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侠”胡正寰:科研成果转化之路多辛苦都值得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4-17

20世纪40年代,苏联发明了斜轧技术并将之运用于轴承和球磨钢球的生产。斜轧技术的生产效率是原来锻压生产效率的5倍以上,设备成本也有大幅度下降。1958年,胡正寰与同事试制斜轧机成功。

经过60多年的发展,我国轴类零件轧制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乃至世界领先地位。

胡正寰(来源:新京报)胡正寰,零件轧制成形专家,中国轴类零件轧制技术主要开创人。

他从事轴类零件轧制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工作六十余年,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的成果。他的团队在全国 27 个省市推广了 281 条生产线,开发投产的零件达 500 多种,已累计生产 500 多万吨零件,产值 400 多亿元。

颠沛流离时代下的有志少年

1934年7月18日,胡正寰出生于哈尔滨市的一户书香之家。1935年,尚在襁褓中的胡正寰便随着父母辗转南北,最终定居成都。

战火纷飞的年代,胡正寰一家颠沛流离。他在战乱中度过了小学和中学时代,这磨炼了他的意志。回忆起这段时光,胡正寰并没有觉得多苦。1950年2月,胡正寰通过湖北省武昌高级中学校办的考试,如愿以偿地进入湖北省立武昌高级中学(现为武汉第十四中学),继续学习生涯。

湖北省立武昌高级中学是一座拥有浓厚革命精神的校园,曾经涌现出董必武、陈潭秋、娄敏修等一批又一批革命志士。冼星海也曾在此创作了著名歌曲 《在太行山上》。在这里,胡正寰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跟随老师、同学们一同参加了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以及抗美援朝的学习和运动。正是这些活动使他继承了革命伟人爱国与奉献的传统,也逐渐将自己的前途与国家和人民的前途紧密联系起来。1952年高考结束后,面对百废待兴的新中国,面对国家严重缺少钢铁的现状,胡正寰立志“钢铁报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最高学府。1952年,中学时代的胡正寰

从“斜轧钢球”献礼到“大型斜轧球磨钢球轧机”诞生

1957年,胡正寰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

彼时,中国生产钢球的办法还比较传统,大多是通过锻压的方法获得钢球,不仅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噪音大,而且存在原料利用率不高,生产效率低下等各种问题。1958年,胡正寰开始斜轧钢球的研究工作。与锻造方法相比较,用轧制方法生产钢球,具有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生产环境改善等优点,但设备、工艺、轧辊孔型特殊又复杂。尽管如此,胡正寰并没有放弃,他和施东成、瞿文吉三人带着学生用40天时间完成了实验轧机的图纸设计。接下来,在学校的实习工厂组织工人加班加点依据图纸赶制机器,终于利用60多天的时间制造出两台轧机。一百多天,斜轧机的试制就成功了,这不仅预示着钢球轧制新工艺实施推广的希望,更代表了中国迈出零件轧制技术研发的第一步。1958年9月13日,新研制出的轧机在国庆节前成功轧制出了几颗预期的钢球,圆满完成了国庆献礼。完成了技术研制,下一步就是将其转换为生产力,但这一过程不是一帆风顺。1959 年,在与辽宁抚顺一家机床厂合作安装轧机设备并进行工业试验时,技术不完善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轧辊的寿命过短,产品合格率无法满足生产要求,生产被迫停止。从1959年开始,胡正寰一方面坚持钻研斜轧球磨机钢球轧机,另一方面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不断积累经验。1960年,胡正寰与瓦房店轴承厂合作,历时三年时间,利用斜轧技术制作轴承锥面滚子并实现投产。同年,他与北京412军工厂合作研发斜轧军用马蹄防滑钉产品,并成功投产使用。1966 年底,胡正寰与福建三明钢铁厂合作轧制球面滚子与锥面滚子,设计的一台球磨钢球轧机成功轧出钢球。

马蹄防滑钉模型

1973-1975年,课题组与工厂合作将快速加热、精密热斜轧一次成形应用于穿甲弹的钢芯生产。与原切削工艺相比,工序减少3/4,节材达23%等优点。此技术在国际上是首创,受到兵器部门的高度评价。胡正寰和同事及学生们坚持探索和积累经验,不断地改进国庆献礼时的样机和轧辊的设计。经过十五年的研究和沉淀,终于在1974年成功研制出直径为50 -75毫米的大型球磨钢球斜轧机并在包头钢铁厂正式投产。这一事件标志着我国斜轧技术由轧制简单零件到复杂产品、由实现小规模生产到大宗生产的技术性转变,这是我国斜轧技术研发与推广历程上的一座里程碑。

