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组织
  •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一、学会简介 中华预防医学会(以下简称学会)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全国性学术团体,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直属和联系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学会1998年加入世界公共卫生联盟,是该联盟执委会执委(2000-2019)。 学会成立于1987年,先后于1987年、1992年、1999年、2005年、2014年和2019年共计召开6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原卫生部原副部长何界生任第一、二届会长,曾毅院士任第三届会长,原卫生部原副部长王陇德院士任第四、五届会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现任第六届会长。 目前,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了预防医学会,市级和县级预防医学会也相继成立,在全国已基本形成完整的预防医学会体系。学会总部设在北京,已有单位会员54个,会员超过11万名。学会下设78个分支机构,基本涵盖了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分支学科。学会所属系列报刊72种,其中学术期刊70种,健康科普类报纸和期刊各1种。 二、建设宗旨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团结全国广大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科技工作者,贯彻国家科学技术和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崇尚医学道德,弘扬社会正气。认真履行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促进提升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科学技术水平,促进提升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队伍与科技工作者专业水平,促进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促进普及与推广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知识,促进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本会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社会道德风尚。 三、主要职责 组织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科技工作者,开展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科发展,推动自主创新;开展科学普及,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技术与知识,促进健康素养提高;开展人才培养,更新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发现、培养、举荐专业人才,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开展科技服务,提供决策咨询、科技奖励、科技评估、标准制定、职业资格认证等服务,推动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拓宽公共科技服务渠道;开展学风建设,推动建立和完善科学研究诚信监督机制,促进科学道德建设;开展国际交流,发展国际学术社团和科技工作者友好交往,促进国际合作;反映会员诉求,维护会员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兴办符合学会宗旨的公益性事业和业务活动。 四、业务领域 (一)促进和开展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科技学术交流。 (二)宣传、普及医药卫生科学知识,增强全民预防保健意识。 (三)为政府部门制订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法规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等重大决策提供咨询和建议。 (四)依照有关规定编辑出版报刊、书籍、科技信息资料及电子出版物和音像制品。 (五)开展预防医学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帮助会员及广大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科技工作者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六)促进公共卫生教育,开展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科医师培训、毕业后医学教育等工作。 (七)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开展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科学技术项目论证和评估,科技成果评审、技术标准编审、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等工作。 (八)推荐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设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应用性研究科研资金支持项目。 (九)按照规定经批准开展以下工作:设立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宣传鼓励医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科技工作者与先进集体。 (十)探索和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和相关政策:推广预防医学科学技术成果,提供技术咨询、服务、评价;受政府委托承办或根据市场和学科发展需要组织相关展览等。 (十一)向政府反映会员和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诉求,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十二)加强同相关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学术交往,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十三)健全科学共同体的自律功能,推动建立和完善科学研究诚信监督机制,促进科学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 (十四)承办政府有关部门委托的工作任务。 

    未关注
  • 中国颗粒学会

    1980年在第二届全国流态化会议期间,由郭慕孙、杨贵林等发起。1983年10月,钢铁研究总院、中南矿业学院、中国科学院化冶所等6家单位发起成立中国颗粒学会筹备组,并向中国科协提出申请,筹备工作正式启动,郭慕孙任筹备组组长,胡荣泽任秘书长。1986年9月18日,经民政部及中国科协批准成立,挂靠在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1986年11月27日,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及第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选出第一届理事会理事52名,理事长为郭慕孙,任德树、李世丰、童祜嵩、刘淑娟、胡荣泽、王明星任副理事长。1987年10月,加入中国科协。学会会址设在北京,历届理事长为:郭慕孙、李静海、陈运法,目前为第六届理事会。

    未关注
  •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由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等单位联合发起,1981年9月经中国社会科学院批准在北京正式成立。1991年7月5日向民政部申请重新登记并被予以批准,业务主管单位原为中国社会科学院,2004年6月9日变更为中国科协。2009年2月18日,正式成为中国科协团体会员,2015年接受民政部评估,授予4A级社会团体资质。历届理事长为:秦元勋、涂序彦、钟义信,目前为第七届理事会。

