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低斑蜻现身北京奥森公园!同步监测正待时!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5-14

近日,北京从事自然教育的大米老师在整理自己的照片资料时,意外发现今年4月12日她在奥森拍摄的系列图片中,居然拍到了一只雄性低斑蜻。

“当时没太留意,在认出它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里收录的CR级物种时,还是很惊喜的”,大米老师认为,这跟近年来北京湿地的良好恢复直接相关。同样是在今年春天,中国绿发会“低斑蜻保护地·天津”的志愿者也拍到了新生的低斑蜻。据他了解,此前的2005年在天津河北区张兴庄姊妹湖、2017年在北京圆明园、2019年在天津等地,也多次有人拍到了低斑蜻生态照片。

低斑蜻,隶属于蜻蜓目蜻科蜻属,又名六斑蜻、琚珀蜻,是一种体型中等、翅具色斑的蜻科动物,多生活于低海拔的河湖湿地环境。从外形上看,它们身体通常呈现黄褐色至黑褐色,在其翅膀的基部、中部和端部都具有明显的色斑。在北京地区,低斑蜻原本是早春比较常见的一种蜻蜓,也曾是优势种,每年4-5月份,人们都可以见到它们在水面或飞或栖,身形轻盈灵动。后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影响、大量湿地环境的萎缩,低斑蜻日益减少,甚至在一些原本分布地消失了踪影。

“这种蜻蜓秀气、漂亮,翅膀上的8个黑斑,能让它被一眼辨认出来。但低斑蜻体长不过4厘米、体型不占优势,在进化过程中,它们往往成为春天第一批羽化的蜻蜓。也因此它们比一般蜻蜓更加脆弱敏感,使得它们成为环境变化的牺牲品”,大米老师推测,但从今年春天的情况来看,北京低斑蜻种群数量似有回升。

200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对低斑蜻这一物种进行全球评估时,曾预估其种数数量不足5000只,因此被列为“CR”(极度濒危)级保护物种,这也是中国已知约800种蜻蜓中唯一编入IUCN红色名录CR(极危)级别的物种。

“IUCN红色名录对低斑蜻的评估,是在2006年,如今14年过去了,低斑蜻的种群数量看起来是在缓慢恢复”,大米老师建议,鉴于眼下仍是低斑蜻活跃的季节,如果有共同爱好者再次发现其身影,希望能一起在京津地区的圆明园、奥森、海淀公园、天津湿地等低海拔水系开展同步监测,以便更好地保护这一物种。

整理/Gone 审/summy 责编/angel

来源:中国绿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