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外贸型中小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4-26

来源:山东科协

在当前防控疫情影响、加快企业复工复产的形势下,如何精准引导传统外贸型中小民营制造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提高自身防御和抗击风险的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课题在对青岛市传统外贸型中小民营制造企业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传统外贸型中小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一、传统外贸型中小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传统外贸型中小民营制造业企业是工业经济主体,具有一定的体量;虽是传统行业,技术含量不高或者说技术要求不高,但是市场需求量大。近两年,汇率波动、退税降低等冲击让低附加值外贸型传统制造业企业感到了危机,倒逼企业从内部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挖掘利润。课题组长期从事中小民营企业的服务与研究,总结其转型升级中存在以下问题:1.对先进制造业存在认知误区,企业缺乏发展自信。以青岛市为例,大多数传统外贸型中小民营企业误认为其与先进制造业无关,误认为传统即落后,认为先进制造业就是高端技术的高新科技企业。事实上,先进制造业是指制造业不断吸收电子信息、计算机、机械、材料以及先进管理技术等方面的高新技术成果,综合应用于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在线检测、营销服务和管理全过程,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即实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生态化生产,取得良好经济收益和市场效果的制造业总称。因此,先进制造业是一类学习型企业,而非特指高新科技制造企业;且对先进管理技术的掌握也是重要标志。传统制造业仅代表历史悠久,并不代表落后。2.先进管理技术未被认知与应用。先进管理技术是先进制造业的重要标志。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误认为信息化、自动化的软硬件是转型的全部核心内容。以青岛为例,近67%的企业中高层认为现场管理流程不规范、事务性突发事件让数字化软硬件成为摆设,徒增企业成本。这是因为科技技术不能生硬地改变管理问题,软、硬件更不会智能地帮企业规范和优化生产,如不能配套先进管理技术,升级生产制造管理模式,对制造业企业的降本增效不会有本质改变。政府相关部门应在提高先进管理技术的政策制定上,加强这方面的引导。3.面对人口红利升级茫然失措,缺乏工业工程等掌握先进管理技术的人才。一是人口红利升级,留不住人才。2010-2019年中国教育层次人口数量显示,中等教育人数减少,受高等教育人数增加。综合人口教育结构的变化可得出结论:人口红利没有消失,而是人口红利升级。人口红利从中等教育的蓝领升级成了高等教育的白领,面对更高层次的人口红利,传统中小民营制造企业茫然失措,不知如何以转型升级来吸引、留住人才。二是员工结构限制了企业的学习能力,缺乏内生动能。传统制造业产业链上的从业人员整体文化、专业素质不高,限制了企业的学习能力,无法满足生产管理模式的精益化升级。企业不知如何培养提升现有的学历不高、年龄偏大的员工甚至是管理者,使得新旧动能转换的内部动力严重缺乏。三是对代表先进管理技术的工业工程认识甚少。企业高管仅知晓计算机专业、自动化专业等专业人才,对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制造业以及国内汽车制造业已得到广泛认知的工业工程(Industry Engineering ,IE)这一制造业管理技术不甚了解,故出现不知道什么专业可以帮助其管理升级。4.转型升级软硬件供应商不懂工艺和生产优化管理技术。调研中,一家外贸型传统纺织企业隐形冠军历时2年多,投入200多万元资金进行信息化建设,但软件却无法有效使用,现场依然采用纸质版信息记录与运营。主要原因是信息化软件的供应商不懂工艺管理,不懂生产管理优化,仅利用技术手段将混乱的现场用信息化的手段展现出来。这一现象并非特例,大多数制造业企业的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计划(ERP)难以发挥作用也有这方面原因。“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应由制造业工业企业主导,或委以掌握工业工程先进管理技术的团队主导,将先进管理技术与IT融合;而不能以信息技术企业为主导进行改造,否则易出现软件瘫痪、智能化不智能的局面。5.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以“人”的“经验”为主,现场管理水平低。被调研企业总体处于成长阶段;在制造层,无科学工艺管理概念;在管理层,无流程导向的岗位划分、职责划分;生产管理以“人”治而非“法”制;管理依赖无法言说的“人的经验”或“能人”管理,无法标准化或被学习优化传播,“能人”能力成了企业的战略高度天花板,阻碍了企业规范化发展。二、加快传统外贸型中小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对策建议(一)提高工业工程先进管理技术的认知和加大政策引导力度1.