    未关注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科学普及出版社(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创建于1956年,隶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是中央级综合性科技出版社,也是中国出版科普图书历史最长、品种最多、规模最大的出版社。2011年我社获得了音像品和电子出版物的出版权。 科学普及出版社的办社宗旨是: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 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和发行基础科学、工程技术、生命医学、农业科技、文化生活以及有关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学术专著和科普出版物;出版和发行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的教材教辅出版物;出版和发行少儿科学教育以及未成年人的出版物;出版和发行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专业领域的工具书;开展国际出版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出版发行《知识就是力量》、《科学大观园》、《家用电脑与游戏》等科普期刊。 自1978年复社以来,科学普及出版社至今已出版科普图书1万余种,发行科普图书约4亿册,科技专业图书约3500万册,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今后将坚持不懈地为促进中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和科学普及事业的发展而继续努力奋斗。

    未关注
  • 福建漳州市科协

    福建省漳州市科协

    未关注
  •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成立于1980年,属国家一级学会,被民政部评级为4A,是国内唯一集科研、教学、临床、研发于一身的专业学会。目前,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拥有31个分支机构(专业委员会),17个工作委员会。学会18000余名会员中汇聚了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老中青专业人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临床医学专家、研制和生产医疗仪器的专家和企业家等杰出人士。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于1986年加入国际医学和生物工程联合会(InternationalFederationforMedicalandBiologicalEngineering,IFMBE)。2012年5月,学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了世界医学物理和生物医学工程第12次大会(WC2012)。生物医学工程运用工程科学和技术推动生物和医学科学的进步,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学会成立30余年来,在学科建设和促进产、学、研、医相结合等方面,全力引领国内生物医学工程的进步。通过组织国内外学术交流,编辑出版专业书刊,开展科普活动,传播科学精神和思想;组织会员和科技工作者为科技发展建言献策,参与国务院、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卫计委、国家药监局、自然基金委、工程院等部委的调研、立项、评估等工作,承接政府职能的转移,促进科技发展。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有《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ChineseJournalofBiomedicalEngineering》、《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其中《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长期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JCR),CJCR影响因子一直居本领域排名前列。未来,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将围绕“强能力、增内涵、建机制”三主旨,树立品牌,构建专业智库,健全创新机制,加强文化建设,引领学科发展方向,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建设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一流科技社团。

    未关注
  • 广西梧州市科协

    未关注
  • 中国宇航学会

    中国宇航学会成立于1979年10月,是由钱学森、任新民、张震寰发起,国务院、中央军委、民政部联合批准成立的国家一级学术性机构和法人社会团体。学会由中国航天科学技术工作者组成,其宗旨是促进航天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推动航天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中国宇航学会下设39个专业委员会,拥有179个团体会员单位和3万余名个人会员。学会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国内、国际航天交流与合作活动,与众多国际航天组织、机构以及国家和地区的有关组织建立了双边或多边关系,在促进航天学科发展、推动航天技术创新和推进和平利用空间资源造福人类社会的活动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组织宇航领域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论坛、研讨会等,打造集会、展、赛三位一体的知名学术会议品牌。曾成功举办第47届和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IAC),被誉为“创造了IAC大会的新标杆”;2017年主办的全球航天探索大会(2017GLEX)吸引了全球51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代表参会,习近平主席致贺信,李源潮副主席出席并致辞,入选“2017年度科协十大事件”并排名第一;2018年主办首届“中国航天大会”,国内外航天领域2000余位院士、专家、学者参会参展,中国航天大会已成为国内年度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航天盛会。积极推动国际宇航组织及分支机构落户中国,打造中国航天对外交流与合作平台。推动国际宇航科学院(IAA)研究中心成功落户中国,参与IAA管理决策;主导发起成立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卫星商业应用专门委员会”,打造第一个由中国主导的IAF委员会,填补了IAF技术委员会专业领域空白,促进了国际宇航领域卫星商业应用的交流与合作。开展航天政策研究、决策咨询和科技服务工作,打造宇航权威智库和航天产业化服务平台。为政府提供高质量咨询成果,为企业提供产业合作机会,例如为中国科协完成“国家卫星遥感应用产业发展研究”“2018-2019年度航天技术学科发展进展报告”,为工信部完成“北斗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相关对策研究”等,先后成立了学会四川成果转化服务工作站、产业化示范基地等。普及航天知识,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打造“梦想航天”科普活动品牌。2017年在香港成功举办庆回归20周年“创科驱动成就梦想”航天科普展,5天参观人数超22万人次,成为当年庆祝回归系列活动的最大亮点,入选“2017年度科协十大事件”;2017年至今持续在全国各省市开展“航天放飞中国梦”科普巡展,受众已超过百万人次;与中国科技馆共建“太空探索”展厅;与贵阳市共建贵阳航天科技馆;开展系列青少年太空画作比赛、航天夏令营科普活动、科普视频制作活动等。集聚宇航领域全国性学术期刊近40种,打造中国航天期刊集群品牌。主办《宇航学报》、AdvancesinAerospaceScienceandTechnology学术刊物和《太空探索》科普杂志,编辑、出版、发行科技书、刊、会议文集以及科技文献等,学术刊物的集群影响力逐年提升。AdvancesinAerospaceScienceandTechnology杂志吸纳了16个国家22位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编委,刊物已成为国际宇航大会的指定会刊。培养航天青年人才,推荐推选专家、学者深度参与国内国际宇航组织活动,打造中国航天人才培育高地。近年来,持续实施“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资助和培育青年航天科技学者;推选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推荐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推荐专家学者在国内国际学术组织任职、奖项评选等。近三年来,先后有5位中国专家获得IAF“名人堂奖”、“阿兰·艾米尔奖”、IAA“冯·卡门”奖等。

