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 生生不息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6-27

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中

“中科5号”鲫鱼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供图

进入特色研究所建设以来,水生所的经费收入稳定增长,同时其产出能力也出现爆发式增长。“3年特色研究所建设,我们可以说是抓住契机、苦练‘内功’。”赵进东表示,水生所在论文发表、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等方面都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2015年至2017年间,水生所科研人员共发表论文1674篇,由SCI收录1085篇。其中,JCR学科分类前30%的论文610篇,占56%,相比2014年及以前增长超过两倍。共申请专利165项,获得授权专利82项(含1项美国发明专利)。编写专著6部,制定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9 项。

水生所人才队伍得到进一步壮大发展。近3年新增国家“万人计划”1人、国家“千人计划”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2人、中科院“百人计划”5人、农业农村部水产技术体系岗位专家7人、中科院特聘研究员15人。人才团队建设方面,近5年新增基金委创新群体1项。

截至目前,水生所具有国家级人才称号的科研人员共19人,占正高级职数人选的24%;具有省部院级人才称号的科研人员共44人,占正高级职数人选的56%。

青年海外进修计划、职称破格提拔制度、青年促进会遴选制度、所级青年科技奖励、3H工程……制度创新、勇于实践,水生所的政策“组合拳”托举起青年人才的成长之路。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同样可圈可点。特色研究所建设期间,水生所为了推进产业转移转化平台建设,探索采用更为灵活的人事机制,“人才离岗创业”初显成效。

研究员刘剑彤就采用了离岗留任的方式,担任水生所发起的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该公司以提供水污染综合整治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服务为主,2016年正式登陆新三板,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2015年,水生所与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合作共建的藻类生物技术和生物能源研发中心成立。中心主任韩丹翔介绍,不同于原先“技术突破—对接社会资源—产业化”的成果转移转化模式,中心成立伊始即与企业联合,有非常明确的社会需求导向。

截至目前,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已投入5000万元左右的仪器设备,总投资接近1亿元。水生所则引入产业基金共建研究中心,探索成果转移转化新模式。

2015年,水生所建议并积极参与“抢救洱海”行动,制订了洱海渔业提升计划,实现了控藻与渔业效益双提升,并通过适当恢复沉水植被等方式,既改善了水质,又增加了渔民收入。

水生所长期通过全国政协、各类媒体呼吁对长江实施十年禁渔措施。2016年,有关建议获得中央领导批示,推动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措施、展开专项行动。

“可以说,3年时间,水生所迎来了70年发展历程中又一个黄金时期,这是特色研究所建设期间学科建设、设备平台建设、创新文化建设的结果。”殷战说。

期许

在殷战规划的蓝图里,未来水生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国家和中科院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下,进一步破除观念壁垒和制度藩篱。“要在全国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2018年,特色研究所建设验收刚一结束,“蓝色粮仓科技创新”国家重大专项发布,通过积极组织团队申报,水生所承担了其中水产养殖生物性别和发育的分子基础与控制机制、渔业水域生境退化与生物多样性演变机制、重要养殖鱼类种质创制与生殖操作等3个项目,增强了研究所承担国家重大专项的能力。

未来,水生所希望努力推动成立“长江生态保护”研究机构,期望对标位于青岛的国家海洋研究中心,联合高校和各部委研究机构探索建立淡水全人工模拟系统和实验生态学平台。

“以前生态研究主要靠观测和调查,由于变量复杂,难以实现实验室条件下的精准研究。”殷战表示,期待通过资源争取,构建水生态模拟设施的建设,推进实验生态学研究的开展,使变量控制的实验方法将来可以应用到水生态环境的研究上,从而得出更准确、因果联系更强的水生态试验结果。

“水生生物调查数据分析管理平台”是另一个设想。水生所从事水生生物调查的时间长、积累多,很多珍贵数据保存于水生所的纸质档案,或是分散于各学科组的内部档案中。殷战计划首先在水生所内部建立数据库,收集各流域的水生生物调查资源数据,并逐渐发展为国家性的数据平台,为全国水生态环境及水生生物的研究、保护、人才培养、科普等提供权威、共享的学术平台。

“回顾水生所的历史使命,鱼、藻、水的相互结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水体生态研究系统。在强调绿色生态理念的今天,这种有机整合的研究方向必将展现出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殷战和水生所全体职工相信,未来的水生所不仅仅是有“特色”的水生所,还将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