政府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工业工程先进管理技术的研究和指导,学习借鉴美日等国工业工程先进管理技术和经验,不断完善扶持政策,明确“靶向”,精准施策,引导企业通过学习先进管理技术,建立发展自信和竞争优势。2.建立先进管理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借鉴深圳、浙江等地经验,建立先进管理技术专项扶持资金,并着力向传统中小制造企业倾斜,对管理技术改造进行政策补贴,对引入工业工程专业型管理技术人才进行政策补贴。青岛市城阳区政府出台了对引入先进管理技术进行转型升级的企业,给于最高额度15万元资金补贴的政策。3.推行一线班组TWI专业技能培训和认证,解决企业内生动能问题。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中小制造业企业的一线主管才是企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TWI(Training within Industry for Supervisor )是一套训练一线主管、班组长的成熟、简单、实用、速效、国际通用的标准教程;TWI训练体系是工业工程先进管理技术、“师徒制”落地的必要保障。目前在国内,企业对TWI认知甚少,开设TWI课程的高校更少。青岛科技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率先尝试将TWI内容逐步引入其课堂教学中。建议学习和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由政府出资,向制造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制造企业推行一线管理TWI专业技能培训与认证,从企业内部解决人才缺失、人才育成的问题,让掌握先进管理技术的一线班组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二)强化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面对人口红利升级,我省应抓住升级的高等教育人才群体,掌握制造业升级浪潮主动权。1.以“双招双引”工作为依托,建立制造业紧缺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引入奖励资金;建立针对传统外贸型中小民营制造业引入相关人才的专项奖励资金,快速引导中小制造业企业知晓所需人才方向,修补企业发展缺口。2.建立制造业紧缺人才培养基金。借鉴浙江宁波、深圳经验,建立省市中小制造业企业含工业工程在内的紧缺人才培养基金,鼓励含制造业咨询服务机构在内的社会力量培养紧缺人才,助力中小制造业企业人才供给。(三)推广产教融合助力转型升级1.设置工业工程专业产教融合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设立工业工程专业学者服务企业奖励资金。组建工业工程专家库,鼓励和引导中小民营企业与实战专家开展产教融合的实践合作,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工业工程专业产教融合实验基地和公共服务平台,助力山东省中小民营企业转型升级。2.扶持企业创办工业工程学院。如创立IE学院,聘请国内外工业工程专业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学者或企业相关专业人士任讲师,面向社会和自己的企业输出IE人才。(四)积极打造“IE+IT”模式的制造业服务业生态联盟鼓励服务制造业的IT类咨询公司与掌握IE先进管理技术的高校专业或咨询服务公司联合打造“IE+IT”模式的制造业服务业生态,实现专业短板互补互助,形成生态联盟,共同为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服务。(五)重点扶持行业隐形冠军,创立行业标准设立专项扶持资金,鼓励行业隐形冠军企业改革创新,制定推行行业标准,带动行业、产业整体升级。本文作者: 课题组组长:刘俊艳  青岛科技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博士, 硕导,致力于中小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实践研究课题组成员:周曉輝  青岛迦南美地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罗小强  宁波拓智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高志明  社团法人日本产业训练协会刘畅  青岛迦南美地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来源:gh_562f69198929 山东科协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yMzc4OTQyNw==&mid=2247489872&idx=1&sn=ca89ac6f28646bc799f30519f27547f4&chksm=e819b14cdf6e385a4dbc78b8f1c4326ea013cc7962418d5ec2d62414f1870ac7053214274408&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先进制造业 人口红利 企业转型升级 传统制造业 技术与管理 工业工程专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