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彤笙院士:畜牧兽医先驱,疫病防治泰斗

高斯翾 2020-04-22

我们的健康要靠医生来守护,同样的,动物的健康也有人在默默守护。

今天要介绍的就是著名兽医学家、微生物学家和兽医教育家,中国现代兽医学奠基人之一的盛彤笙。

盛彤笙

时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的习仲勋曾经赞扬盛彤笙,称他为“大学问家”。

盛彤笙抱着让同胞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做强壮的中国人,做有尊严的中国人的殷切期望,毕生都在为实现这个目标而不懈钻研奋斗。

扎根西北,兴办伏羲堂

1911年6月4日,盛彤笙出生于湖南长沙,193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1934年赴德国留学,获医学和兽医学博士学位。

1938年9月,盛彤笙义无反顾地回到了战火纷飞的祖国。回国后,他先后在江西省立兽医专科学校、西北农学院、国立中央大学执教。

当时国内兽医学教本缺乏,他利用从德国带回来的专业书籍,翻译出版了Kelser氏的《兽医细菌学》,编写出了《兽医细菌学实习指导》《家畜尸体解剖技术》《马匹的重要传染病》等教材和读物。

1946年,35岁的盛彤笙被国民政府教育部聘为国立兽医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前身)筹委会委员,出任兰州大学兽医学院院长之职,开始了他艰辛的创业之路。

兰州地处西北内陆,交通不便、资源匮乏,连年的战火使得经济凋敝、物价飞涨,百姓们的生活困苦不堪。即使条件艰苦、人才匮乏、教材稀缺,也无法改变他创办国立兽医学院的决心。

1947年1月,国立兽医学院筹备期满,脱离兰州大学正式成立,盛彤笙被教育部聘为首任院长。国立兽医学院的创办标志着我国独立设置高等畜牧兽医教育的发端。它是当时54所国立大学之一,也是甘肃仅有的4所大学之一。

盛彤笙深知:“事业兴、先育人;要育人,先办学;要办学,请名师。”

他坚守初心和使命,排除万难,虚位以待,从省内外聘专家教授、迎接留学博士来兰就职任教。通过其高尚的人格感召力和对事业的执着,小小的兽医学院群贤毕至。到1950年7月,学院完成整编,盛彤笙签署了一份29人的聘用名单。同时,他还提供资助、派教师出国留学深造,聘用兼职教授等,壮大师资力量。

当时,兽医学院新建了教授楼,盛彤笙安排教授们住了进去,而他作为院长却一直住着土坯房。盛彤笙对名师的尊重和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有了老师,还需要有教材。当时国内使用的教材大多来自国外,很多内容不适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只能重新编写。1956年以前,兽医专业11门专业课中,有7门是由盛彤笙及其团队主编的。

1946年11月,国立兽医学院面向全国公开招生。建校初期,社会动荡、人心不安,但为了给在校学生营造更好的学术氛围,盛彤笙坚持每月召开月会,邀请校内教师和国内外学术大家作报告,促进了学术交流,开拓了师生的眼界。

20

世纪40年代末,盛彤笙(中)与总务长常英瑜(右)、教师谢铮铭(左)在国立兽医学院交谊厅前合影

他还创办了《国立兽医学院校刊》,成为各级政府及业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时的重要参考和依据。盛彤笙想尽办法修建了一所高水平的家畜病院,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深化所学知识。

1954年6月,畜牧系第二届毕业生与教师合影(三排左七为盛彤笙)

当时,国家畜牧兽医事业极为落后,西北牧区更是疫病猖狂流行。盛彤笙先后组织国立兽医学院的师生参与了扑灭甘肃河西牛瘟、预防青海牛瘟、围歼宁夏大规模羊寄生虫病、帮助牧区储备青贮饲料过冬等。在“实战”中,师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国立兽医学院历久弥新,培养了一批畜牧兽医人才,为发展我国西北地区畜牧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学为政,发展畜牧业

20世纪40年代,成都地区的水牛流行一种不能站立、四肢麻痹、腿部皮肤温度低的疾病,被人们称为“四脚寒”。水牛作为当地农民的耕种生产力,其患病极大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当时在兽医学水平较低、科研经费匮乏、缺乏设备等条件下,盛彤笙带领着科研团队迎难而上,对成都当地的气候、水质、地质等环境进行勘察,并对患病水牛进行标本采集、病毒培养、样本分析。

经过坚持不懈地试验与研究,他们首次证实了我国川西一带流行的水牛“四脚寒”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脑脊髓炎。盛彤笙及其团队的坚持和努力让他们发现了这种新病毒,他们的成果还在全球顶级刊物《科学》上发表。

1946年4月15日,中央大学畜牧兽医系全体师生合影(一排左起:杨照、熊大仕、盛彤笙、陈之长、汤逸人、冼子祯、路步高、徐晓)