    未关注
  • 衡水市深州市科协

    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科协

    未关注
  • 毛集实验区科协

    未关注
  • 淮南市寿县科协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科协

    未关注
  • 安徽淮南市科协

    安徽省淮南市科协

    未关注
  • 中国科协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成立于1958年9月,是中国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推动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国家科教工作领导小组、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由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地方科学技术协会及基层组织组成;地方科学技术协会由同级学会和下一级科学技术协会及基层组织组成。 据2018年3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官网显示,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210个;地方科协总计3141个,其中省级科协32个,副省级、省会城市科协32个,地市级科协381个,县级科协2696个;乡镇科协(科普协会)3.1万多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9.4万多个、企业科协1.3万多个、街道科协近8400多个、高校科协550个。 [1] 2019年9月,经党中央批准,十九届中央第四轮巡视将对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织开展常规巡视

    未关注
  •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SESC),全国一级学会,独立社团法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成员。1979年由钱学森、宋健、关肇直、许国志等21名专家、学者共同倡议并筹备,1980年11月18日在北京正式成立。由自然科学领域的科学家钱学森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经济学家薛暮桥担任名誉理事长。 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关肇直,第二、三届理事长许国志,第四、五届理事长顾基发,第六、七届理事长陈光亚,第八、九届理事长汪寿阳,第十届理事长杨晓光。 现有专业委员会27个:军事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系统理论专业委员会、社会经济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专业委员会、农业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教育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信息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科技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过程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人-机-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林业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草业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系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医疗卫生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金融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船舶和海洋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能源资源系统工程分会、服务系统工程分会、物流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水利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和应急管理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港航经济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可持续运营与管理系统分会、系统可靠性工程专业委员会和智能制造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 工作委员会6个:学术工作委员会、国际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教育与普及工作委员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应用咨询工作委员会。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主营业务、品牌特色活动为: ---组织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开展学术交流,重要学术课题的探讨和研究,提高系统工程学科水平;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英文名称是The Chinese Congress 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缩写为CCSSSE。 ---1994年开始参加国际系统研究联合会(IFSR),为国际系统研究联合会团体会员。 ---学会作为第一主办单位的期刊有5种:《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工程学报》、《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学报(英文版)》、《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Information》(《系统科学与信息学报》)。---学会开展科学技术奖励活动,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科学技术奖下设的具体奖项有:“终身成就奖”、“理论奖”、“应用奖”和“青年科技奖”、“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SESC实行会员制,分为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 欢迎从事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及相关领域专业工作的人士和单位申请成为SESC会员。  通信地址:北京中关村东路55号思源楼,100190 电 话:(+86 10)82541431 E-Mail:sesc@iss.ac.cn   网 址:www.sesc.org.cn 学会微信公众号:sesc82541431

