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宇航学会发动航天力量抗击疫情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3-19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宇航学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国科协党组的决策部署,学会理事会迅速部署落实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并发出《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凝聚战胜疫情的航天力量——致广大会员和全国航天科技工作者的倡议书》,全国航天各界相应号召,充分发挥航天技术优势,积极为湖北疫区提供医疗支持、救灾及生活物资,同心抗疫。

一、学会理事长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先后下发多份文件和通知,要求各所属单位密切跟踪新型冠肺炎疫情发展情况,认真做好防控工作;第一时间通过国务院国资委专用账户,向湖北省等疫情防控前线捐赠2500万元。

支援一线医院建设

从1月28日开始,集团公司九院航天电工集团所属湖北航天电缆有限公司、航天瑞奇电缆有限公司和武汉电缆有限公司,接连收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工程部的7次紧急任务。几家单位紧急协调,把数十吨电缆电线按时运到施工现场,供应两家医院用于功能性区域建设的优质电线,包括急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隔离病房、检验室等医疗设备用电线路。

参与疫情救治

集团公司一院下属北京航天总医院组建20人应急团队支援北京市、区各定点医疗机构。集团公司四院陕西航天医院派出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重症医学科主任参与西安市灞桥区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医院专门制定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预案、医疗救治工作方案以及疑似病例处置流程,1月23日,启动预检分诊、发热门诊24值班制,并建立批量疑似病例隔离留观病区。

保障防控物资装备

1月30日,集团公司七院航天天盛实业有限公司下属控股公司四川航天铭航物流有限公司接到武汉市江汉区红十字会请求,紧急从成都运送20吨75%医用酒精前往武汉市,在最短时间内将物资交付给武汉市江汉区红十字会。

集团公司五院航天智慧公司为满足扬州市江都区防疫工作需求,以江都区网格化基层社会治理平台为基础,研发重点关注人员管控和异常情况处置功能模块,辅助江都区政府全面排查所有曾在湖北省工作、学习的返乡人员,形成重点关注人员数据库。

集团公司五院中国卫星所属航宇卫星科技公司为汕头市定点医院开通新冠肺炎线上免费问诊平台,开通新冠肺炎远程医学影像诊断绿色通道,为医院疫情防控后勤动力系统提供保障支持。

二、学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工集团)迅速成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领导小组,实施疫情监测日报制度、返回单位驻地人员居家隔离、限制人员流动、组建医疗预备队、筹集应急物资关心慰问职工、做好职工思想工作等系列举措。科工集团通过国务院国资委专用账户向湖北疫情防控一线捐赠现金2500万元,并划拨党费专项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有序指挥 步步推进

推动全系统充分运用自主搭建的云雀、航天云信等信息化方式线上办公,推进“防疫不停工”。同时,科工集团党组科学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按照合理、适度、管用原则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健全和落实工作场所人员防护制度,有序依规做好员工返岗,帮助员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科工集团所属驻鄂企业积极参与当地疫情防控工作,与地方党委和政府对接对口援助事宜。位于疫情中心区域的航天三江党委建立“小区长—楼栋长—单元长”三级指挥协调体系,包括45名小区长、245名楼栋长和553名单元长,分别在武汉、孝感9个职工住宅小区正式“上任”。航天三江党委班子成员按分工负责指导小区疫情防控工作,维护小区职工及家属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发挥专长 科技抗“疫”

航天系统公司所属江苏航天大为公司研发生产并交付用户单位的疫情防控盘查系统、公安卡口盘查系统,成功利用信息化手段助力公安部门进行人员身份核查登记;截至2月10日,航天长峰已向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武汉市第六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等数十家一线医院紧急发送各类呼吸机200余台;三院8358所正全力生产智能红外人体测温应急装备,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将更多测温装备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三院303所首批试制的9台防疫用面源黑体交付多家测温仪生产厂商试用,并继续扩大产能,确保将更多产品送到防疫一线。

航天江南苏州江南公司作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移动医院”装备的主要研制生产单位,迅速调集9台套“移动医院”装备和7人组成的服务保障队伍驰援武汉。

三、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一院)组建由院长、党委书记为总指挥的防疫防控指挥部,建立院属22个单位和院本级22个部门主要负责人的两个防控微信群,及时传达党中央指示精神,确保信息准确,高效部署。

针对试验队、试验场工作特点,组织有关负责人专题研讨部署各试验场防疫防控工作并建立防控小组,结合地方和试验场防疫工作要求,严格落实防控措施;2月6-7日,一院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响应京津防疫需求,抽调精干技术人员组成“防控疫情计量检测小组”驰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天津地铁和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现场计量校准新装备的红外影像测量仪;一院15所辽宁航天凌河汽车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防疫消毒车义务支援辽宁地区开展城乡疫情防控。