1973年,胡正寰(中)在北方机械厂测量斜轧机导板装置

楔横轧技术领域的开拓创新

在斜轧技术研发屡创佳绩之时,胡正寰将目光投向了能够生产更多、更长轴类零件的楔横轧技术。

斜轧(左)与楔横轧(右)工艺原理

1975 年,胡正寰踏入楔横轧领域之初,他的团队与西安华山机械厂等机构合作,开展楔横轧滑膛弹体的研制工作。通过改造学校实验室原有的斜轧机,楔横轧滑膛弹体的研制工作试验成功。与此同时,胡正寰与北京齿轮厂合作,展开楔横轧成形汽车变速箱中的传动轴研发工作,在实验室层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结果。这两次试验为接下来楔横轧工艺的研究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教训,为以后的成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1976年,胡正寰(左一)在北方机械厂检测斜轧穿甲弹钢芯零件1979年,胡正寰团队在北京钢铁学院研制出H700二辊式楔横轧机。这是我国自行研制成功的第一台中型楔横轧机,性能优良,生产效率高,极具推广价值,在国内外楔横轧工艺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后,胡正寰团队和首钢冶金机械厂合作研制了H630 轧机,为楔横轧工艺的进一步推广创造了有利条件。北京钢铁学院研制的中国第一台中型楔横轧机1977年,胡正寰开始与江苏无锡红雷工具厂合作,在我国首先将辊式楔横轧木凿毛坯应用于生产。这次成功促成了胡正寰与第二汽车制造厂的合作,成为胡正寰进军汽车轴类零件研发领域的重要契机。20世纪80年代,胡正寰与第二汽车制造厂合作开展“六五”攻关项目。1983年,经过近两年的生产准备和轧制试验,双方终于轧制出一批经加工可装车的产品。第二汽车制造厂订购了两台新的大型轧机(辊径Ф1000 和Ф750 各一台),安装后进行大批量试生产,并逐步建成完整的生产线。这成为胡正寰在汽车轴类零件研发中的一个里程碑。20世纪90年代之后,胡正寰主要致力于汽车轴类零件楔横轧工艺的开发。他在汽车变速箱轴、发动机凸轮轴、高精度轿车轴、汽车后桥空心轴等零件的工艺研发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尤其是在2005年之后,他逐步研发出长棒料-感应加热-斜轧成球-热处理的高效绿色生产线、长棒料-室温-斜轧磷铜球生产线,以及自动进料—感应快速加热—变频驱动轧机轧制—出料全自动楔横轧生产线,进一步推动了国内斜轧与楔横轧技术的升级和产业发展。

“三有”机制推进科研成果快速转化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斜轧与楔横轧技术日趋完善,在生产实际中开始得到广泛应用,胡正寰开始带领团队将工作的重心进一步放到了如何推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这一问题上。在他的帮助下,北京顺义的一家乡镇企业杨镇轧钢厂实现转型,成为国内第一家零件轧制专业化楔横轧零件生产厂。这不仅意味着斜轧和楔横轧工艺技术能够更加快速高效地推广,也是胡正寰加速零件轧制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新起点。在之后的几十年中,胡正寰逐渐琢磨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三有”机制,走出了一条特别的科技成果推广道路。其一,要有一支高效的精英团队。研究人员、工程人员、技术工人和研究生,四种人才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每一种人都是高效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这一整体链条上不可或缺的环节。其二,要有零件轧制研发基地。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胡正寰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建设实验基地,同时还进行了模具制造中心的建设。1991年 12月27日,“高效零件轧制研究与推广中心”正式成立,胡正寰担任中心主任。经过多年的建设,该中心在轧制理论、设备设计、模具设计与制造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批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其三,合作建立轧机定点制造厂家。在多年技术研发的基础上,胡正寰和团队与定点企业长期合作,为用户提供性能优良的轧机。企业的需求、反馈和支持成为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2014年,高效零件轧制研究推广中心师生合影正是因为多年来摸索出这一套“三有”机制,使得胡正寰团队的零件轧制技术转化工作十分成功和高效。胡正寰表示,科研成果转化之路虽然艰辛,但每一次进步都会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多辛苦都值得。带着对于零件轧制技术的满腔热情,胡正寰六十年如一日地奋战在第一线。如今的胡正寰已经86岁高龄了,但是他每天挂在嘴边、放在心上的一件最重要的事是如何将零件轧制技术应用推广到我国的高铁领域。当清晨的阳光洒向北京科技大学校园的时候,一位满头银发却依旧身材挺拔的老者都会迎着晨光,步履稳健地走进零件轧制中心,走向他热爱的科技事业。

胡正寰

(1934.7-)

零件轧制成形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