    未关注
  • 中国流行色协会

    原名为中国丝绸流行色协会,由侯忠澎等发起,于1982年在上海锦江饭店正式成立。20世纪80年代初丝绸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点行业,为促进出口创汇,原纺织工业部批准成立中国丝绸流行色协会,研究适合出口产品的色彩流行趋势、图案、花型、款式设计等。首届理事长是王明俊,首届理事会主要成员有侯忠澎、蔡作意、杨丹、陈城华、荣梅芳、王壮穆等同志。1983年加入国际流行色委员会。1985年更名为中国流行色协会。原业务主管单位是原纺织工业部,1987年10月加入中国科协。2001年秘书处由上海迁入北京。目前,中国流行色协会的服务领域已经从纺织品、服装扩展到服饰、家居装饰、工业产品、城市建筑和环境、涂料、汽车、IT、影视、色彩教育等多个相关行业领域。历届理事长为:王明俊、吴文英、王曾敬、杜钰洲、梁勇,目前为第九届理事会,会长朱莎

    未关注
  •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是中国科协团体会员,是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的发起单位和首任轮值主席单位。现有会员1.6万名,33个分支机构、12个工作委员会。学会宗旨是通过组织学术交流活动,科普教育和编辑出版刊物,促进生物物理学科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服务。 学会自2015年来先后多次承担创驱项目和“科创中国”项目,通过开展技术服务、智库咨询、人才培训、高端论坛、科技创新服务等,为京津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地区生物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0年学会组建了“体医融合健康服务联合科技服务团”,并积极与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北京医院、北大医院、北京海淀医院、北医三院及海淀体育局、海淀卫生局、海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联络沟通,将体医融合健康科技服务的成熟经验和成果,在来广营地区和北京中关村落地实施,建设体医融合科学运动指导中心,围绕地方特色进行体医资源融合对接,实现科学健身和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建成覆盖当地的全民健身大数据中心。 2021年,学会组建“体医融合健康产业科技服务团”,将继续服务北京中关村和来广营地区,联合地方政府相关机构、专业医学、体育、教育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地方金融投资机构和企业等,创建政产学研金服用联合组织,开展体医融合科学运动指导和健康促进活动,充分发挥全民科学运动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建立居民体质健康大数据中心,为全民基本实现人工智能个性化科学运动处方的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未关注
  • 中国水利学会

    中国水利学会(Chinese Hydraulic Engineering Society,缩写CHES)成立于1931年4月,前身是中国水利工程学会;1957年更名为中国水利学会。

    未关注
  • 中国免疫学会

    前身为国际免疫学联合会中国委员会,主席为顾方舟,1983年,代表中国申请加入国际免疫学联合会(IUIS)。1984年8月,在中国科协领导下组建了以中国医学科学院顾方舟教授为主席、由16位专家组成的“中国免疫学委员会”,参加了国际免疫联合会在瑞士召开的第22届理事会,成为其正式成员国。1986年9月,在谢少文、吴安然、顾方舟等教授倡议下成立了“中国免疫学会筹委会”,并向国家科委申报成立中国免疫学会,1988年10月获国家科委批准正式成立中国免疫学会。1989年12月1日,中国免疫学会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首届理事长为顾方舟。1990年加入中国科协。1992年,加入亚太地区免疫学会联盟。中国免疫学会

    未关注
  • 中国抗癌协会

    中国抗癌协会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肿瘤学科的国家一级学会。协会成立于1984年,秘书处设在天津,现有个人会员28万余人,在31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地方抗癌协会,在全国范围内组建了86个分支机构,105个团体会员单位。   自成立以来,协会积极开展肿瘤学科的临床与基础性研究,举办国内外肿瘤学术会议,创办多种形式的肿瘤学习培训班,积极推广新成果、新技术。自2000年举办中国肿瘤学大会(CCO),以综合、交叉、高端、前沿为特色,成为我国最高层次的肿瘤领域学术会议。每年组织编写发布《中国恶性肿瘤学科发展报告》、肿瘤诊疗规范指南、多学科学术专著,开展学术交流合作帮扶,组织实施“大手拉小手”全国继教培训,带动各地区学术水平的普遍提升,推动我国肿瘤诊治水平均衡发展。建设“中国抗癌协会系列期刊”,32种系列期刊中,24种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3种英文期刊被SCI收录,打造世界影响力肿瘤期刊矩阵。 中国抗癌协会不断扩大国际交流,提高国际影响力和学术地位。1997年成为国际抗癌联盟(UICC)的正式会员单位,2009年在天津 建立国际抗癌联盟中国联络处,并于2010年在我国首次承办由国际抗癌联盟(UICC)主办的世界抗癌大会。协会是亚太抗癌联盟(APFOCC)常务理事单位,2013年在天津承办第22届亚太抗癌大会。协会与美国、欧洲、亚太地区等国际肿瘤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秉承“请进来,走出去”的理念,持续开展一带一路国家间的肿瘤医学领域学术交流和技术培训。与国际抗癌联盟合作开展学术交流及人才培养项目,推荐优秀专家到国际组织任职,培养中青年国际化领军人才,显著提升我国肿瘤行业国际影响力。 每年组织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激励肿瘤领域的青年科技人才锐意创新,勇攀高峰。推动科普品牌建设,助力全民科学抗癌。自1995年发起创建“全国抗癌防治宣传周”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26届,成为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肿瘤科普品牌活动。在中国科协指导下,组建多学科的科学传播专家团队,每年组织CCO万人科普大会和全国肿瘤青年医师科普能力大赛,启动中国肿瘤防治健康科普工程,组织出版《癌症知多少》品牌科普丛书,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每年出版《逢生》患者故事、“抗癌情报局”、“肿瘤科普训练营”等品牌科普作品,助力公众建立科学抗癌理念,推动预防为主的癌症防控策略。 每年组织贫困地区癌症救助活动,帮扶基层提高肿瘤防治水平。加强党组织建设,打造中国抗癌协会党建特色活动品牌,以党建促会建,为协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2012-2017年,连续两次入选中国科协能力提升专项,2018-2020成功入选中国科协“世界一流学会建设项目”。

