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涌,贵州理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化工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第三届、第四届),北京市政府专业顾问(第四届至第六届)、中国颗粒学会、中国化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环境学会顾问。 1935年生于北京,满族。1959年毕业于前苏联乌拉尔工业大学,同年入天津大学化工系研究进修班学习。现任中国化工学会和中国颗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化工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第3届至第6届北京市人民政府专业顾问,《化工冶金》、《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等杂志编委,德国《Chem.Eng.&.Tech》杂志顾问。 多年来获得原创学术成果有:通过气固湍流流场时空结构研究,提出了气固流态化流型转变的机理模型和定量判据;气固并流下行床流体力学、传递学的系统研究;团聚流态化行为的提出和基础研究。在工程开发应用研究方面:发明了湍动流化床新型复合内构件,改善了流化质量,解决了工程放大的难题,成功地用于指导六种工艺,三十余台大型工业流化床反应器的改造或设计。所研究的气固循环流化床、气固超短接触催化反应器,移动床重整反应器、大型节能干燥装置等已成功地应用于工业过程,在生态化学工程与工艺、产品工程、亚微米与纳米粉体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也取得重要突破,获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 曾获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全国优秀教师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市高校名师奖。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 4 项及三等奖3 项、教育部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奖二次、全国技术专利北京专利技术金奖 1 项。获 2006 美国化学工程师学 会 PSRI 讲座奖(AIChE PSRI,Lectureship Award)。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 350 余篇,获技术专利 37 项。
一种改善流动和传递的多相流反应器内构件,涉及一种可用于气固流化床和气液、气液固体系的鼓泡床及气升式循环床反应器的内构件.该构件是由一个或多个构件单元组合而成,所述构件单元是由其上开有舌形斜孔的构件板片A和构件板片B以一定角度交叉连接而成.构件截面依反应器形状和结构而定.构件单元由构件板片以交叉连接而成.此构件具有通量高、不易堵塞和破碎气泡效率高、均布流场、加剧流动湍动,从而显著强化相间传质的作用.同时,可以减小返混,提高反应器的操作弹性和生产能力.可用于气固流化床和气液、气液固鼓泡床及气升式循环床反应器.
金涌 王铁峰 王金福 张同旺
清华大学
2003-03-19
本发明设计的气固并流折叠式快速流化床反应装置,包括再生器,提升管反应器、下行管反应器、气固分离器和汽提器.提升管反应器的提升管内同心安装有下行管反应器,气固快速分离器与汽提器之间有外连通管相连.本发明的装置综合利用了提升管和下行床反应器的特点,设计结构紧凑,实用性强,操作弹性大,气固两相接触均匀性明显改善,气体与颗粒的停留时间合理,避免了过裂化等现象的出现,提高了选择性.
金涌 魏飞 程易 汪展文 王金福
2000-09-13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催化精馏塔,它包括精馏段、催化反应段和提留段,特别是催化反应段为两层同心圆筒结构,外筒内设有催化剂床、多孔支撑板、栏网及隔板,内筒内设有多级塔板、液相进、出塔板区的降液管、塔板上的新型帽罩.本催化精馏塔在使用时,催化剂可被充分利用,汽、液两相接触时间长,具有极高的塔板效率.
金涌 汪展文 盖旭东
1999-04-2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催化反应体系的气固固外循环流化反应器,该反应器包括固定床、流化床、气体分布器、列管换热器和旋风分离器.流化床置于固定床的外部,流化床与固定床之间的上、下各有上连通管相联.气体分离器置于固定床下部,旋风分离器置于流化床与固定床的上部.固定床上的大颗粒作为催化剂,小颗粒可作为热载体或吸附剂.列管换热器置于流化床中.本反应器具有重量轻、操作简化、单程收率高等优点.
金涌 黄水源 俞芷青 汪展文
1998-08-12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催化反应体系的气固固内循环流化反应器,该反应器包括固定床、流化床、气体分布器、列管换热器和旋风分离器.固定床为圆环形,置于反应器中部,固定床的中心和四周为流化床,列管换热器置于流化床中,旋风分离器置于固定床上部.固定床上的大颗粒作为催化剂,小颗粒作为吸附剂时,将目的产物同反应物流分离,小颗粒作为热载体时,可有效地移出反应热.本反应器具有重量轻、操作简单、单程收率高等优点.
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的倾斜式双重锥形喷嘴快速分离装置,属于循环流化床反应器领域,它由沉降器和连在沉降器下部的快速分离器组成.所说快速分离器为倾斜式双重锥形喷嘴分离器,它由气-固入口端,内喷嘴、外喷嘴和气体引出管组成.本实用新型具有压力损失小、操作弹性好、分离效率高等优点,分离效率可达88%~96%.
金涌 俞芷青 白丁荣 姚文虎
1988-03-16
化学反应工程,精细化学工程
华东理工大学
复旦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催化剂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化学反应工程,环境工程学
化学反应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
化学反应工程,物理化学
催化反应工程,复合材料
安徽工程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