同一时期,盛彤笙还研究证实了磺胺族药物对马鼻疽杆菌的治疗效用,这些发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在中央大学教学科研之余,盛彤笙还担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和中华自然科学社理事,负责编辑《畜牧兽医月刊》《中国畜牧兽医会讯》《中华自然科学社社闻》等刊物,建立了共享畜牧兽医科学成果和业界动态的重要平台。在战时艰难的岁月中,他为同行提供了学术交流的舞台,凝聚了业界力量。

从1949年底开始,盛彤笙就在兽医学院多次举办防疫人员训练班,培养基层防疫干部,为防治和扑灭牛瘟、口蹄疫等烈性传染病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任西北畜牧部副部长期间,盛彤笙曾多次赴新疆、青海考察,最早提出“贮草备冬,划区轮牧,改良畜牧”的主张。

20世纪50年代,盛彤笙在西北军政委员会畜牧部时的工作照

在他的指挥下,各省专业人员与西北畜牧兽医学院配合,1950年扑灭了甘肃河西的牛瘟;1951年,在青海对牛群进行注射牛瘟疫苗工作,阻止了牛瘟向内地传入;1951年,在宁夏开展了大规模的绵羊、山羊寄生虫防治工作;多次在甘肃境内开展了扑灭猪瘟、口蹄疫、炭疽、猪肺疫等重大战役。

到1958年底,西北地区基本上控制甚至消灭了危害牲畜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

1953年3月,盛彤笙在新疆巩乃斯种羊场冬窝子考察

此后,他以全国政协委员和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的身份,多次建言献策,力主加速发展畜牧业。

改革开放后,他提出畜牧业总产值达到或超过农业总产值50%的“以牧为主”的观点,进而在“大农业”与“大粮食”之后,提出发展“大畜牧业”的思想,指出“世界上只要是植物能够生长的地方,就能够饲养牲畜、发展畜牧业”。

献身科学,著书惠苍生

战火纷飞时,他放弃国外优渥的条件选择回国,回国后挑起振兴国内畜牧兽医学重任,一直支撑着盛彤笙先生的始终是“改变国民食物结构”这一初心。

他时常勉励自己的学生:“我们学习兽医科学,就是要增加皮毛乳肉的产量,使全国同胞都能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让全国的人每天有半斤奶、一枚蛋,每人有一件毛衣、一双皮鞋,大家都能享受畜牧业之惠,希望同学们坚韧勇敢地担当起来。”

他深知,中国的畜牧兽医事业需要中国人自己来做,更需要中央及各级政府来领导和支持。为此,建国伊始,盛彤笙分别向中央和地方进言,请求在西北人民政府中设立畜牧部等机构,随后西北军政委员会设立畜牧部,西北各省亦设置畜牧厅,领导发展畜牧业。

1954年7月17日,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筹备委员会成立大会合影(一排左十二为盛彤笙)

1954年1月,盛彤笙受聘担任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开始了筹建重任。1955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同年10月,根据院务常务会议决定,盛彤笙担负起领导筹建西北分院兽医室的重任,至1957年并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筹备处时,已有相关人员42人,为后来中国农科院兽医研究所、畜牧和兽药研究所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上世纪80年代初,盛彤笙还建议农业部和中国农科院在华东地区设立动植物病毒研究中心,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后来,促成了在浙江省农科院设立了这一机构,但与他的初衷相距甚远。

他曾主持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兽医部分和《中国畜牧兽医辞典》;他的著作有《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指导》《军马及家畜之防毒》《马匹的重要传染病》等;译著有《兽医细菌学》;发表的论文主要有《细菌战之可能性》《水牛脑脊髓炎之研究》《渝蓉牛传染性流产调查报告》《碘胺类药物对马鼻疽杆菌之效力》《防御美国的细菌战要做好我们的兽疫预防工作》《应当树立“大畜牧”业思想》。

20世纪50年代,盛彤笙与妻子邹东明及儿女合影

盛彤笙和夫人邹东明还翻译了德文兽医经典名著《家畜特殊病理和治疗学》。在潮湿阴暗的土坯小院里,盛彤笙口译,邹东明笔录。历经数年,他们终于将这部卷帙浩繁的大作译成中文,上卷名为《家畜传染病学》,下卷名为《家畜内科学》。这是盛彤笙对我国兽医学的一大贡献。

同时,他还代译英、德科技文献资料100多万字,部分发表于《兽医科技资料》,供青年科研工作者参考。

著书立说、培养人才,即使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盛彤笙先生仍不放弃对科学的追求,这不仅是他身为一位学者的自尊自律,更是他对于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最为深沉的责任与爱……

盛彤笙(1911.5-1987.5)著名兽医学家、微生物学家、兽医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现代兽医学奠基人之一


1.《远牧昆仑 :盛彤笙院士纪实》,甘肃人民出版社

2.《兴学强农育英才 情系民生显胸怀》,中国科学报

3.《盛彤笙》,中国农业科学院

4.《兽医学家盛彤笙》,兰州大学报

5. 本文图片来源于,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网络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