    未关注
  • 中国针灸学会

    由鲁之俊等发起,成立于1979年5月16日,当时作为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的二级专业学术组织,对外称为中国针灸学会。1985年3月5日经中国科协同意并报国家体改委批准为全国性一级学会,同时加入中国科协。同年12月,在武汉召开了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首届理事长为鲁之俊。学会会址设在北京,历届理事长为:鲁之俊、胡熙明、李维衡、刘保延,目前为第六届理事会。

    未关注
  • 中国营养学会

    1941 年在重庆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营养工作会议,被邀请出席会议的委员有吴宪、林可胜、陈朝玉等,全体到会人员一致赞成成立中国营养学会。当时成立了中国营养学会的筹备会,并推选郑集负责有关筹备工作。1945 年在重庆召开了第二次全国营养会议,此次会议正式宣布成立中国营养学会。会议选举万昕、郑集、汤佩松、王成发、沈同等为第一届理事会成员,由万昕担任第一届理事长,郑集兼书记,汤佩松兼会计。1950 年,学会并入中国生理学会,1956 年,中国生理科学会在北京组建,并成立生理、生化、药理、病理生理、生物物理和营养6 个专业委员会。1966 ~ 1977年,学会停止活动,1978 年10 月,恢复活动。1981 年5 月25 日营养学会作为中国生理科学会的二级学会在上海成立。1985 年3月由中国科协和国家体改委正式批准成立中国营养学会,并加入中国科协。学会会址设在北京,历届理事长为:万昕、郑集、沈治平、顾景范、陈孝曙、葛可佑、程义勇、杨月欣,目前为第九届理事会。

    未关注
  • 中华护理学会

    1909 年由美籍护士信宝珠(Cora E. Simpson)发起,同年8 月10 日由外籍在中国工作的欧美护士7 人、医生2 人在江西牯岭组织“中国护士会”筹备会,10 月31 日成立中国看护组织联合会,当时有会员13 人,全部为外籍护士,名誉会员5 人。1914 年6 月在上海召开了第一届全国护士代表大会,将中国看护组织联合会改名为中国护士会,并选举美籍护士盖仪贞(Nida Gage)为会长。此后8 届会长均为外籍护士。1928 年第9 届理事会选举中国护士武哲英任会长。1920 年1 月创办中国第一本护理专业刊物《护士季报》(中英文对照版)。1922 年被国际护士会第四届代表大会正式接纳为第十一名会员国。1923 年改称中华护士会。1936 年中华护理学会改称中华护士学会。1942 年又改称中国护士学会。1949 年脱离国际护士会。1950 年8 月26 日在北京召开了第17 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沈元晖当选理事长。会址经上海、汉口、南京、重庆等多处变迁,1951 年1 月,经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核准登记。1952 年,会址迁至北京。1954 年创办《护理杂志》(后改名《中华护理杂志》)。1958 年成为中国科协所属团体会员之一。1964 年更名为中华护理学会。学会会址设在北京,历届理事长为:盖仪贞、贝孟雅、宝维尔、包德温、顾仪华、施德芬、达师母

