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如何创新,听听海峡两岸专家怎么说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7-08-30

  “当恐龙在陆地上都成了化石

  雄伟的大翅鲸、抹香鲸

  在亮蓝的高速公路上

  欲迎风喷洒壮丽的水柱

  吞吐着潮汐鼓噪着风波

  满肚子沉船和锈锚的故事

  海啊

  比记忆更深

  比梦更神奇”


  8月28日举行的第十届海峡两岸科普论坛的主旨报告环节,台湾正修科技大学教授、海洋发展教育基金会董事长方力行为大家朗诵了诗人余光中为台湾海洋生物博物馆所作的题词。方力行以《海洋科普的虚实之变:从“海洋生物博物馆”到“海洋之窗”,(慕课及新媒体)的路程》为题,给大家讲述了博物馆的筹建之路和科普创新之处。

  “哇,好美啊!”“好想亲自去看一下。”当一张张唯美的海洋生物馆照片在大屏幕上展现出来时,在场的观众都纷纷拍手赞叹。作为建馆馆长,方力行根据国内外专家的提议确定场馆的基本建设,根据200多户村民的意见规划场馆的样式,根据学校和社会的需求规划建设方向,根据1500份以上的民间水族馆调查问卷规划建设规模。他否定了设计师的黄瓦古建筑式场馆和中国龙式馆前建筑的提议,转而使用具有现代气息并和蓝天海洋环境色调相仿的建设方案。他表示,海生馆以尊重海洋为出发点,自然和环保成为其设计的基本理念,并以展现水的精神为建筑原则。

  当年,海生馆投资巨大,很多大城市都在争先这一项目。但方力行却选择在偏僻的台湾垦丁临海地区,这一区域盐碱化严重,植物难以生长,而且附近一些违法鱼池抽取地下水,公园环境受到了破坏,他希望海生馆的建设能改造这片土地。“海生馆是为社会服务的,应该是全台湾民众可以学习和游玩的地方,更是科学研究和学生培养的基地”。方力行说,“在海生馆工作,是可以拿到博士学位的。”台湾海洋生物博物馆目前拥有一个重点实验室和两个研究所,每年重要的科学研究报告数量在台湾科学技术领域都遥遥领先。

  方力行说,“这里就是台湾的一本海洋生态教科书”,海洋馆经常开展科普活动,支持老师带学生到馆内学习。但最有特色的,还是夜宿海生馆活动。当初,因为工作人员发现,闭馆后的海洋生物与白天不一样,想要跟大家分享和了解海洋夜晚的面貌。于是,海生馆改建与添置设施,设计筹划多样与海洋生物亲近的方案与体验活动,亲身探索、寻找夜晚的海洋秘密,就这样夜宿海生馆的活动诞生了,这也成为台湾海洋生物博物馆最受欢迎的活动。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王康友为大家讲解了如何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特征,转变科普理念和行为方式;台湾大学前校长李嗣涔为大家介绍了信息医学对经络治疗与保健养生的案例;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李国婧分享了内蒙古学会、协会青少年教育科普创新探索;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陈吉利教授为大家解读了海峡两岸科学传播的做法;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张志慧作为基层科普工作者,报告了基层科普工作的实践和探索。

  专家学者们的主旨演讲有案例、有创新、有激情,听起来让人倍感新奇、发人深省。让听众不由得思索,科普创新之路,我们该怎样走?

  论坛还围绕“新媒体与科普、创新、科学传播”、“科普教育服务创新发展”、“科学素养与社会发展”、“科普创新与日常生活”四个主题举办分论坛开展专题研讨,共有73位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作报告。报告围绕新媒体时代微信公众号科普现状,大数据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应用,数学串珠在科普活动上的应用,诗经的科教意蕴,博物馆教育理念和教育活动的开展,养生与科普等主题展开讨论。精彩的演讲让与会学者增进交流、增进了解。

  海峡两岸科普论坛创办于2008年,由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和台湾元智大学、《科学月刊》杂志社共同发起,至今连续在大陆和台湾成功举办了九届。在各方的努力和参与下,论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交流议题日益广泛,活动形式日益多样,已经形成品牌效应,成为海峡两岸科技界一年一度的科普盛会,是两岸人民增进了解、融洽感情、互通有无、共同繁荣的重要渠道。(娜仁娜)

第十届海峡两岸科普论坛在呼和浩特举行.jpg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原文链接:http://www.imast.org.cn/xwdt/kxyw/201708/t20170831_33767.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时政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