四、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以下简称二院)党委迅速成立预防和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动员,深入一线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现场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确保职工生命健康安全。为支持武汉市和荆州市疫情防控工作,二院党委积极捐赠疫情防控资金300万元。

加班生产助战“疫”

二院航天长峰的ELISA呼吸机、812A急救呼吸机、TNI系列经鼻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等医用设备,被使用在武汉协和医院等一线抗疫医院,为救治患者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湖北省肿瘤医院和武汉黄陂区人民医院成功部署数字化手术室,开展远程医疗、医疗可视化的数字化信息沟通和交流。二院23所下属航天新气象公司的两台便携式六要素自动气象站,24小时不间断地为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实时提供气象数据服务,为气象部门进行疫情集中救治提供服务保障。

舆论引导助防疫

二院在官微及时、主动发布信息,组织二院微信矩阵联动推文,及时传达党中央决策部署、集团公司党组和二院党委防控疫情工作要求,发布院党委和各级党组织联防联控的工作举措及成效、干部职工冲锋一线完成任务的先进事迹,以及权威机构的疫情科普知识等。

二院组织“坚定信念、担当作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网上专题培训班,通过“航天云课堂”,开展包括组织运作力、团队管理等11个方面的各类职业能力提升专题学习课程;图书馆向知网申请免费开通了航天知识服务平台;208所、航天长峰等单位还开展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线上竞答”活动,促进职工掌握科学防疫知识。

五、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五院)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快速成立了121支党员突击队,积极主动履职,有效发挥作用。

严守防控要求 保证发射任务

针对春节前后几支发射场试验队在两个发射基地并行开展工作的情况,五院积极与地方政府、各发射基地和飞控中心协调,明确人员疫情防控要求,为各试验队统筹配备了防护物资。各试验队制定了疫情防控方案,严格管控进出场人员,定期开展健康情况监测,全力保障发射任务按计划实施。

2月20日5时07分,五院新技术试验卫星F星搭乘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并进入预定轨道,卫星太阳翼顺利展开,卫星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推动智慧医疗 守护百姓健康

1月24日,汕头确诊首例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五院下属的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所属航宇卫星科技公司作为汕头本地的智慧医疗企业,企业第一党支部所在的智慧医疗事业部为主攻团队深入疫情一线,仅用2天的时间完成新冠肺炎线上问诊平台的开发和测试工作,免费面向汕头市民提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天候在线咨询服务;协助汕头市定点医院开通新冠肺炎远程医学影像诊断绿色通道、保障定点医院疫情防控后勤动力系统。

六、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以下简称三院)党委多次通过视频会议,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做出全面部署,向全院发出动员令。三院通过集团公司统一向国资委专用账户捐赠450万元。在院党委的带领下,争分夺秒复工复产。

作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军工央企,从春节至复工前,三院召开专题党委会、领导小组会等16次专题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发布十多份文件,发布公共区域管理、人员管理、车辆管理等6方面70条复工措施。同时,三院开展24小时全天候网络舆情监测,65个公众号10万粉丝形成的新媒体矩阵同步发声,营造全院战“疫”的浓厚氛围。

疫情防控期间,三院要求全体人员理论学习不停步、在家不离线、停工不停学,两级党委中心组运用航天云信等工具,建立云课堂,在线学习研讨,及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讲话、集团公司党组关于疫情防控系列要求和文件精神。

七、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八院)党委多次就科学做好疫情防控、有序推进科研生产进行研究部署,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夺取科研生产新胜利”主题实践活动。

八院明确防疫措施,要求各级党组织全面排查摸清全体从业人员自2020年1月20日以来出行、活动和健康状况,实行零报告制度,人员分类管控,落实“3个14天”隔离措施;同时,对办公楼宇、科研场所、食堂等公共区域进行消毒,保证工作环境卫生安全。

八院对试验队疫情防控和预案制定做出部署,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试验队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工作的通知》,要求每个试验队制定应对疫情突发情况处置预案和程序,围绕就餐、住宿、消毒、车辆、日常健康等逐一明确具体举措,并实行日报制度,做到所有人员状况清楚、安排合理,确保每一位试验队员的身体健康。

为完成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和新技术试验卫星成功发射,试验队员们通过优化流程、细化计划节点、强化风险识别、科学配置资源等,在疫情期间保证了任务不缺岗、防疫不缺位,用成功来抗击疫情,用成功来报效祖国。

来源:中国宇航学会


中国宇航学会 行业建议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