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中:我国科研人员跨国流动的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6-12-19

  本文系2016年第二届科协发展理论研讨会之分论坛一“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科技人力资源”邀请报告

周建中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科技人才表现出很强的流动性,不论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还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科技人才的流动都非常频繁,科技人才的跨国流动呈现出全球化的发展态势。在此背景下,我国科技人才的跨国流动从早期的“智力外流”(brain drain),到现在的大量海外人才回流(brain gain),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我国的科技发展以及经济进步都有重大的影响。

  一、科研人员跨国流动的概念与内涵

  科研人员的跨国流动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我国科研人员通过各种形式前往其他国家的流动,包括获得博士学位、开展博士后工作、访问学者、项目交流等,另一方面也指外籍科研人员来我国工作、交流考察以及项目合作等各种形式。我们认为是否界定为跨国流动主要可以从时间维度来进行区分,短期的学术交流、考察以及会议研讨并不在我们的研究范围之列,一般的科研人员跨国流动我们认为至少应超过3个月时间。

  通常情况下,科研人员的跨国流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在国外获得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在国外做博士后,在国外项目合作超过3个月,在国外做访问学者超过3个月,在国外工作超过3个月等。

  二、我国高层次引进人才的学科领域定量分析

  通过选取我国“长江学者”、“百人计划”、“千人计划”等人才计划从海外招聘回国工作的高层次科技人员群体为研究样本,对5000多名海外回国的高层次人才样本进行了定量分析。从学科领域分析看,三个人才计划的入选者都是生物学领域所在比例最高,特别是在千人计划中的青年千人和百人计划入选者中占到了四分之一以上。从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2016)可以看到,从2000到2012年,美国在生物学领域的博士研究生呈快速增长阶段,一直稳居第二位,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生物学领域人才市场供应充足。当前,我们国家引进的海外人才中,绝大多数来自于美国,正是因为美国有巨大的生物学领域的博士研究生市场,才为我们国家引入大量生物学领域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提供了基础条件。从美国NSF《科学与工程指标》(2016)报告中还可以看到,美国当前科学与工程劳动力职业中学科领域方面最多的是计算机和数学科学家,其次是工程学领域的专家。同时,从报告中对未来10年科学与工程领域中未来职业的需求分析中也可看到,健康领域的技术人员、计算机科学家以及高级科研管理人员在美国的需求量巨大。

  从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来看,我们急缺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在很多领域中都存在。我国现阶段人才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还很突出,产业领军人才、高层次技术专家和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例如,在电信行业,现有高级人才占全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仅有0.14%;在海洋领域,我国在世界海洋专家数据库中登记的专家不足百人,不到全球总量的1%,仅有美国的1/20;在电子信息产业中,技师、高级技师占技术工人比例为3.2%,而发达国家一般在20%—40%之间。同时,研发力量相对薄弱。在装备制造业,我国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为1.26%。

  三、我国科研人员跨国流动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面向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机构中的具有跨国流动经历的科技一线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影响科研人员跨国流动的主要因素如下。

  关于出国流动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排在首位的影响因素还是科技水平,78.5%的被调查者认为国外的科技水平高对自己的出国流动影响很大,这也反映出当前我国的科技水平和国外科技发达国家比还有一定差距;其次是科研管理规范,排在第二位,64.6%的被调查者认为这也是影响出国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的科研管理问题一直为科技界所诟病,在科技投入快速增加的背景下,一套能够提高效率、激发活力的科研管理体系就尤为重要。

  关于回国的影响因素。可以看到是亲人都在国内因素排在首位,73.3%的被调查者认为此因素影响较大,其次是自身事业发展有利、国内发展机会多以及更容易受重视这三个影响因素。

  四、主要建议

  一是要做到按需引进,真正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需求。应当认真分析影响我国当前科技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的急需人才状况,真正按照需求,同时注重质量,使得引进的人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建议在国家层面顶层应设计好各类人才计划,避免出现为了完成指标而引进,应根据自身单位发展需求,优先引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领域急需的科技人才。

  二是引进真正一流水平的国际科学家。现在人才引进的仍然是以华裔为主,其实大部分是我国科研人员的回流,国际一流真正的人才引进还是较少,对千人计划还有长江学者群体的国际地位分析发现,如国际重要组织任职的分析,引进的人才在各自领域虽然较有影响,但还不是各个领域最顶尖的人才。下一步人才的引进,应该真正要把国际上最顶尖的人才引进到国内。

  三是外部软实力对人才跨国流动有重要影响。影响我国高层次人才跨国流动的因素不仅仅是科技投入与基础设施,科研管理的规范性、科研范围与环境以及外部体制机制等诸多因素都有重要影响。现在我国的科技投入也很高,基础设施也很强,影响人才引进已经不是早期的经费、设备的问题,科研管理的问题也很重要,其它如环境问题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根据速记稿整理而成,如有遗漏或不当之处,欢迎交流指正。

来源:科普中国网

原文链接:http://www.kepuchina.cn/hybs/201612/t20161219_56111.s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