    未关注
  • 中国药学会

    中国药学会 中国药学会(英文名称:Chinese Pharmaceutical Association)成立于1907年,是我国近代成立最早的学术团体之一,是全国药学工作者自愿组成并依法登记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其宗旨是团结和组织广大会员和药学工作者,推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药学科学技术普及、繁荣与发展,促进药学人才成长与提高,促进药学科学技术与产业结合,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维护广大会员和药学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在民政部、中国科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领导下,学会结合自身特点,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实践创新、经验总结、效果督察,充分发挥学会理事会党委政治核心、思想引领和组织保障作用,有效发挥秘书处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力推动了学会事业健康发展、科学发展。 2017年5月,中国药学会第二十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学会二十四届名誉理事长为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桑国卫,理事长为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孙咸泽,监事长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现有普通会员12万余人,高级会员4281人,单位会员89家,13个工作委员会,37个专业委员会,主办25种学术期刊,2个经济实体。现为中国科协团体会员,国际药学联合会、亚洲药物化学联合会成员。学会业务主管单位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支撑单位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学会办事机构为秘书处,内设办公室(人事党务处)、会员服务部、学术部(继续教育部)、编辑出版部(科学普及部)、国际合作部(科技评价与团体标准部)、财务部。 学会主要任务是开展药学科学技术的国际、国内交流,编辑出版发行药学学术期刊、书籍,发展同世界各国及地区药学团体、药学工作者的友好交往与合作;举荐药学人才,表彰奖励在科学技术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会员和药学工作者;组织开展对会员和药学工作者的继续教育培训;开展药学以及相关学科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推广工作;反映会员和药学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维护会员和药学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和完善药学科学研究诚信监督机制;组织会员和药学工作者参与国家有关的科学论证以及科技与经济咨询;组织开展团体标准制定等相关工作;开展医药科研成果中介服务;组织医药产品展览、推荐及宣传活动;接受政府委托,承办与药学发展及药品监督管理等有关事项;承担会员和药学工作者服务相关工作;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 2010 年获民政部全国先进社会组织,2010 年、2016 年、2020年连续3届获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2011年获中国科协高层次人才库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11-2020年连续10年获中国科协全国学会科普工作优秀单位;2012-2014 年、2015-2017年获中国科协学会能力提升专项优秀科技社团二等奖;2014 年23届理事长桑国卫院士获国际药学联合会 (FIP) 药学科学终身成就奖;2015 年学会获民政部全国社会组织评估 5A 等级;2016 年学会科技开发中心获全国妇联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学会组织编写的《全民健康十万个为什么》201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 年获中国科协学会综合治理改革工程项目;2018-2020 年获中国科协世界一流学会建设项目二等资助;2020年获中国科协优秀抗疫学会,优秀扶贫学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药学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民政部、中国科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部署,广泛团结和动员广大会员和药学工作者,认真履行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面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瞄准建设世界一流学会远大目标,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未关注
  •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是我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中医药学术团体。中华中医药学会接受业务主管部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的业务指导与监督管理。学会办事机构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是全国中医药科学技术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及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预防、康复、保健、生产、经营等单位自愿结成并依法登记成立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法人社会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中医药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纽带,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是发展我国中医药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未关注
  •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CSRME)是全国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性群众团体,1985年依法经民政部注册登记。涉及的专业领域包括水利水电、地质矿业、铁道交通、国防工程、灾害控制、环境保护等。现实行双理事长制,冯夏庭教授、钱七虎院士为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长。学会下设6个工作委员会、11个专业委员会和9个分会,以及23个地方学会。截至2014年10月,个人会员总数为9259人,团体会员40个;国际团体会员15个。学会主办《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报》英文版、《岩石力学与工程动态》四种期刊,通过集群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学会始终把提升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放在重要位置,对精品学术会议做了顶层设计,在国际上形成系列的、多方位交流格局,如与欧美形成SinoRock国际岩石力学系列研讨会;与俄罗斯形成深部岩体动力学高层论坛;与亚洲各国组织各届岩石力学大会。在国内做好四项品牌会议,即两年一次的全国学术大会;系列化的专题会议;相邻学科的学术交叉会议;高端、前沿学术交流平台等,使学会成为国内该领域凝聚力最强、影响力最广的社会团体。学会积极拓展各种形式的国际学术交流和外事活动,以扩大学会的学术视野和国际影响力,继冯夏庭理事长担任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主席以来,我国学者相继担任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下设5个专业委员会主席职务,展现了中国作为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大国的风采,2013年,钱七虎院士还获得国际岩石力学领域ISRM会士的最高荣誉。在中国科协领导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不断成长和发展,近年来获得多项表彰和奖励,2011年获中国科协颁发的“全国科协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12年获得中国科协“学会能力提升专项奖二等奖”;2013年在民政部的“中国社会组织评估等级”评估中获AAAA等级。实施中国科协学会能力提升专项后,强化了学会自身能力建设,取得一系列创新点和新进展,在规范化管理、办事机构职业化建设、分支机构管理、坚持民主办会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学会将继续团结广大会员,改革发展、奋发向上,在服务科技创新的征程上迈上新的台阶。

