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汤山”的故事】“礼物”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3-24

来源:北京天坛医院

1.jpg

小小的传递窗,成为旅客和医护人员们交流的窗口

在小汤山定点医院,随着一批批旅客到来、离开,旅客与医护人员之间发生了很多故事,北京天坛医院医疗队的医护人员们为我们讲述了一些特殊的“礼物”的故事。

在1-4病区,护士长刘晓楠给不值班的护士们布置了一项“课外作业”:用彩色的打印纸折千纸鹤,并在每一只千纸鹤上写下“欢迎回家”的字样。

“每一位入住我们病区的旅客,都会收到一只这样的千纸鹤,虽然很简单,但是我们希望它能让旅客们心情放松,感受到‘家’的温暖。”刘晓楠说。

2.jpg

虽然只是一只小小的纸鹤,但医护人员们希望,旅客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欢迎回家”,简简单单四个字,写在每一只千纸鹤上,写在每一位医护人员的防护服上,更写在每一位医护人员的一举一动。“旅客们一路舟车劳顿,我们要求护士们,在接旅客回病区的路上,尽量多跟旅客交流、多询问旅客的身体感受。”3-4病区护士长单静说,一些旅客到医院时已经是晚上,气温比较低,护士们会提前就打开病房的空调,让旅客们回到病房就能感受到温暖。

“我们做的这些事都很小,甚至是微不足道。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一言一行,让这些旅客实实在在感受到,虽然还有疫情,虽然还要面对隔离,但是他们是在‘家’里。”单静说。

“亲爱的医务人员,万分感谢!对你们的专业、热心和奉献精神表示致敬!Sincerely!”20日晚上,2-6病区值班护士赵玉发现,在一间病房的传递窗内,夹着一封中文、英文加漫画组成的信,旁边还放着一些红酒和巧克力。

3.jpg

4.jpg

您的心意,我们收到了。


病房里的旅客姓徐,是一个29岁的中国籍女孩,3月18日从荷兰抵京,来到小汤山医院,20日可以出院。“回到祖国,我被坚守在一线的每一位中国人感动,在这里的几天,医护人员的专业、热情和贴心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在写信的时候一直热泪盈眶。”小徐说,由于在国外生活时间比较长,她担心文字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心情,还把几天来医护人员给她留下印象最深的几句话画成了漫画。

“我们在这里已经培训了5天了,就等为您服务。”“好的,我帮您联系一下。”“已经在帮您安排了,请您耐心等待。”“好的,请稍等。”

“红酒和巧克力我们不能收,但这封信我们一定好好珍藏。”医护人员们说。

5.jpg

这句话,我们看懂了。

“xiexie ! you guys ARE THE REAL HEROES”(原文如此)2-6病区37床的传递窗上,贴上了这样一封信。小小的传递窗,不仅仅是医护人员们为旅客传递物品,更成为旅客们向医护人员表达感情的窗口。

对于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一起生活在小汤山医院隔离病房这个特殊的地点的人们来说,相互理解、关爱是他们相互赠与的最真诚的礼物。

6.jpg

欢迎回家!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我的“小汤山”日记

1-4病区 于苗苗 

3月16日

刚到。天气很好,很蓝很蓝。

彩色的房子,猜想它应该很特别。果然,原来是病区!刚刚结束一天,很充实的一天,学了一个新词“开荒”。

看到了6点钟的星星。

3月17日

 “开荒”第二天。

车水马龙的城市,街上往来行色匆忙戴口罩的人群,在通往医院的车上穿红衣服的我们同样口罩遮面,一幕幕已然宣告着这特别的春日。

3月18日

“开荒”第三天。

“静待花开”这四个字是当下人们最真实的心情写照。我也是。

今日特别的是,上午取物资时需要去9区。我刷了门禁卡,一进门,氛围已然不同,两个人防护服穿戴整齐,等在一旁,没有人说话,面上的表情看不真切,只露出一双认真的眼睛,让人一看也瞬间跟着凝重起来……

护士站领取物品,听到护士长在与红区责任班对讲,各种注意事项️嘱咐……

哪有人容易,不过是坚持坚持再坚持。

我们会认真,我们会加油,我们静待花开。

3月19日

渐渐步入正轨,九华的清晨一日比一日明亮,我的心情也日复一日平静,上下班路上不再忐忑,我为自己加个油,为陌生又同时战斗的小伙伴加个油。

晚上7点钟左右接到通知,需要备班人员做好应急工作,护士长、我、乐妍姐留下,大约半小时后紧急通知️准备开诊,刚上车的3人下车返回病区,各自告诉小伙伴今天加班,不回酒店了——当时瞬间就觉得大家一下子进入备战状态,默契值更是直达峰顶,各司其职又相互帮忙,检查检查再检查……

一切物品全部准备成备战状态

呼叫加班人员,都是今天下午刚到的“战友们”,夜里10点紧急开会……

3月20日

忙活到凌晨1点钟,护士长说让我明天第一个进隔离区,现在必须先去睡觉。于是我就开始了翻来覆去的3个多小时“睡眠”。

在睡梦中惊醒。4点45起床,去卫生间,穿防护服,护目镜抽绳有点松,怕出问题,系死扣;鼻梁漏,放棉球、粘胶布。

衣服上面一定写名字,不然分不出谁是谁。

进入红区,中午1点出来的。

第一次进入红区,有好多故事,我想记下来,在心里。

我很骄傲我是一名护士。

3月21日

上班的路上,我看到路边小园子里的杏花开了,突然想起小时候和小伙伴春天折杏花带回家,插进瓶子里,没几天花就谢了,知道了原来粉粉的小花折下来就枯萎了,不会长出小杏子的,后来再也没折过……

时间转瞬而过,我们都长大了,偶然看到的信息,知道小伙伴们都在各个地方参加“战役”,感觉很奇妙,像是大家都在从不同方向奔着一个目的地奔跑‍。

我相信我们最后必然会会合!

13.jpg

14.jpg

她是“大力水手”,我是“奥特曼”——进入隔离区前,我们用这样的方式给自己鼓劲。也请所有旅客放心,我们会像这些“超级英雄”一样,拼尽全力保护你们。


疫情 小汤山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