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领空神圣不可侵犯,他在“云上筑长城”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5-11

“那时我们一无所有

不像其他行业

导弹行业一点基础都没有

我和一部分留学生

就转到了火箭导弹专业”

于本水归国投身防空导弹研究

一干就是一辈子

日前,新华社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节目

“时代新青年”

专题报道中国航天科工二院

于本水院士

投身祖国防空导弹研究的先进事迹

今天,让我们一起重温

《云上筑长城》

战火纷飞的年代

他目睹了日寇的暴行

立誓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学成归来报效祖国

全面建设的年代

境外侦察机屡屡骚扰我国领空

他带领团队不舍昼夜

把汗水洒在科研第一线

改革开放的年代

作为导弹专家

他一次次攻坚克难

让守卫人民的利剑愈加锋利

70年

曾饱受摧残的祖国已经强大

防空导弹一代代更迭

我们的家园不再任由他人侵犯

70年

在最艰难的日子里

他们埋头苦干

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70年

“扶上马,送一程”

如今85岁高龄的他

为青年科学家倾注心血

青春正当时

满腔热血,赤胆忠心

谁的胸膛里

没有一颗报国心?

祖国的需要

就是一生的追求

科技强军 航天报国

至今熠熠生辉

于本水与防空导弹

于本水,1934年5月生于吉林九台,1960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现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

1934年,于本水出生于吉林省九台县的一个很穷苦的农民家庭。

回想起少年时代,于本水很感慨。那时祖国的大片土地被日本人占领,民不聊生,家里生活很困难。他连小学教育都是不完整的,仅学了三年半就辍学到了一个小工厂去做童工。但是聪明的他用三年半的时间就修完了整个小学的课程,这在那个蹉跎岁月里是一件令他和家人都非常自豪的事。在工厂每天繁重劳动之后的夜晚,他在昏暗的油灯下读了他能找到的所有书籍,其中一本谈到中国被列强占领瓜分,鼓励同胞们快快觉醒,奋发图强的《醒同胞》令他终生难忘。

东北解放给了他一个崭新的天地。改天换地后的家乡在于本水看来是那样的新鲜,那样的生机勃勃。识文断字的于本水被土改工作队队长看中了,成了一名小土改工作队员。那一年他13岁,土改工作队热火朝天的生活极大地鼓舞了他,开阔了他的视野。

但是身为工作队员的小于不是一个容易满足的人。一年后年轻的于本水要求继续去读书,考进九台中学,初中毕业后,于本水又来到长春市第一高中。后来,这两所学校共走出了三位院士。

1954年,于本水被选拔到苏联留学,就读于航空航天界的一流学府莫斯科航空学院,专门学习航天技术。于本水在莫斯科航空学院刻苦学习,自豪地以优秀成绩从这所学府毕业。该校将这位优秀毕业生的照片和业绩展示在他所在的教研室里。也正是在莫斯科留学期间,于本水亲耳聆听了毛主席的讲话——“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作为“八九点钟的太阳”,于本水知道他未来的道路应该怎样走。

1960年,于本水来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开始从事防空导弹研制,一干就是43年。

谈到早年的工作生涯,于本水很兴奋。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岁月里,我国的科技工作者调动一切积极性和创造力,与美蒋的先进装备一争高低。60年代中期,美国U-2高空侦察机经常来祖国大陆偷偷侦察。被我防空导弹击落后,它又学会了机动逃逸,即制导雷达一开机,它便机动逃出防空导弹杀伤区。空军司令部要求国防部五院帮助解决这一难题。这个艰巨的任务落到了以于本水为课题负责人的研究小组头上。于本水带领整个小组昼夜加班,经过大量数学仿真计算,终于拿出了一个有效方案,被空军指战员称为“近快战法”。这种方案根据U-2高空侦察机的机动性能和我防空导弹的作战能力,提出压缩制导雷达开机距离和发弹距离,并辅以兄弟火力单位佯攻。一旦按此发射导弹,敌人就难以逃脱被击落的命运。空军导弹部队用这种方法很快又连续打掉了一些U-2飞机。

为此,于本水本人荣立三等功,该项成果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于本水和他领导的课题组创造的“近快战法”,以其卓著的赫赫功勋在航天二院和空军的历史上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

在我国从事防空导弹研制的专家中,于本水可以算是为数不多的航天科班出身的老资格专家。40多年来,他一直在科研第一线从事防空导弹研制工作,参加和主持了多个型号的研制,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而立之年的于本水以“近快战法”在学术界取得声誉后,开始了更多型号的研制工作。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我国第二、第三代导弹相继研制成功,而于本水也从风华正茂的新一代学者变成了我国著名的防空导弹专家。在型号线上的忙碌身影中,他的头上添了几多斑斑白发,他的阅历和学识不断丰富。人们都说,这些宝贵经验是为航天事业积攒的一笔宝贵财富。

