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洞庭湖重现儿时的模样——何大明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7-02-15

【与豚结缘,弃渔从“戎”】

(与豚结缘 传为佳话)

何大明祖辈三代都是洞庭湖上的渔民。他从8岁起便跟随父亲在洞庭湖捕鱼,亲眼见证了洞庭湖40多年的沧桑变化。

2003年,何大明救助了一对江豚母子。当时,一只小江豚被网子缠住了,一只母江豚在网外不时地将小江豚顶出水面呼吸,即使何大明靠近也不离不弃。何大明被江豚的母爱感动了,把网子剪开将小江豚解救出来。令何大明感到意外的是,此后每当自己的渔船外出捕鱼时,就会有一对江豚远远地游过来,跟随在自己的船旁。江豚是捕鱼能手,何大明每每根据江豚的行为下网,总能捕到很多鱼,他也总将捕到的一部分分给这对江豚。“江豚有情,渔家有义”的故事一时间在洞庭湖传为佳话。江豚在何大明心中从此留下深深的牵挂,他开始观察记录洞庭湖江豚的一举一动,渐渐地成为了洞庭湖上的“江豚通”。 

(最漫长的告别——2016年12月10日摄)

2006年,洞庭湖遭受前所未遇的大旱,湖区水位骤降,渔民们捕不到一条鱼,甚至有的水域渔民们连水都喝不上了。洞庭湖生态环境在恶化,江豚数量减少的事实让他开始反思渔民们作业的方式,这一刻骨铭心的经历彻底唤起他对洞庭湖保护的决心。“没有了洞庭湖,渔民们靠什么生存?保护洞庭湖,就要先从渔民们做起!”

【洞庭湖江豚保卫战】

从此,何大明组织几位渔民组成了巡湖队,在洞庭湖上义务开展巡湖工作,救助受伤的野生动物,向渔民宣传生态保护,劝导渔民放弃非法的捕捞手段。

2012年,作为“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的创办人之一,对洞庭湖颇为了解的何大明主要负责一线巡护工作,2012年带领巡湖队协助渔政抓捕了54条大型电鱼船。 

2014年春节巡湖队员合影

2015年5月,何大明成立了岳阳市东洞庭生态保护协会,与非法捕捞斗智斗勇,为江豚保护全面护航。一年365天,他们有300天以上是在湖上度过的。今年春节,他们已经数不清这是第几个在湖上度过的春节了。“离江豚更近一些,在湖上更久一些,巡护的范围更大一些”。他们就是用这种坚韧而又朴素的方式,在洞庭湖树起民间生态保护的大旗。

2015年秋在扁山岛合影

从协会成立至今,举报和抓捕非法大型电鱼船100余条,劝阻非法电鱼船(含背包式小型电鱼)百余次,举报和拆除非法网围1500米,举报和拆除滚钩6000米。举报和清除迷魂阵5000米。

夜间巡湖抗击非法捕捞时,被电鱼者持刀威胁

对破坏洞庭湖生态环境的事件,不管遇到怎样的阻力,何大明总要死磕到底。举报一起人大代表的大型围堤,面积达2万亩得到拆除;调查曝光环洞庭湖数个大型垃圾堆场,岳阳君山岛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破坏,南洞庭湖大型钢丝网围等多个生态环事件,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均已得到解决。

中华江豚保护地(东洞庭湖)暨民间首个流动江豚守护站授牌

为了更快地响应江豚险情救护、更频繁地巡护打击非法捕捞、更近距离地观测江豚数据,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洞庭守护者们在洞庭湖深处安家设站,扎下了四个守护站,由守护者7×24小时全天候值岗守护:扁山岛江豚观测站、天鹅湖候鸟守护站、煤炭湾江豚流动守护站、位于东洞庭和南洞庭的候鸟守护站(在建)。

根据他们的观测,洞庭湖江豚的数量由2012年的90头增长到120头左右。东洞庭湖的非法渔业捕捞已得到明显的遏制。

2017年元旦生态假期活动

在这场保卫战里,尽管战果累累,但他们从不满足;尽管困难重重,他们也永不疲倦,永远在探索实践着更多的可能,向他们在洞庭湖所见的每一处“生态失地”发起冲锋:举办生态假期公众活动,开展环境教育课堂,组织民间江豚保护研讨会,引导渔民转产转业……他们始终在释放着自己每一份潜能。

他一直有一个梦想,他希望洞庭湖生态环境能恢复到他儿时的模样:那时鱼丰草美,湖水清澈,渔舟唱晚,那时候鸟成群,江豚欢悦……他经常在梦中回到这里,这才是他熟悉的洞庭湖,我们都向往。

整理/飞  审/卡秋  责编/小梁


来源: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

原文链接:http://www.cbcgdf.org/NewsShow/4854/1178.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渔民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