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施周(1961-),男,湖南长沙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方面的教学与工程实践方面的工作.发表论文150余。1978.9 1982.7 湖南大学给水排水工程 学士,1985.9 1988.10 湖南大学市政工程 硕士,1991.8 1995.5 美国田纳西大学环境工程 硕士,1995.6 1998.8 美国田纳西大学土木工程 博士 E-mail:zhous61@163.com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量子点‑石墨相氮化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将抗坏血酸与乙二醇在水溶液中混合,采用水热法制备碳量子点;将制备的碳量子点溶液稀释100倍;将稀释后的碳量子点溶液与脲混合;采用煅烧法煅烧上述混合液,制备碳量子点‑石墨相氮化碳复合光催化剂;将该复合光催化剂置于某种PPCPs溶液中,在可见光的照射下进行磁力搅拌.本发明的碳量子点‑石墨相氮化碳复合材料光催化能力强,能够催化氧化去除包括以药物和个人护理品在内的各种有毒有害的难降解有机微污染物.
施周 邓林 段毅 曾寒轩 张浩洁
湖南大学
2019-07-12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弧板螺旋水封式地漏,包括地漏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地漏本体顶部的进水口和底部的出水口,所述地漏本体的内腔通过若干隔板沿所述地漏本体的轴线方向分隔成进水仓、过水仓和出水仓,所述进水仓的顶部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进水仓的底部与所述过水仓连通,所述过水仓的顶部与所述出水仓连通,所述出水仓的底部与所述出水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径向断面形状为弧形.本实用新型增大溢流宽度,提升水力性能.
施周 杨文建 李辰星 李广超 周石庆
2019-05-3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茶提取物-四氧化三铁复合催化剂及其应用,绿茶提取物-四氧化三铁复合催化剂由以下方法制备:将FeCl3·6H2O、乙酸钠和聚乙二醇溶于乙二醇后置于反应釜中,升温至195-205℃并保持8-72h,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黑色固体;将黑色固体分别用乙醇和超纯水清洗,真空干燥后即得到四氧化三铁粉末;按1:5-5:1的质量比分别称取四氧化三铁和绿茶提取物,置于超纯水中,超声0.5-2h,固液分离;将得到的固体真空干燥,即得到绿茶提取物-四氧化三铁复合催化剂;绿茶提取物为原儿茶酸、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中的至少一种.绿茶提取物具有较强还原性,可提高四氧化三铁的催化效率;复合催化剂绿色环保,分离方便,不会带来二次污染.
施周 卜令君 衣启航 周石庆 邓林 毕晨
2016-06-22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给水管道中浮游式水质监测装置,包括安装在给水管道内部的水质监测球和设置在所述给水管道外的终端设备;所述水质监测球包括依次连接的水质分析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处理器、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终端设备通信;所述终端设备、处理器均与设置在所述水质监测球内的GPS定位模块连接;所述水质监测球直径小于150mm;所述水质监测球表面套有防水外壳.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体积小巧,布置灵活,可以获得管道各处的水质信息,能够大大降低水质监测系统的成本.
施周 王珏 程栋 邓林 卜令君 李广超
2015-06-03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金属吸附剂,本发明利用水滑石(MgAl-LDH)对CoFe2O4改性制备除Cr(VI)吸附剂,将磁性CoFe2O4制备成CoFe2O4悬浊液后,加入镁铝溶液和碱液,控制反应液pH值为8~11,将反应液恒温晶化4~8h后烘干得到CoFe2O4/MgAl-LDH吸附剂.实验结果表明:(1)与CoFe2O4相比,本发明制备的吸附剂CoFe2O4/MgAl-LDH对重金属Cr(VI)的吸附性能大大提高,CoFe2O4和CoFe2O4/MgAl-LDH对Cr(VI)的吸附量分别为3.5mg/g、54.4mg/g;(2)与MgAl-LDH相比,磁性吸附剂CoFe2O4/MgAl-LDH更易于从水中分离.
施周 邓林 彭晓旭 李广超 卜令君
2015-05-0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镁铝碱式盐对高岭土改性制备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将高岭土、镁铝溶液与NH4HCO3溶液按质量比为3~5∶6~10∶1的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同时滴加Na2CO3调pH值到7.5~8.5之间,得混合液;2)将所述混合液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在50℃~70℃静置陈化12h-24h,过滤去上清液,得混合物;3)将所述混合物烘干、冷却后研磨至粉末状即可.本发明所述的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的制备方法简单、制备成本较低,适合工业化生产;此外通过前期的实验表明,经本方法改性制备所得的吸附剂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明显增大,约为原高岭土的2~10倍,且吸附效果受pH值的影响很小,适用于实际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同pH值的含重金属废水的处理.
施周 邓林 陈世洋 罗璐
2012-04-25
土壤环境学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土壤肥料学,土壤环境学
纳米材料,水体环境学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大气环境学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广东省广州市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土壤学,土壤环境学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
土壤环境学,生物地球化学
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中心
水体环境学
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