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日涵:未来要抓住数字基建这样的一个新机会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4-17

来源:中国与全球化智库

2020年4月9日,全球化智库(CCG)以“疫情下的数字经济‘新基建’”为主题举办线上研讨会,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就疫情下数字经济与“新基建”的发展与展望等话题展开研讨,为抓住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历史机遇,加快“新基建”进度,重振疫情下的世界经济建言献策。CCG一带一路研究所执行所长、数字经济智库执行院长黄日涵就疫情下目前数字经济和“新基建”取得的成果、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对国内外的重要作用、“新基建”如何为数字经济带来新动能以及政府和企业应如何助推“新基建“发展等话题发表了真知灼见。

以下为黄日涵发言全文:

我们今天首先要聊的是为什么要做“新基建”?我想首先要看它已经取得的成果都有哪些。截止到2019年,中国的数字经济的规模已经达到31.3万亿的规模,占到整体的 GDP比重已经超过34.8%,所以它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在这一次的疫情中,数字经济发挥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给大家来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看看国内,中国的疫情控制做得非常好,当然是要感谢党和国家的英明领导,当然其中也有一部分是数字经济在助力。相比海外的数字经济的发展来说,这一次数字经济在国内疫情中的作用,我简单给大家梳理一下。首先大家宅在家,你可以做什么?娱乐也在整个数字经济领域的发展就相当不错。最近不管是腾讯的视频,还是爱奇艺的视频,还是今日头条的西瓜视频,各方面都在快速发展,包括头条、抖音、快手都取得了快速发展,所以大家宅在家有事情做,这很重要。

点是无接触化比如说你出去,要打车的话,现在有滴滴打车各种软件非常方便,不需要在街上等待,而且银行的理财也同样是这样的,整个这两三个月时间,很多银行的理财包括业务都转到了支付宝跟微信上进行管理,就网上银行的管理发展非常迅速,而且无纸币化,前段时间有报道说,纸币里也可能会包含新冠病毒,所以无纸币化接触,中国是相比西方任何国家来说都要强的,不管是支付宝还是腾讯支付,在全球都是领先的,所以这也是相当大的一个助力。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包括学生的复学,包括我自己本人这段时间都在给我的学生上课,有在中国国内的,有在海外的,包括来自西班牙的、老挝的、越南的,他们都通通过钉钉,包括腾讯课堂进行上课,所以才出现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钉钉的说法,就连日本的小学生都在用中国的钉钉。而且有一个歌谣叫做“钉钉崩,钉钉崩,小学生上课把钉钉挤崩,就说明了大家对钉钉的使用已经上升到了几亿人在线,这解决了大家上课的问题。

同时,包括无接触买菜,同样解决了很多问题,我想大家都有感触,包括我自己在北京的感触就是我不想去超市买菜,但是我可以在盒马先生、京东和美团等下单,可以送到我家门口,马上可以拿到,我不需要跟这些人有任何的接触,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助力。与此同时包括现在很多的恢复都向上发展,比如说这段时间也有很多人要买房子,云上买房,包括贝壳的二套房,整个业务都解决了很多人买房子,体现了方便性,连签约、网签都可以通过线上进行管理,这些都解决了很大的一个问题,包括最近由于疫情的原因,有很多的农民,他们的农产品,包括湖北秭归的血橙、安徽砀山的梨膏都很难销售出去,而有了数字经济这些都解决了。

因为现在已经没有人可以到现场去进行包括运输和助力等。那怎么办?就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阿里巴巴的“春雷计划”,包括京东也推出了相应的一些扶持计划,通过这样的一个网络经济网红经济来进行,不仅有现场直播,有市场直播,同样可以看到有罗永浩的直播,威亚和李佳琦的直播,都在助力所有的这些商品源源不断地运送到中国各地。我最近刚买了一些湖北秭归的橙子,所以我感觉这是非常有价值和有作用的。

当然很重要一点,就是复工复产的作用,中国比其他国家来说,我们现在复工复产非常好,在2月底的时候,整个复工复产率已经相当高了,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什么?健康码的使用。健康码不仅是腾讯在推,包括阿里巴巴在推,现在国家层面也在推,所以助力大家相互之间取得信任感。我想大家都有感触,现在你不信任你周边那些人,都以为他可能会携带新冠肺炎病毒,但是有了健康码,这个信任就被确立起来了。这是一个国内的非常重要的点。同时看看数字经济,中国的数字经济还助力了国际化的发展。实际上中国不仅是政府在援助全世界,而且中国的民营经济也在全世界进行协助 

马云最近不仅是给欧洲在赠送口罩、给美国赠送口罩、给非洲54个国家都赠送口罩,最重要的原因是这几年电子世界贸易平台的建设取得了非常大的一个作用,哪怕在疫情期间,比利时的机场一直都在繁忙的运行中,中欧班列一直在运行之中,通过EWTP电子商贸平台将货物源源不断运送到全球,这就是中国数字经济的作用。所以不管是老百姓还是领导层都看到了,数字经济不仅是对国内,而且对国际都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要加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所以3月4号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要推动数字基建的发展,这点说明什么?就是数字基建现在非常重要,有别于以往的“铁公基”。它的重要意义在哪?那就是个字,弯道超车。而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观看一下,整个的世界的大国格局发生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触动了英国,成为了世界工厂。第二次电气化革命触动了德国和日本,弯道超车,成为了世界强国。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互联网的发展,触动了美国成为全球的霸主。现在进入了新的科技革命阶段,如果说掌握了数字基建投入的话,中国将获得弯道超车的机遇,所以我想这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为什么要加强?因为数字经济不仅仅是可以助力中国的实体经济,而且能够让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赢得长久的动力,这是我要提的第一点。

