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征镒院士的夙愿:建立中国植物的“人口簿”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3-31

2004年,《中国植物志》第一卷问世,随后《中国植物志》80卷126分册全部出版。《中国植物志》全书5000多万字,是一部总结中国维管束植物系统分类的巨著,是目前世界各国出版的植物志中,卷册最多、体量最大的一部。

《中国植物志》

 路漫漫其修远兮

说到《中国植物志》,得从研究中国植物的现代学者钟观光先生(1868-1940)说起。钟观光,浙江宁波人,字宪鬯(chàng)。自1905年起,他走上了“绿色之路”,开始关注中国的植物。

 

1911年,钟先生出任教育部参事。那时北京大学生物系尚未成立,他把主要精力放在考察各地植物上,在北京周边的大山中,调查采集植物。

 

1908年,他立下“欲行万里路,欲登千重山。采集有志,尽善完成”的誓言,在此后的岁月里,他的足迹遍布全国 11个省区,北尽幽燕,南至滇黔,采集腊叶植物标本16000多种,共15万多份,建立了北京大学标本室,成果丰硕。

 

钟先生改变了中国植物采集由外国人主导的局面,开启了中国人自己采集调查、自己鉴定植物的先河。钟先生是国人采集植物的先驱,为纪念钟先生,在发现的新属中,有了以他(钟观光)的名字命名的木兰科观光木属(Tsoon giodendron)和马鞭草科钟木属(Tsoongia)。

1934年,胡先骕(1894-1968)在中国植物学会第二届会议上说:“现在国内植物分类学者渐众,理应编纂《中国植物志》。凡编纂各科植物专志者,应同时编纂《中国植物志》。”

《中国植物志》的编纂与中国植物学家在自己国土上采集植物的历史相伴而生、同伴而行。

 

1956年,中国科学院在《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中正式将《中国植物志》列入规划项目。1959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中国植物志》编委会,把编纂志稿正式列入日程。

 

此时,离钟观光开始采集植物已过去54年,距胡先骕提出编纂《中国植物志》已有25年了。

吴征镒担起编志大任

1959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中国植物志》编委会,钱崇澍、陈焕镛任主编,秦仁昌任秘书长。那时43岁的吴征镒任编委。此后,林镕、俞德浚先后任主编。

 

1975年,吴征镒(右二)在西藏希夏邦马峰考察时合影

1973年,吴征镒任副主编。1987年,在俞德浚主编辞世后,吴征镒接任主编。此时,吴征镒的太老师辈和老师辈为编纂《中国植物志》已铺垫下良好的基础。

吴征镒连任主编17年,期间完成《中国植物志》约2/3卷册的编纂出版工作。

2004年,随着《中国植物志》第一卷的问世,《中国植物志》80卷126分册全部出版。

 

吴征镒既是四代编志植物学家的一员,又是目睹四代同堂而唯一在世元老。


____

《中国植物志》的编纂者共有四代。第一代以胡先骕、陈焕镛、秦仁昌等为代表,出生于1900年以前;第二代以林镕、俞德浚、吴征镒、裴鉴为代表,出生于1900-1920年间;第三代以陈心启、李锡文、戴伦凯、汤彦承为代表,出生于1920-1940年间;第四代以李德铢、傅德志、包伯坚、张宪春为代表,出生于1950年以后。

《中国植物志》全部出版时,第一代编纂者已故世,第二代编纂者仅有吴征镒健在,故而吴老是四代编纂者中唯一健在的二代编纂者代表。

吴征镒自1959年参加编委工作,到2004年《中国植物志》全部出版,他是这一切的见证者。

《中国植物志》全书5000多万字,记载中国维管束植物301科、3408属、31142种,包括近9000幅图版,是一部总结中国维管束植物系统分类的巨著,在目前世界各国出版的植物志中,这是卷册最多、体量最大的一部,是全国植物学工作者大协作的丰硕成果。

 

在2004年10月举行的《中国植物志》编研出版新闻发布会上,吴征镒说:“我要为它热烈欢呼:中国植物学界终于站起来了,走完了踏踏实实的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总算完成了植物方面的基本资料,它是我所记得的科学院的三大任务之一。”

像唐僧取经一样,《中国植物志》的编写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其中最大的难处有四方面:

1. 40多年的编写过程中,大家统一了思想认识,整齐了步调。在不断改进下,完成3万多种植物的描写,让使用者方便,各级分类单位都有检索表,但可惜科级没有。在诸多的不统一中,取得大体的统一。

2. 400多年来,300多位各式各样的采集者,采取了中国各地的标准样品(模式标本),并收藏在几乎各大国的标本室里,而我们自己却从近90年前才有收藏。没有办法,我们主要靠模式照片和原样产地的标本来解决问题。

3. 要从500年以来的浩如烟海的多种文字的文献中考证这些植物的合格和合法的科学名称,犹如“顶着石臼做戏——吃力不讨好”。

4. 解放后,不知有多少采集人,行程上千万里,去“访贫问苦”,寻找这些植物,流汗甚至流血。因为植物在它原产地要人去找,越是深山穷谷,越是大川名川,越要去。

这是所有参写植物志的工作人员面临的难题。

 

吴征镒

 

吴征镒以自己的经验,说出三点由衷的体会:

其一,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其二,书山有径勤为路,学海无涯苦作舟;

其三,作为终见《中国植物志》集成的老人,亲历45年的艰辛历程,深感如今功德圆满的欣慰,《中国植物志》传赠世间,莫大幸矣。

1990年6月在兰州兴隆山朝元观,吴征镒(中)在辽东栎林中作记录

 回答父亲的世纪之问

1933年,吴征镒报考清华大学生物系,立志学习植物学。他的父亲问他:“你学植物有什么用?”

当时吴征镒回答不上来。吴征镒只是觉得自己对植物有很大兴趣,一心想学植物,未能回答父亲的提问。

 

父亲故世,吴征镒再没有可能与父亲对话,但一直把父亲的问话记在心里。直到2008年,吴征镒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扬州电视台记者采访吴征镒时,吴征镒说:“我父亲曾经问过我,你学植物有什么用?那个时候我答不出来,现在我可以回答了。”

2008年1月8日,吴征镒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事隔整整75年,吴征镒用穷其一生研究植物科学的成就回答了父亲的问题。

 

吴征镒一生的科研学术成就当然也包括他任主编17年领导完成的《中国植物志》。有了这部中国植物的“人口薄”,在开发利用植物资源时有了一个依据。可以从植物志里找到植物的名称、了解植物到底长什么样(即形态特征)、产在哪里,甚至找到其亲戚(近缘种或近似种)关系。所以《中国植物志》是开发利用植物资源宝库的基本科学资料。

 

对于从事森林、土壤、植被和自然生态的工作人员来说,《中国植物志》也是一部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森林树种的植物名称、不同土壤类型上生长着什么植物、属于何种植被类型、自然生态环境中有哪些植物组成,都可以从《中国植物志》里找到有关物种的答案。

 

国民经济里的农业、林业、畜牧业,甚至轻工业、制药业等都需要了解植物物种的信息,因为不少植物是轻工业和植物药业的原料,《中国植物志》都能提供有关植物和资源的信息。

 

随着信息科学、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启动iFlora(智能化植物志),为更便利、快速和可靠地利用植物志信息资源提供了可能性。

 

吴征镒

(1916.6-2013.6)

植物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_

作者简介:

吕春朝,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曾任吴征镒院士办公室主任,《中华大典·生物学典》副主编兼《植物分典》常务副主编,现任吴征镒科学基金会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