    未关注
  •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是由从事自然资源及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工程技术、教育、管理等领域的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全国性学术社会团体,是发展我国自然资源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学会成立于1983年10月,30多年来已形成拥有6100名会员、22个分支机构的全国性科技社团。主办《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等5种学术期刊。学会自成立以来,出版了一系列有重大影响的资源科学专著,包括《中国资源科学大百科全书》、《资源科学》、《资源科学技术名词》等。三次组织《资源科学学科发展报告》的撰写,开展《中国资源科学学科史》项目研究,推动资源学科发展进步。学会重点培育精品学术品牌,建立了学术年会制度,学术品牌达到13个;开展决策咨询智库建设,提交建议报告多次被采纳;组织资源科学考察系列纪念活动;开展科技示范基地第三方评价工作;设立了资源领域科技奖励;学会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得到提升。2011年学会被民政部授予首批全国4A级学术类社会团体,2012年获“中国科协优秀科技社团三等奖”,2015年学会入选“中国科协学会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优秀科技社团建设项目”。学会将继续秉承建会30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努力创办一流学会,致力自然资源科学的创新与发展,为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未关注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于1978年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成立,是国内生态环境领域成立最早、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的科技社团。作为国家一级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环境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是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和科技创新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学会登记管理机关为民政部,主管部门为中国科协,业务上受生态环境部指导。    学会坚持为科学技术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在学术交流、科技评价、成果推广、科学传播、人才托举、教育与培训、决策咨询、会员服务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培育形成了年度科学技术年会、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青年科学家奖、两岸环保高层专家论坛、环境院所长论坛、中国环博会、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中国环境科学》杂志等一系列学术交流、科普传播和会员服务的知名品牌。同时,给生态环境部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生态环境部与科技部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生态环境部环境与健康素养监测、教育部环境工程教育认证、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及团队等国家级平台提供技术支撑和专业服务,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未关注
  • 中国生态学学会

    1979年由马世骏等人发起筹备,6月经中国科协批准成立,12月在昆明召开成立大会(会员267人),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马世骏任理事长。学会会址设在北京,历届理事长为:马世骏、孙儒泳、陈昌笃、王祖望、李文华、王如松、刘世荣,目前为第十届理事会。

    未关注
  • 中国心理学会

    中国心理学会(ChinesePsychologicalSociety,CPS)创建于1921年,是由中国心理学工作者组成的公益性、学术性社会团体,是我国现有的全国学会中最早成立的学术组织之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团体会员。宗旨是团结广大心理学工作者,开展学术活动,进行学术上的自由讨论,以促进我国心理科学的繁荣和发展,促进心理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推广,促进心理科学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个人会员是中国心理学会的主体,共发展会员约13000人。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会每届任期四年,自2009年12月第十届理事会起实行“三理事长”制,即由前任理事长、现任理事长、候任理事长共同主持学会工作。中国心理学会按心理学各分支学科设立了30个专业委员会,设有11个工作委员会,以及2个期刊编辑委员会。紧密团结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心理学会开展工作。学会主办“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迄今为止已经召开了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自2009年起每年召开一次,规模在1000-1500人,是国内心理学领域最大规模的学术交流平台。中国心理学会于1980年加入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IUPsyS),1984年加入国际应用心理学协会(IAAP)。

    未关注
  •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

    未关注
科技工作者之家

中科科界-副总

加好友

个人资料

真实姓名
科技工作者之家
性别
行业/方向
其他
我的身份
协会人员
就职单位
中科科界
职位
副总
个人签名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

更多话题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