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十佳最美乡村科技致富带头人李荣辉:开辟农技社会化服务新境界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6-12-09


 
 李荣辉,现任栾城区食用菌技术研究会会长,从1990至今一直从事食用菌技术研究推广工作,在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社会化服务上作出了突出业绩,曾荣获团中央、农业部命名的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河北省劳动模范、河北省十佳最美科技致富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2015年,“栾城区食用菌技术研究会”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联合授予“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一、把农民需要作为自己创业的最大动力1990年,她成为原栾城县农林局食用菌技术站的一名工作人员。之后,经过 6年的潜心钻研和实践磨练,掌握了食用菌制种、生产、贮运、加工等实用技术以及业务洽谈、市场营销的技巧。当时,许多农民自发零散地种植食用菌,没有龙头企业规范菌种、组织销售、反馈信息,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效益难以提高。正是看到这一点,李荣辉下决心创建龙头企业。1996年4月,创办了全县第一家食用菌技术研究会,肩负起为全县食用菌种植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重任。协会成立后,她紧紧抓住品种升级这一关键,下功夫科学筛选,优化培育,择优比对,进行了适应性能、产量和抗病等方方面面的试验和应用。为减少农户的技术风险,赢得最大的市场效益,她通过亲戚朋友多方筹资12万元,租地10亩,建设5个温室大棚,先后对市场销路看好、技术易学、抗病力强的品种进行实验比对,并对有市场潜力的珍稀品种进行研发推广。经过20年的艰苦努力,带动菇农由起初的20多户发展到今天的 1万余户;品种由单一发展到13个,并研制推广了 7个珍稀品种;形式由农户散种扩展到16个专业村规模种植。二、把科技力量转化为造福群众的金钥匙20多年来,李荣辉经过成功和失败的历练,更加感受到,离开科技的力量,要实现任何目标都是困难的。为此她坚持把学科技、用科技体现在推进研究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把攻克技术难题、解决菇农燃眉之急作为核心业务。针对草菇生长周期较短、技术难掌握的实际,她不怕路途遥远,不怕吃闭门羹,和技术骨干一起拜师省市科研单位的专家和大中专院校的学者,一次次的真诚求教;为了开发新品种,多年来协会与省农科院、河北农业大学、省食用菌研究所等单位协作,开展了《白灵菇的推广与示范》、《食药用菌(灵芝、猴头)产加销一体化》等科研项目,选育出适合本地区生产的香菇、杏鲍菇、白灵菇、灵芝、猴头菇等新品种,总结出与新品种相配套的栽培方法以及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的培养料配方;同时,和全国及省市的食用菌技术研究会取得联系,经常互通信息,交流经验。在实践中,制种五六年的熟练技工,把米粒大的菌种,用接种细钩儿迅速从中指粗细的试管中取出一点儿,放在试管的培养基上,成活率仅在30%左右。李荣辉通过无数次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达到了成活率98%以上。三、把科普平台作为带动致富的良好渠道栾城区玉米秸秆、玉米芯产量充足,发展食用菌产业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如何让更多农民通过种植食用菌实现收入稳定增长,是李荣辉经常思考的问题。她充分利用食用菌技术研究会这个平台,坚持做好“科技”和“科普”这两篇文章,把最好的品种和最新的技术介绍给农民。一抓示范推广。应用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引导会员按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组织生产,使食用菌生产健康稳步发展。通过为会员提供市场、技术、品种等信息服务,拓展会员及种植户发展视野。二抓基地建设。在栾城当地建立了岗头、河庄、康家庄平菇基地、北屯香菇基地、小裴村菌种生产基地等,为食用菌生产提供了基础保障。三抓技术培训。研究会除了常年开通技术咨询专线电话外,通过技术能手和致富带头人现场示范,开设专业技术讲座,组织经验交流会、观摩参观等形式,让群众快速掌握食用菌种植实用技术。四抓科普宣传。通过采取科技下乡、科普日、科技周活动等形式广泛开展科普教育,宣传发展食用菌种植的意义,普及食用菌种植前沿技术。栾城区食用菌研究会现拥有600多名会员,会员人均年纯收入普遍达到6万元以上,帮助和带动5000多户省内外农民增收致富,仅栾城区就有河庄、岗头、大任家庄、表中等16个专业村近2000户菇农,年创造经济效益9000多万元。所获得的荣誉和成绩给了李荣辉更大的动力,发展现代休闲农业,让市民在采、玩、吃、住中认识食用菌是她新的追求。(石家庄市科协 赵翠春 栾城区科协 付素敏)

来源:石家庄市科学技术协会

原文链接:http://www.sjzast.org.cn/kphn/3977.ht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