸石CHA的方法,利用廉价的硅铝原料,在最初配料中即加入Cu源,通过高温碱融、水热反应等步骤直接合成了Cu掺杂的沸石CHA,产品尺寸均一、结晶良好.本方法免去了现有方法中繁琐的离子交换步骤,不使用有机模板剂或沸石晶种,充分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不仅简化了工艺、降低了成本,还增加了废弃物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有利于工业的绿色发展.
杜涛 刘丽影 房鑫 王义松 宋延丽 张斌 未艺超 孟达
2016-08-17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环保技术领域中的一种新型复合型中温二氧化碳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用于吸附分离工业烟气中的CO2.本发明方法制备的二氧化碳吸附剂,其特征在于,它是在作为支撑材料的有序介孔氧化硅MCM‑41上,采用共沉淀法制得的镁铝型水滑石复合材料,解决了现有中温二氧化碳吸附剂吸附效率低的问题,此方法工艺简单,操作简易.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吸附剂在150~300℃及包含一定的水分的气体中,对二氧化碳有较强的选择吸附能力,并且不需要提前将烟气降温处理.此外,该吸附剂还有制备成本低、循环再生性能好以及在吸附分离过程中无二次污染的特点.
杜涛 刘丽影 王义松 房鑫 宋延丽 未艺超 张斌 王玉顺
2016-07-27
本发明提供一种粉煤灰制备放射性金属离子吸附材料的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将粉煤灰原料和强碱粉末混合、煅烧、研细制成预混熟料,将其与水混合搅拌、静置陈化,再在密封条件下恒温晶化,干燥后得到放射性金属离子吸附材料.本工艺简单,适用性强,对装置没有特殊要求,过程产生污染物少,能高效去除废水中铯离子等放射性金属离子,在处理核工业废水等领域应用范围广.
杜涛 刘丽影 房鑫 李思洋 罗智恒 未艺超 张斌 车帅
固体污染防治工程,植物营养学
安徽科技学院
固体污染防治工程
安徽科技学院城建与环境学院资源环境系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工程系
国家环境保护地下水污染模拟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