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土地科技协同创新大格局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7-07-10

承担完成科研项目68项,目前在研项目10项,项目累计总经费达5.1亿元,28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省、部级奖励,在全国建立了6个科研基地和一个实验室分中心,实现土地领域科技创新众多“零”突破……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作为部土地领域第一个挂牌运行的重点实验室,开放运行十多年来,在土地科技创新方面的引领地位和作用引人瞩目。

“十三五”期间,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将如何瞄准科技创新精准发力?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院长、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高延利,日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重点实验室未来五年将矢志抓好五件大事。

聚焦土地科技创新四领域 打造品牌成果

高延利表示,按照《国土资源“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总体部署,“十三五”期间,实验室将围绕土地资源综合监测、土地利用变化及效应、国土空间优化理论与技术和土地利用优化管理与决策支持4个研究领域,紧密结合重大工程实施,不断拓展项目来源,打造一流平台,形成品牌性、实用性研究成果,为土地管理提供支撑。

在土地资源综合监测方面,要面向土地资源数量、质量和生态管控的实践需求,依托科研基地网络,突破集遥感、地面观测、社会经济调查、互联网、物联网和移动终端等多元手段一体的立体监测技术,开展从全国到地块多尺度土地资源综合监测,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构建科学合理生态安全格局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和技术支撑。

在土地利用变化及效应研究方面,结合规划院“大数据、大分析”工作,开展多尺度土地利用变化及效应研究,掌握我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趋势和变化规律,明确我国典型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和机理,为土地整治、土地规划等管理决策提供支撑。

    在国土空间优化理论与技术研究方面,致力于完善国土空间系统认知理论与技术,明确国土空间规划的层次、从属关系和分级管理体系;研发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技术,实现“三生”空间识别、控制与协调,强化战略支撑区带的优化开发;构建自然生态空间识别、划定、变化监测技术体系;加强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基础理论研究,健全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方法,发展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体系,开拓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加强空间数据挖掘,建设国土空间大数据。

    在土地利用优化管理与决策支持方面,研发、集成土地资源综合监测、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效应模型、空间变化预警与情景模拟、土地利用优化决策辅助支持等模型、参数和信息系统,为土地管理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推进全国土地科研基地网络建设夯实创新发展基础

    结合国际土地科技前沿领域和国家战略导向任务需求,凝聚整合规划院系统科技力量,逐步构建覆盖全国的科研基地网络,夯实土地科技创新基础,构建土地科技协同创新的新局面。 高延利表示,围绕这一前景目标,重点实验室已明确了四项任务清单:

    一是做好科研基地网络顶层设计。按照“全面科学布局、分期分批建设”的思路,实验室将逐步构建起多层级、全覆盖的土地资源综合观测基地网络。预计用3-5年时间,面向国际科学前沿,基于科学布点方法,在全国重点区域建设一批区域研究中心、选择典型县(市)建设一批科研基地。高延利希望,实验室能够依托科研基地网络,进一步夯实土地科技创新基础,凝聚各方土地科技力量,共同推进创新发展。

    二是细化科研基地建设标准。及时修订《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科研基地建设规定(试行)》,补充完善观测指标、技术方法、数据库建设、管理机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制订科研基地考核办法,择期开展科研基地建设考核。

    三是实现科研基地数据的互通互联。在巩固现有科研基地建设成果和适度新增一批科研基地的基础上,突破基于互联网的数据集成与管护关键技术,实现观测数据的快速化、集成化、智能化与自动化处理,运用新技术,逐步积累形成土地资源综合要素的第一手观测数据,为规划院“大数据”平台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完善科研基地的组织模式和共建机制。将以全国土地规划院系统各单位为节点,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形成部、省、市县多级联动的基地共建模式,使科研基地成为科技创新的示范区、样板地,青年人才成长锻炼和业务交流的平台。

构建土地领域科技创新联盟 架构“新格局”

    高延利表示,发起构建土地领域科技创新联盟,是实验室“十三五”期间的重要预期目标,他们将在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指导下,以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各研究中心(分中心)、科研基地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在数据积累和科研基地网络布局上的优势,广泛联合国际相关组织,国内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事业单位等土地科技创新力量,共同发起土地领域科技创新联盟。

    联盟的架构,将依托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及全国规划院系统,与各联盟成员单位形成优势互补、相互支撑的科技创新格局。前者为成员单位在支撑行业专家、共享土地数据、共建科研基地、创造实验示范条件、申报科技项目、教授实务性课程、联合培养研究生等方面提供支持;后者为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及全国规划院系统在高端人才引领、前沿科技攻关、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支持。

“五着力”提升实验室土地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绝非一日之功,高延利表示实验室将从五方面入手力促能力提升:

——完善规章制度,推进实验室制度化运行。

加强实验室日常运行管理、科研项目管理;加强科研成果激励、开放平台建设、学术交流等相关规章制度建设,实现制度化、规范化运行。建立实验室重点领域首席科学家制度,培育和形成优势团队,为规划院“四大平台”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指导作用。

建立学术委员会定期交流制度;与学术委员的联系制度;重大事项会商制度。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实验室发展战略、培养和推出高端人才、重大研究方向、重大项目选题、项目咨询、科研成果质量评定等中的重要指导作用。

——强化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实现实验室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有效结合,内设岗位与开放性岗位有效补充。充分发挥实验室在高水平科研人才培养中的平台作用,通过实习生、博士后、院内轮岗、全国规划院系统内人才双向培养等方式,为各层次科技人才拓展成长渠道。

——努力冲击国家级土地科技创新平台。

进一步落实国土资源部“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有关精神,努力依托规划院优势力量,结合科研基地网络和土地科技创新联盟,在“土地综合监测与利用”领域,利用35年时间,争取开展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的申报。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依托规划院丰富的国际合作资源,选择适当领域和主题,与IIASA、加拿大女皇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FAO、亚行等高端国际研究机构、国际组织、国外一流大学开展实质性合作。发挥好平台优势,加强学术交流、培训、推出人才。

夯实土地科技创新四大保障机制

    如何完善土地科技创新保障机制?高延利强调要夯实四个机制:

——形成工程与科研互动机制。“十三五”期间,将加强成果的集成、总结、凝练和产出,形成整装成果,支撑工程实施和重大决策。同时,紧密结合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工程,“以工程带科技”、“以科技促工程”,通过工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带动土地科技进步;通过土地科技进步,进一步促进工程更好实施。

——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面向国土资源管理的实践需求,强化科研成果应用,立足4个研究领域,形成土地资源综合监测、科研基地建设、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平台建设等相关技术标准。及时总结凝练科研成果,通过著作、报奖、论文等方式加快成果转化,提升科技影响力。

——创新科研激励机制。完善绩效津贴、成果奖励办法;完善项目人员聘用制度,创新财务助理、项目助理机制;推荐优秀科研人员担当高校、科研机构客座教授、研究员。

——强化学术交流机制。加强院有关部门、地方规划院系统、国土资源部土地领域实验室、科研观测基地之间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形成学术交流平台与常态化学术交流机制,营造广泛交流的良好学术氛围。

国土资源报社记者 张晏)

来源:中国土地学会

原文链接:http://www.zgtdxh.org.cn/xwdt/201707/t20170710_1524822.ht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