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谨博文 静水流深 | 陈晔光院士的二十载育人路

2023-04-14 19:00:57

编者按:

陈晔光,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他从美国加州大学Riverside分校回国入职清华大学生物系,曾先后担任主管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副系主任、副院长,生物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等职务。任职期间,他牵头进行了四项重要改革:即率先改革博士生招生制度、主持开设了首门研究生道德伦理素养公共课——《生命职业伦理和科学道德规范》、改革博资考方法以及组织完成了生物学学科学位授予相关标准与学位认定程序的制定与审议工作,是生命学院研究生教育当之无愧的开拓者和改革者。

2022年,对学院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和整体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陈晔光获评第十二届“生命学院特殊贡献奖”。颁奖典礼上,陈晔光深情的表示“来清华工作,是我这一生做出的最正确的选择”。回顾过去在生命学院(原生物系)20年的育人岁月,这一路有拼搏、有探索、有收获,他把“独立”“创新”“知耻”的学术精神深深扎根在每一个学生心里,而这样的精神也值得我们传承和铭记。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陈晔光教授,“揭秘”他的“学生培养公式”,探究他热爱的育人事业背后,那些动人又难忘的故事。

AK__1842.JPG

陈晔光院士荣获“特殊贡献奖”颁奖时刻


独立自主,“极致”科研

努力投入、全面了解+独立设计=“极致”科研,这就是陈晔光老师的学生培养公式

在陈lab(陈晔光教授实验室),依赖他人产出、失去自驱力的人是痛苦的,这与陈晔光老师此番育人理念息息相关。

%E7%BC%81%E5%97%9A%E5%84%AA%E9%8D%A9%E7%91%B0%E5%90%87.jpg

“我总说获取学位的英文翻译应该是‘earn PHD’,什么是‘earn’?代表你应该去努力去奋斗赚取,而非由他人随意分配。”陈老师这样说。不仅如此,所有博士生在毕业答辩通过后,是否能获得“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的评语,这恰恰是衡量人才成长、成才最关键的一项。

在与陈老师的交流中,重复出现最多的字眼,就是“独立”。“独立”是他作为导师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希望所有博士生培养的品质。陈晔光老师经常会和学生们一条条分析为什么PCR会失败、为什么分子克隆没有条带。在陈老师心里,导师应该是一座能打通学生与各个实验室、技术的桥梁,但学生能否顺利通过这座桥,却取决于学生的主动性与独立性。

在陈老师看来,博士生独立性包括了很多方面:一是具备基本实验技巧,二是具有批判性思维,三是对前沿知识的把握,而后两点尤为重要。这三点又都能回归至一点,即拥有正确的学术判断能力。陈晔光老师以看文章为例给出情景设想:想象自己是这篇文章的作者,我是否能完成得更加出色?“如果我来做这个课题,也不会比他做得更好了,这才是优秀的科研工作。”

因时而变,候历维新

2004年至今,陈晔光老师先后担任了副系主任、副院长、生物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等职务,并牵头开展了研究生培养相关的多项重要改革。谈及改革的原因和出发点,陈晔光老师表示,这都与他所倡导的育人理念密不可分。

大约十年之前,生命学院研究生招生模式还是以实验室为单位的对口招生。随着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这种招生模式已无法适应学院发展的现实情况。“许多老师提建议,是否可以统一把关学生质量,也在择导时给同学们更多选择。”于是在吸收了许多国外高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申请-审核制度”和“轮转制度”初具雏形。

如今,若想步入清华园,成为一名生物学博士生,首先会经历暑期夏令营,接受由生命学院、医学院、药学院、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四方联合组织的统一考察。入学后,学生将进入近一年的轮转期,在三个不同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再经与导师的双向选择后最终确定导师。

02骞村湪鍘﹂棬.JPG2002年刚回国不久的陈晔光


对于博士生资格考试(简称“博资考”)改革,陈晔光老师也坚持培养博士生独立科研能力这一原则。生命学院对博资考有着独特的方式,即学生需要完成一份与自己课题领域完全无关的科研计划,相比起过去仅仅是针对专业知识的限时纸面考试,这种考核难度有了质的提升。“这个环节很关键”陈老师着重强调,“学生需要培养什么能力?寻找发现问题的能力、设计实验方法的能力、预判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在脱离熟知课题和他人帮助的考核模式下,这些能力得以更好地体现。

“当然,时代在不断变化,我们目前也面临一些问题,未来可以进一步优化。”目前,四方单位加起来有近200个实验室,面对如此繁多的选择,学生常常会有手足无措之感。“我也发现,一些学生在轮转之后仍感到迷茫:我应该选择什么方向?”针对这个问题,“我在想限定大方向的可行性,细胞、发育、结构、免疫……如果限定在某大方向内进行轮转,可能更加具有针对性。”

守住底线,知何“不为”

2011年,陈晔光老师主持开设了首门研究生道德伦理素养公共课——《生命职业伦理和科学道德规范》。全校每年选课人数超400人,深受学生好评。

对于伦理规范,陈晔光老师的态度是严肃的,他反复提到“规矩”和“规范”两个词——行业有行业的规则,科研也是一样,要时刻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在美国工作期间,陈晔光老师遇到过一位从中国大陆远渡重洋来到美国求学的学生,在一场开卷考试中,他答题时的非规范引用险些导致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但在许多老师眼中,这位同学是踏实、认真的,他汲取了这次教训,后续也完成了出色的工作。

WechatIMG1232.jpeg

“所以我觉得要让同学们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否则容易犯错误。”这个事件像是一个警示,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学术规范、伦理道德就是树立在科研路旁的两条警戒线,保证行路者走在正确道路上,避免一无所知地踩到红线。

“绝不能有意犯错。我常说我们做出的成果要经得起他人推敲,也就是他人能重复你的实验。虽然可能受到技术局限,我们对于实验现象的假设不一定对,但数据必须是可靠、可重复的。”

陈晔光老师对于学术规范的追求或许源于自身严谨的品格,这一点要数实验室成员的体会最为深刻。刘媛师姐曾在以往的采访中分享过自己与陈晔光老师之间的导学小故事,陈老师对于学生实验数据可重复性、实验设计严谨性都有极高的要求。在这种高标准、严要求下,实验室有多位学生获评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吴瑞奖学金等荣誉。

WechatIMG236.jpeg

“我一直在做自己热爱的事。”采访的最后,陈晔光老师笑言。

求学时,陈晔光老师怀揣50美元只身远赴海外,如今在办公室里,各类荣誉奖杯摆满了书架。一步步走来,他感触颇多。在他看来,只有喜欢自己的事业,才能燃起足够内驱力,支持自己一往无前。科研之路或许时有逆境,但如果努力,脚步就不会停滞。

全力以赴,做我所爱。“人生经过不后悔”是他对自己的诫勉,也是科研前辈对所有研究生们的箴言。

学风传承标识(1).jpg

撰稿:陈怡宁 

文案&编辑:王超男

视频拍摄:刘哲

统筹:谢莉萍 李鹏

本文受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学风传承行动”项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