而他在各种奖项及“专家”、“模范”的称号纷至沓来时,抓紧时间撰写专业著作,把宝贵的经验写进书中传以后人。它的著译作《防空导弹总体设计》、《系统工程与无人驾驶飞行器设计》等,成为航天技术及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参考,为学术界贡献了一个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人的丰厚积累。

他遇到过太多的困难,但豁达乐观的他回首往事,那么多挫折一时却都记不起来了。惟有那种感觉是忘不掉的,那是一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感觉。当然,他并不是一个人寂寞前行,他有一支多年和他共同奋斗的团队。

于本水是一个真正乐观、豁达的人,乐观、豁达到自在、自觉。他曾这样说,导弹研制不是做玩具,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周期很长,中间出现问题甚至失败是很正常的事,出现问题后,最重要的是把握数据,分析并找出问题的根源,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他认为自己最应该做,也正是他最擅长的。当然有时他也着急,但作为技术负责人,他若是乱了阵脚,别人怎么办?也正是基于这样良好的心理素质,于本水在挫折当头时,顺理成章地做着他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而在蓦然回首时,收获灯火阑珊的喜悦。

是的,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原因就是他有着极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但这还仅仅是一个必备的条件,更重要的是他坚定的政治信仰、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专业知识、

丰富的实践经验、优秀的创新能力、出色的论证设计试验分析能力及良好的协调能力。

他有着坚定的政治信仰。他认为优秀的航天系统设计师必须具有事业心和献身的精神,那种见异思迁、见利思迁的人是难以完成航天系统研制这一艰巨而复杂的任务的,持之以恒是航天系统设计师必备的品质。

他有着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他认为,不具备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在研制工作中就底气不足,难于创新,更不用说认识众多技术问题的实质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了。

他有着丰富的型号研制实践经验。他认为,航天系统设计师,特别是担任主任设计师以上职务的人,必须具有一定的型号研制实践经验,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他有着优秀的创新能力。他认为,对于研制过程中出现的大量技术问题,系统设计师的大脑应当是一个“加工厂”,善于抓住要害,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他有着良好的论证、设计、试验和分析能力。他认为,航天系统设计师应当能根据技术指标对本系统进行方案论证,保证系统方案的先进性和可行性。

他具有良好的协调能力。他认为航天系统设计师要善于与人共事,善于优化技术方案,为国家提供精良的航天武器。

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于本水,把工作中的协调和组织能力看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这不难理解,航天事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由很多人共同来做,每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带来整个系统的失衡,最终导致失败,无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个体多么出色都于事无补。因此要想取得大的成就,就必须团结、调动方方面面的人,共同完成事业。正如同于本水教育自己的学生那样,要想做好事,先把人做好。

也许正因为如此,在许多人的眼里,于本水是一个修养非常好的人。他豁达、宽容、乐观、谦逊、严谨……正像他的名字一样,他本色自然,静若止水。

他看上去是那样的心态平和,言行举止流淌着一种稳定自若的气质——这是令很多人欣羡的境界。

这并不是说,他待人处世只一味地宽和。他对待事业、对待工作绝对是一丝不苟的。

譬如说带学生,于本水绝对严格要求,毫不含糊。20多年了,从他的门下出去了很多学生。在这些学生的身上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补基础课,辅导论文,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教育他们牢固树立为航天事业奉献的精神。他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的学生有些现在已经走上了重要的工作岗位,为我国导弹事业的研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说起于老师,学生们充满感情,用三个词来形容他——严师、慈父、良友。

从教书的角度讲,于老师是一个良师,从基础课到毕业论文到工程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他对学生们非常严格,不管他们当时是否完全理解,因为他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们一定会理解的。

从育人的角度讲,于老师又是一个慈父,从为人处世、生活琐事等方方面面教育、关心学生。他教育学生要想做好事,先把人做好。在生活上给予学生慈父一般的关怀。

而当学生成长起来,振翅从他的身边飞走后,于老师又像是他们的良友。每当学生在技术上遇到棘手的问题,就会想到去请教他们的于老师,于老师一定会从朋友的角度坦诚地为他们出主意,解决疑难问题。

正因为如此,于本水的历届学生对他都非常尊敬,因为他传授给他们的不仅是专业知识,还有他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谦虚正直、豁达宽容的胸襟,这些不仅以言传的形式,更重要的是以身教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植根于他们的脑海之中。

“要想做好事,先把人做好”,这看似浅显的一句话又有着怎样深刻的含义!当然,在于本水看来,他寻常到本来就应当这样。


来源  :新青年工作室、中国航天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