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C • 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徐晓兰提案(二):基于工业互联网提升关键物资生产调度能力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5-22

来源:世界机器人大会服务平台

编者按

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于5月21日在京开幕。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5月22日在京开幕。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致公党中央常委、中国科协常委、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晓兰今年两会提出了《基于工业互联网提升关键物资生产调度能力》的政协提案。详细内容请见下文。


基于工业互联网提升关键物资生产调度能力


新冠疫情的爆发对我国应急医疗物资的生产调配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习总书记在2020年2月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强调,“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要系统梳理国家储备体系短板,提升储备效能,优化关键物资生产能力布局”。我国现有关键物资生产调配管理模式相对粗放,关键物资的调度分配主要依靠统计企业上报数据、各单位上报数据和人工估算,数据割裂且实时性差,难以保证调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此背景下,探索通过先进技术手段提升我国面对重大疫情等突发状况时的关键物资生产调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能够实时精准对接供给侧与需求侧数据信息,在短时间内实现重要关键物资生产、调度、分配的全局优化,从而大幅提升国家在面对重大疫情及其他突发状况时的治理能力。


一、我国现有关键物资生产调配管理模式相对粗放


一是难以实时打通物资供给和需求信息,数据孤岛现象严重,调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难以保证。我国目前缺乏精准实时掌握关键物资供需数据的有效手段,数据孤岛、数据割裂问题较为严重。在供给侧,难以实时全面掌握关键物资生产企业数据、被征用的非指定生产企业数据、原材料数据、全球相关产业流数据等;在需求侧,难以实时全面掌握医疗机构数据、企事业单位、高校院所需求数据、社会大众需求数据等。


二是无法精准实时掌握关键物资仓储物流和分配情况,物资调配工作效率有待提升。在战“疫”中,党和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最大可能保障了疫区人员的医疗防护物资供给。然而由于对口罩、防护服等关键物资的日常生产销售和库存缺乏详细掌握,对于物资的物流和分配情况难以追踪,对于物资的发放和消耗了解不够准确及时,导致疫情爆发后的一段时间内医疗关键物资的分配依然存在着不合理性。


三是不能快速打通关键物资生产各要素,关键物资产量无法在第一时间大幅提高。政府与企业间缺乏对接机制,也不掌握市场信息,难以对关键物资生产所需各要素的分配形成有效调控。关键物资生产企业在短期内难以迅速掌握相关产业上下游信息,无法快速提升原材料供给以致无法及时扩大产能;一些企业具备关键物资生产能力,但是缺乏原材料和上下游信息,也难以快速转产。


四是缺乏对全国范围内关键物资信息的精确掌握,无法实现全国范围的全局优化。由于关键物资全国联网系统尚未完善,调配时难以做到根据疫情发展情况重点调配、根据生产仓储情况就近调配。若能有效统筹全国各地医疗防护物资生产调配,就近生产就近调配,优先供应疫情严重地区,将可有效缓解关键物资短缺等状况,提升调配效率。


二、有关建议


在此前的抗击疫情过程中,工业互联网已被证明可有效对接关键物资供给侧和需求侧信息,精准掌握关键物资实时物流仓储信息,针对性加强关键物资生产原材料供给和产量,快速提升关键物资生产能力。为进一步增强突发状况下关键物资的生产调度能力,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保障关键物资供给侧数据获取,建立关键物资生产调配数据动态采集平台和关键物资生产介入机制。依托工业互联网,构建疫情防护物资、医疗器械、重点原材料数据动态采集平台。针对信息化水平不足、无法直接获取数据的疫情防护物资生产企业,提供前端标识智能采集设备,直接在物资生产环节采集数据;针对可以直接采集获取数据的疫情防护物资生产企业,提供边缘采集设备,直接从企业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和MES(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实现生产可控、质量可控、数据可追溯。建立健全各类紧急情况下关键物资生产企业的管理机制,保证突发情况下有关部门可以立即介入相关企业生产,各类企业可以无缝对接工业互联网平台,获取生产关键物资所需的原材料等各类要素,优化生产企业排产和扩产。为更好推动上述工作,建议选择典型的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实现在原料采购、订单需求、生产加工、物流配送、销售使用等各环节的数据动态采集和优化调度,支撑疫情防控物资的可管、可控、可查。


二是保障关键物资需求侧数据融通,建立健全跨部门需求数据共享机制。出台关键物资数据共享相关政策法规,完善对接机制和对接标准,实现有关部门、卫健委和各医疗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保障有关部门能够实时精准获取关键物资需求数据。为更好获取需求侧数据,可通过工业互联网与大数据手段:针对物流企业,提供前端标识智能采集设备采集疫情防护物资大宗物流数据,并按需对接成熟的疫情防控物资经销批发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等物流平台中的物流数据;针对销售使用环节,尤其是医院使用环节,实现与HIS(医院信息系统)等系统中疫情防控物资的需求、领用、库存等核心数据的对接。


三是全面加强政府对突发情况的掌控能力,实现关键物资生产调配的高效化、科学化、精准化。加强顶层设计,保障突发情况下政府对医疗机构、各级部门、社会大众、高校院所、企业单位数据信息的实时精准获取,在大数据时代有效掌控物资供需、社会舆情、全球产业链供给等情况。提升计算能力,加强算法研究,根据各类应急保障平台的关键物资调配数据,建立各类突发情况的大数据分析预测模型,指导企业就近生产就近分配,全国统一布局优化关键物资调配,根据社会大众需要结构性调整关键物资生产种类,根据疫情发展预测性排产与扩产。

来源:gh_729d2362555a 世界机器人大会服务平台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zMDc5MDU3MQ==&mid=2247485540&idx=2&sn=7a2ff5c42ab9f702bc58b071a765bb30&chksm=e8af4ca0dfd8c5b66ed4b8588d74846f5a73f08149058f5a5e893ad8718b27a49ce660b04d56&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中国电子学会 北京市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