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毒理学会第二届毒理学资格认证工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5-03-09


  中国毒理学会第二届毒理学资格认证工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2015年2月28日在北京召开。学会荣誉理事长、认证委员会主任陈君石院士,学会理事长、认证委员会副主任周平坤教授,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认证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付立杰博士,第二届资格认证委员会委员共计17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学会理事长、资格认证委员会副主任周平坤教授主持。他首先向前来参会的资格认证委员会委员致以亲切的问候和新春的祝福,对大家百忙中准时参会表示感谢。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资格认证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付立杰博士就中国毒理学会第六期‘现代毒理学应用与进展高级研修班’,2014年资格认证和再认证相关工作进展,认证工作面临的机遇、问题与挑战,2015年及今后资格认证工作思路进行了汇报。

  付立杰博士指出,经过几年的努力,资格认证工作已经逐步走向完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中国科协已把开展专业人员资格认定作为有序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一项重要工作,并被列入中国科协承接意愿项目(26项)之一,提交给归口管理单位国家人社部。这对我们继续开展资格认证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但是,我们也面临着挑战。主要表现为:从学科特点来讲,从业人员偏少、而涉及部门又较多;资格认证工作运行团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职业化、专业化建设;认证体系和考试题目制度化、系统化建设;资格认证工作需要稳定、规范的资金支持和管理。
  付立杰博士还就2015年学会继续教育工作及资格认证工作计划作了说明,他强调,2015年工作重点是在中国科协领导下,积极推动归口管理和相关部门对学会资格认证的认可;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互认;完成认证委员会换届聘任工作。而长远目标则是:用1-2年时间完善系统制度;用2-3年时间建立专职或职业化团队;用2-3年时间实现培训网络化;用3-5年时间实现题库与随机命题;尽早实现国内部门认可、国际互认的资格认证;征集筹备资深毒理学家认证方案。
  经与会委员们讨论,会议确定了2014年毒理学资格认证考试通过率。共有27人(其中8人为补考通过)通过了2014年度的毒理学资格认证;确定并通过了获得2014年度毒理学资格再认证人员的名单,共35人。第七期现代毒理学高级研修将于2015年6-7月举办,10月24日全国七次大会之前在武汉举行认证考试,改进并提前启动2015年毒理学资格再认证工作。
  出席会议的委员们就“做好毒理学资格认证和再认证工作需改进和注意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委员们普遍认为,中国毒理学会的资格认证工作进展顺利,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工作推进中存在和出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有待克服和解决。毒理学资格认证工作可作为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一项重要工作,政府认可和国际互认是提高参与资格认证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会议决定在条件具备时,尽快推进和实施网络培训。应加强题库建设,推进计算机化随机命题,但由于参加考试的考生不多,暂不实施网络考试。学会委托部分委员,提出资深毒理学家认证建议方案。
  资格认证委员会主任陈君石院士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六年来毒理学资格认证工作取得很大成绩,目前日趋走向成熟;应当明确的是,我们所进行的资格认证不是职业认证,而是资格认证;资格认证含金量与国际互认密切相关,要重视并积极推动国际互认;再认证对资格认证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公认很重要,初次尝试取得成功,需加大宣传;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宣传、考试公平透明来进一步打出品牌;此外,对周宗灿教授为中国毒理学会和毒理学资格认证所作贡献表示感谢。
  学会理事长、资格认证委员会副主任周平坤教授在会议结束时指出,毒理学资格认证工作是中国毒理学会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毒理学不断壮大,开展毒理学资格认证工作已经成为推动毒理学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促进行业质量和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学会将继续把这项工作放在重点和突出地位,面向社会进一步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完善相关制度,打造品牌,加强宣传,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力争国际互认,积极探索毒理学资格认证的新机制。

来源:中国毒理学会

原文链接:http://www.chntox.org/news-js.asp?id=734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资格认证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