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纳植物园利用氮同位素和鸟巢视频观测揭示汞在松林食物链的放大效应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5-08

  汞是能长距离迁移、跨国界传输的全球性污染物之一。在厌氧条件下,无机形态的汞微生物转化为毒性更强的甲基汞,并通过食物链进入和累积在生物体中。水生食物链中汞(尤其是甲基汞)能沿食物链不断富集并在高营养级生物体内达到极高浓度,这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知和研究。然而,相对水生食物链而言,目前关于汞在陆生食物链生物累积和传递机制研究较为薄弱,缺乏统一的认识。

  为此,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哀牢山生态站与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仇广乐团队开展了合作研究,在景东彝族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的支持下在景东县文井镇思茅松林安放人工巢箱招引鸟类通过碳、氮同位素和视频观测技术得到了松针-毛虫-雏鸟(确定食物链)和松针-食草/杂食昆虫-螳螂/蚁蛉/蜘蛛(潜在食物链)等两条食物链。结果表明食物组成在汞的生物富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两个食物链中汞的生物富集具有相似的放大斜率在确定食物链中总汞放大斜率为0.18±0.03和甲基汞的为0.36±0.05在潜在食物链中总汞放大斜率为0.18±0.04,甲基汞为0.38±0.07该研究汞的生物放大斜率高于热带淡水地区总汞放大斜率为0.12±0.12,甲基汞为0.16±0.07和温带森林地区甲基汞放大斜率在0.20-0.28之间研究结果;氮同位素和鸟巢视频观察技术的结合可以为汞和其他污染物鸟类食物链的生物放大效应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关结果以Methylmercury bioaccumulation in a terrestrial food chain in pine forest revealed by live nest videography observations and nitrogen isotope 为题在线发表Environmental Pollution上。

  论文链接

wt_a52352020008160251_b74d8a.jpg

人工巢箱条件下松针-松毛虫-大山雀雏鸟食物链中汞的生物放大效应


内容来源:中国科学院

来源:中国科学院

原文链接:http://www.cas.cn/syky/202005/t20200506_4744774.s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生物 研究 食物链 甲基汞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