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身份证号、工资收入……疫情下“交出”的个人信息去哪了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5-13

来源:宁夏科普e点通


近日,青岛公安发布通报称,胶州市民微信群里,出现了当地中心医院出入人员名单。6000余人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被公之于众。


类似的情况在多地出现,引起人们对防疫期间个人信息安全的担忧。记者采访发现,出于防控需要被大量收集的个人信息,还留存在相关App和超市、药店等商家手中,存在泄露隐患。


目前,已有一些地方政府对疫情防控App进行专项治理。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认为,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已引起各方重视,后续应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最大限度降低泄露、滥用风险。

01信息泄露频发 多为违规操作

家住天津的丁先生,近来频繁接到被标记为“诈骗”“骚扰”“房产中介”的电话。


他有些不安地说:“我最近待过重庆、天津两个地方,在住宿、出入社区、购物时,多次登记个人信息,是不是被泄露了?”


丁先生的担忧并非只是猜测。此前各地多次出现返乡及确诊人员信息泄露事件。一份份包含个人信息的文件,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上疯狂转发,相关人员的姓名、照片、工作单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等信息“一览无余”。


记者采访发现,这些信息泄露,多数是一些地方在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时,违规操作造成的。


天津市在开展专项治理中发现,“新冠通”等App在收集身份证件、健康信息、详细行踪等个人敏感信息时,未同步向用户说明收集目的;未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向用户提供删除、更正个人信息的功能。


此外,疫情暴发以来,全国已发生多起因非法传播个人信息,被公安机关处理的案件。


2月初,内蒙古鄂尔多斯某工作人员,将涉疫排查人员名单发送至内部工作群,被群内成员王某擅自转发至3个社会群众微信群。


随后,名单被网民大量转发,致使公民个人信息泄露,损害了公民合法权益。后公安机关依法对王某处以行政拘留10日。


在广州,海珠警方接到辖区居民报警,称其所在小区的业主微信群内有人发布多名公民个人信息。


警方调查发现,郑某曾将多名曾乘坐某邮轮的游客名单发送给朋友叶某。叶某又将上述游客个人信息转发至其所在小区的业主微信群内。警方随后依法对违法人员郑某、叶某分别处以罚款500元的处罚。


疫情防控期间,为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国家相关部委已出台多项措施:




1月30日,交通运输部发布紧急通知,明确要求依法严格保护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



2月初,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做好个人信息保护利用大数据支撑联防联控工作的通知》;



3月,民政部、中央网信办等部门联合部署社区防控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工作,要求需要收集社区居民信息的,应向社区居民明确提示并取得同意,明确用于此次疫情防控,对于用于其他目的的,必须重新征得社区居民本人同意。


同时,各地也开始重视疫情期间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河南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中小学生学习类App专项整治工作,确保学生信息安全得到保障。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对省内疫情防控有关互联网应用,开展网络安全威胁监测,并为疫情防控重点保障App运营单位,在数据、安全防护和隐私合规等方面,提供相关技术服务和政策指导。


02物业竟要求登记收入状况


“目前,社会上违规收集、滥用个人信息的情况依然存在。这个问题处理不好,会带来很大负面影响。”左晓栋说。


记者调查发现,通过收集公民个人信息而进行的“大数据抗疫”,对有效控制疫情功不可没。但也有一些地方,在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时,存在不规范现象。


——收集信息主体过多。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工作组专家何延哲介绍,防疫期间使用的信息收集网络应用程序,包括App、小程序和一些在线网页工具,可能有几千个。一些技术水平不高的社区、乡镇、公司等也都有自己的在线工具。


“这些收集信息主体,没有统一标准和共享、互认机制,存在重复、过多收集的情况。”何延哲说。


——过度收集。不少群众反映,一些部门、商家在收集个人信息时过度索要。有人吐槽,防疫期间,小区物业管理人员上门要求登记的内容,竟然包括收入状况和身高、血型等信息。“我真是搞不懂,一个月挣多少钱与疫情防控有关系吗?”


——信息存储、保护不明确。北京的张先生近来每次去家附近的超市、小吃店,都被要求在入口处登记个人姓名、身份证号和手机号等信息。一个厚厚的大本子,每个进出人员的个人信息都写在上面,下一个人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上一个人的具体信息。


“这一本写满姓名、身份证号和手机号的个人信息登记本,商家如何保护?”张先生很担心。工作人员的答复是,他们只管登记,并不清楚后续怎么处理。

03个人信息收集应“最少够用”


目前,各种防疫App和超市、药店、小区物业、公交地铁等主体收集了大量个人信息,很多人在“交出”个人信息的时候,都不清楚这些信息最终会被如何使用。


“个人信息在一些不法分子眼中是有价商品,信息越全越值钱,信息越新越值钱”,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疫情防控期间的个人信息流入非法渠道,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受访专家认为,现在已经到了清理违规行为、落实保护措施的时候了。


对个人信息的采集、汇总、共享、披露等环节,各地应该严格把关,以防出现数据泄露、丢失、滥用等情形。


“现在个人信息已被大量收集,重要的是对它们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数据安全。”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吴晓林说。


他建议,相关部门要对疫情期间收集到的个人信息增加过程追踪,严格监管相关应用程序和其他纸质材料,最大限度降低泄露、滥用风险。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新华每日电讯(xhmrdxwx)微信公众号记者:翟永冠、白佳丽、宋佳、侯捷。

来源:nxkpydt 宁夏科普e点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xMDI4MzAwNw==&mid=2247486840&idx=1&sn=e7ca63cf8145b5d9b1c0aa7da069bf4e&chksm=f90410e8ce7399fe6fe2ecafcaa192fb35d6e2e0a66115a42c83c7582a6685eefb546030610d&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