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系列解读⑦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2024-02-29

  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才能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下称《方案》)提出要培育知识产权要素市场,构建良好服务生态,并从建设市场体系、推进金融支持、完善服务链条、畅通国际循环等角度作出了具体安排。

  提高配置效率

  如何让知识产权要素有序流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重要方面。《方案》提出,“高标准建设知识产权市场体系”“建立统一规范的知识产权交易制度”。

  “建立规范有序、充满活力、互联互通的知识产权运用网络和统一规范的交易制度,是《方案》的内在要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黄玉烨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立全国范围内互联互通、开放共享的知识产权市场,更有利于将知识产权资源配置放大到全国范围,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在转让、许可等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方面,各地近年来均有探索。海南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副总经理刘丽颖介绍,该所积极探索开展跨区域多边合作,与国内多家交易场所达成互联互通的合作共识,目前已经与中国技术交易所、上海技术交易所等实现产品互挂。“各类平台互联互通、开放共享对于高标准建设知识产权市场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促进知识产权交易和科技成果转化。”刘丽颖说。

  不仅要实现跨区域互通,更要实现各类型平台的纵向互联。“特别是在正在探索建立的数据要素市场中,更应体现出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之间的对接联动。”黄玉烨认为,数据这一新兴生产要素市场,应在建立之初加强数据登记平台与区块链存证平台、公证机构等的互联互通,引导市场内的数据产品安全合规地开展交易,也为交易平台数据产品准入审核增加一道安全保护屏障。

  黄玉烨表示,此次《方案》提出“健全知识产权评估体系,鼓励开发智能化评估工具”,以此为契机统一并健全评估标准、路径和方法,明确评估方责任归属,对客观公正地评估知识产权资产价值将带来正面影响,为解决评估难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

  提供“财”“力”支持

  不断为经营主体提供高质量服务资源,让经营主体在想转化时有财力、有能力进行转化,才能为专利转化的市场化资源配置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撑。

  在向经营主体提供多元化知识产权金融支持方面,对于《方案》提出的“探索创业投资等多元资本投入机制”“支持以‘科技成果+认股权’方式入股企业”,北京仁诚神经肿瘤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艺影深有感触。“这种方式通过将研究机构与企业进行科研与资金的‘捆绑’,能够达到双方齐头并进的效果,能有效发挥激励创新、促进专利质量提升、增强产学研合作等作用。”李艺影说。该公司是以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的专利作价入股的方式组建,现正在积极推进“肿瘤分子病理伴随诊断检测技术”等诊断试剂专利转化,用于诊断试剂产品开发。基于公司管理实践,李艺影表示,在推进专利作价入股工作中,应建立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确保专利入股过程的公平、透明。

  在为经营主体提供完善的专利转化运用服务方面,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高永懿认为,《方案》中提到的“树立以促进专利产业化为导向的服务理念”是知识产权服务业促进专利转化的关键,也是行业发展的方向。“近年来,我们鼓励代理机构、代理师带着专利产业化的思路深度参与到专利申请全流程。特别是在技术交底书的撰写中,就要融入专利布局、专利转化的思想。”高永懿表示,应让专利转化从源头融入创新过程。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应主动作为,在专利文件质量上形成行业标准,为专利转化打好源头基础。此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还应不断拓宽服务范围,在专利转化运用以及专利战略制定、专利挖掘、专利信息整理等方面为经营主体提供更多服务类型,在更好支撑专利转化运用的同时,也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新的赛道。

  正如《方案》提出的“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和转化动力,切实将专利制度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的强大动能,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相信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将在优化知识产权要素资源配置方面释放巨大效能,加快培育知识产权要素有序流动的良好生态。(本报记者 杨柳)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