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发现最古老人类足迹 距今370万年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6-12-15

  

  新发现的南方古猿足迹

  图片来源:Raffaello Pellizzon

  中国科学报讯随着一个高大的“男人”大步流星地走过东非大草原,脚下的土地被他踩出“吧唧”“吧唧”的声音。附近一座火山爆发为大地铺上了一层灰烬,而随后的暴雨又将地面变成了一摊烂泥。“吧唧”“吧唧”。另外4个矮小的家伙在后面不远处紧紧跟随着。“吧唧”“吧唧”。后来,混合着灰烬的雨滴再次从天而降,在366万年的时间里掩盖了他们的行踪。

  上述旅行的最初印记——这是已知与古人类有关的最早足迹——于上世纪70年代由人类学家Mary Leakey和她的研究团队在坦桑尼亚北部发现。

  如今,40年过去了,研究人员在这个名为利特里的闻名于世的遗址附近发现了更多的古人类足迹。他们比较了更多古人类个体的足迹,发现其中有一位男性的体重为48公斤,身高1.65米,这比已知任何南方古猿的化石记录都要大。研究人员以电影《星球大战》中身高两米的“丘巴卡”(Chewie)为其命名。

  研究人员指出,新的利特里足迹表明早期人类可能有类似于大猩猩的社会结构,即由一名体格魁梧的雄性主宰着一群体格瘦小的雌性。科学家说,这些足迹同时也带来了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如何防止这些脚印被侵蚀。

  研究人员在12月14日出版的eLife杂志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这些新足迹的发现源于对最初23米长的脚印群的保护。自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这些脚印便受到树根、雨水、水土流失以及其他因素的侵蚀。坦桑尼亚政府已经批准在该遗址上建立一座博物馆,包括在这些足迹上涂抹保护层。

  在准备过程中,该国达累斯萨拉姆大学考古学家Fidelis Masao曾挖沟对这一地区进行调查,之后于2014年1月发现了一个大的人类足迹。后续的挖掘在距离最初足迹150米远的地方陆续发现了12个更大的足迹——形成了一个32米长的足迹群,以及来自一个较小个体的单一足迹。

  经典的利特里足迹曾被认为属于南方古猿阿法种——该物种最有名的代表人物便是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具有320万年历史的露西。Masao的研究团队认为,新的足迹很可能也是由同一群体中的个体留下的。

  Masao和他的同事指出,这两组脚印都是由从北往西的个体留下的,并且很可能是在同一次旅行期间。这些脚印发现于同一层火山灰中,因此可能是由相同的条件产生的。

  参与此项研究的意大利佩鲁贾大学脊椎古生物学家Marco Cherin表示:“这真的很神奇,这个团队以相同的速度沿着相同的方向前进。”他说:“他们走向何方我们并不知道。这些在利特里留下足迹的南方古猿或许只是像其他动物一样漫无目的地行走。”

  丘巴卡的足迹要比其他的足迹大得多——它们有27厘米长,几乎相当于Cherin的脚长(约英制10码)。Cherin说,新的脚印表明早期人类比之前预想的具有更大的体型变化,从而对他们只有在250万年前进化出了更大的大脑之后才开始进化出更大的体型的观点提出了挑战。Cherin的研究团队同时估计,其他个体的身高在1.11米至1.49米之间。

  南方古猿是人科动物的一个已灭绝的属,被认为是从猿到人转变的第一阶段。南方古猿化石第一次被发现是在1924年,在南非西北省的塔翁地区,为6岁左右的幼年个体。以后又在东非、非洲南部连续发现类似化石,包括头骨、骨盆和四肢骨等。这些化石具有相同的特点,比如都能直立行走,但是他们之间又有一些差别。因此,研究人员把发现的这些材料分为四个种类,即阿法种、非洲种(纤细种)、粗壮种以及鲍氏种。关于这四个种如何演化,谁与谁有着祖先和子孙的关系,谁又直接发展成为现代人了,古人类学家们有许多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从最早的阿法种向前演化分为两支,一支经过非洲种发展成粗壮种,最后在大约距今150万年前绝灭了;另一支则向着人类进化的方向发展,经过能人、直立人,直到现代人。(赵熙熙)

来源:科普中国网

原文链接:http://www.kepuchina.cn/qykj/zykx/201612/t20161216_55232.s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