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为何屡禁不止?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6-04-27

  电信诈骗,最早于上世纪90年代在台湾出现,最初主要通过传递虚假的“刮刮卡”、六合彩等中奖信息的形式作案,当时的诈骗手段较为简单,作案范围也相对狭窄,主要在台湾本地进行。

  进入2000年以后,为了改善两岸通信条件,台湾移动电话业开始在福建建立信号台,进而方便了两岸人们的通信。同时,这也为台湾电信诈骗犯罪团伙开辟了新的诈骗路线,自2003年开始,台湾反诈骗呼声越来越强烈,加之台湾当局开始加大对电信诈骗的打击力度,使得台湾的诈骗市场空间越来越小。因此,电信诈骗也顺势调转方向瞄准大陆。电信诈骗逐渐向中国其他经济发达省份渗透,之后迅速在全国范围内蔓延。

  “改良”后的电信诈骗,呈现典型的集团化和职业化特征 

  所谓电信诈骗,学界也没有给出定义,一般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的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转账的行为。总之,就是通过通信方式,向你传递一个欺骗性谎言,假借为你获利、止损,或以亲朋身份寻求帮助,博取信任,骗取钱财。

  这些年来,电信诈骗手法不断翻新,利用社保、邮局、公检法、银行、医院、计生、老师等名义,实施有针对性诈骗的行为屡见不鲜。

  电信诈骗团伙成员之间按照公司化运作,分工明确,互不交叉。一般有五个层次的人员:一是境外核心人员。据统计多为台湾籍,此类人员负责编制诈骗模板;准备作案所需的器材设备、银行卡;从内地物色、招募“接线员”,并将“接线员”带到诈骗场所培训和管理。

  二是技术支撑人员。一般由核心人员从网络招募,或经圈内人员介绍加入。他们负责通过互联网,远程为诈骗团伙安装并维护VOIP(网络电话)软件和“透传软件”,并保证诈骗团伙的电话能顺利接入内地的电话网络。

  三是专业拆账人员。在核心人员指挥下,将全部赃款拆分——若在境内取款,一般拆解为单笔2万元以下(方便在ATM机上取出),以确保能在一天内转移全部赃款。

  四是取款人员,也称为“车手”。车手一般事先潜入各地待命,拆账完成接到取款指令后,迅速持银行卡到ATM机取钱,最后赃款会流入地下钱庄。

  五是关联作案人员。大量的不以团伙成员真实身份注册、与犯罪团伙毫无身份关联的银行卡,是诈骗成功的保障,也是每个电信诈骗团伙必备的犯罪工具。电信诈骗团伙这一“刚性需求”,近年来逐渐催生了专门提供银行卡的公司,这些公司通过各种合法或非法渠道获得大量银行卡,通过地下渠道贩卖给诈骗团伙。

  中国大陆虽然不断打击电信诈骗,但收效甚微,近几年有愈演愈烈趋势

  2010年,公安部组织3000余名警力,协同台湾警方联手摧毁特大电信诈骗犯罪网络群,捣毁诈骗窝点及地下洗钱场所124处,仅长沙就出动警力2000人,抓获台湾籍嫌疑人近200名,捣毁窝点22个。

  类似这样的集中打击,在2011年也有不少,但是效果如何呢?根据广东市公安局的一份文件披露,2012年,全国电信诈骗案件共17万余起,造成损失80多亿元。比2011年10万余起40多亿元分别上升70%、100%。电信诈骗近年来已经呈现猖獗之势。

  据透露,2015年全国电信诈骗发案59.9万起,造成经济损失222亿元。其中,以台湾人为骨干的电信诈骗犯罪团伙实施诈骗犯罪占整个电信诈骗案件的20%,造成的损失却占50%以上,千万元以上的大案要案基本都是台湾电信诈骗集团实施的。

  电信诈骗难根治,关键在于改号电话等通讯手段极具迷惑性 

  谈及电信诈骗受害者,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他们“笨”,不然也不会上当。根据武汉警方对2013年下半年发生的电信诈骗案件分析,武汉发生的20万元以上电信诈骗案受害人中,55岁以上的老年人比例最大,占78%。老年人防范诈骗意识淡薄,所以更容易受骗。

  谈及电信诈骗的办案难度,公安也是一肚子苦水。“由于电信诈骗属于‘非接触式’犯罪,环环相扣,很难留下诈骗的确凿痕迹,又跨境,为警方办案带来困难。”另一面,由于电信诈骗不受地域和空间限制,使得发现、跟踪和抓捕有很大难度,破案成本非常高。”所以有人说,公安打击不力是电信诈骗猖獗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这些都不是电信诈骗难根治的主因。老年人防范意识淡薄、公安机关办案难度大,都是让电信诈骗变得更容易的原因,但不是造成电信诈骗的原因。电信诈骗难根治,主要原因要从电信诈骗的渠道上去找。防诈骗,需自己长点心。

来源:科普中国网

原文链接:http://www.kepuchina.cn/2016zt/dxzp/dxzp2/201604/t20160427_10309.s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