目前的数字经济创新业务会体现在什么点上呢?我个人认为未来肯定会加强在武器应用上的投入,现在武器行业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包括人工智能、区块链的建设,都是为未来一个新的热点,而且电商经济包括网红经济,它不会是一个云泡沫。只要商家能够通过线上的方式让他体验到好处,即又方便又便捷还便宜,为什么不选择网络经济呢。所以我想这个以后都会取得快速发展,它会助力企业实现两个突破,第个是综合化,企业会更加综合,不仅是做实体,也不仅是做电商,都会有一个综合发展,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科技、电商结合在一起,跟实体经济结合,现在福建泉州、晋江很多企业都已经开始进行这样的一个企业化转型,就是综合化。助力国际化的发展刚才所提到的,为什么马云要满世界捐口罩呢?

我认为这是非常有远见,非常有前瞻性的一个做法,只有这样的话才能让各国更加认识中国的企业,而且这样的话相当于将中国打造成了一个我们的E-hub的中心,就以后中国的货物跟世界货物就可以连连不断的联系在一起,真正的实现中国人百年来想实现的货通天下梦想,这就是数字经济,包括数字基建能够实现的一个关键性根源。“新基建”如何为数字经济带来一个新的动能,除了它的国际化和企业智能化以外,它也会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它能够有助于整个实体经济的一个快速的复兴发展,包括这次口罩、呼吸机等的很多需求都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这就是一个很大的特点。

点是可以促进中国的消费。如果没有数字经济管理,宅在家里,根本就没有机会去买东西,然后就通过这个数字基建,包括互联网经济发展,可以促进一个消费的提升和复生。

点,它实际上对于未来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也有很大的一个帮助。我们知道美国之所以在全球会处在一个霸主地位,它有影响力,是它在互联网时代掌握了这样的一个核心科技,包括它的根服务器,包括各方面创新,以前都走在前列。现在中国数据基建的投入,未来也会为中国赢得一些国际的话语权,这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一点,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很多人也在关心它未来发展方向应该怎么来做,我想以后包括语音教育、包括云选房、云医疗、云问诊,都可能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像大健康领域的像互联网上的转移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最近,如果你要去买处方药,你没有大夫在现场的话,你可以通过云问诊的方式直接连线,大夫就会给你问情况,然后他给你开药,你就可以现场买,这是非常大的一个变化,包括最近线下的教育行业,包括新东方等,其未来都受到很大的冲击。如果说云教育的发展成为了一个趋势的话,未来这是一个新的大趋势和热点。

对于国家、企业层面有什么可以做的?首先国家层面在政策上应该给予相应的一个支撑,全国要加强数字基建的建设,在政策的统一管理上、归口上或者是由网信办、工信部,要统一规格管理,避免了一件事情要跑多次

第二,人才的培养现在对于网络空间安全的人才培养,包括博士、硕士各层面都有,对于数字经济领域,目前整个体系还不够完善,特别是人才的国际化,目前是一个大的短板,中国的跨境电商,包括中国很多企业都在国际化发展,举个例子,比如说阿里巴巴、京东、滴滴、大疆,然后无人机等整个海外发展都很缺乏国际化人才,所以人才的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

然后企业层面,那就是尽量的少管理,然后给他们一些机会,允许创新型的科技企业有试错的可能性。经常会出现有一些创新型企业出现一些小的问题,大家说要掐死它。我认为这样不对,对一些新的事物应该给它一些机会,让它来发展,试一试,允许它有试错的机会非常重要,并要助力它进行国际化的合作,加强其与国际巨头、当地政府的合作,跟一带一路整体结合在一起,会实现这样一个很大的特色。

最后我想提一点,任何的新鲜事物出现的时候都有人反对它,不管是因为利益集团的利益也好,还是因为对它的认知也好,都会出现这样的一个问题。因为很多人会把它视为洪水猛兽,当铁路出现的时候,有人说铁路会吃人,当机器智慧机出现的时候,有人说机器智慧机会吃人,然后当互联网出现的时候,你觉得互联网不好,但是后来是历史证明了,这些特色后来都成为了一个新的主流,所以对于这些事情要给他们一些机会。

所以最后我想用两句话来总结,那就是未来要抓住数字基建这样的一个机会。 最后一点是今日的特色有可能就是明日的主流。好的,谢谢大家。

 

(本文根据黄日涵先生在全球化智库(CCG)于2020年4月9日以以“疫情下的数字经济‘新基建’”为主题举办的线上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GlobalThinkTank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NjI0MjcyNQ==&mid=2652650437&idx=6&sn=70d296226bc7eadaaa6ed217da123bd0&chksm=848cd18fb3fb5899a6bb0b82ed042ef1f88235f2a6be3763538537ac073e86630ec695901cc2#rd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数字经济 数字基建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