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根据自身个性选择住处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7-10-17

 2015年英国国家科学院发表了一篇关于研究在伦敦各区生活的居民个性特征的论文。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研究人员发现性格外向者青睐里士满、旺兹沃斯和朗巴斯地区,开放性最高者更喜欢生活在哈克尼和伊斯灵顿,而居住在巴奈特和里维斯汉姆的人感情稳定性低于平均值。     然而上述研究并没有解决相关问题即人们的居住范围是否反映他们的性格特征。换言之,人们选择不同居住地是否与“先天造就”和“后天培养”有关。然而最近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本尼迪特·哈特曼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通过研究篱雀住处与性格关系填补了这一空白。

20171017183014_6d0621.jpg

(图片来源于经济人)

研究员们以简便手段就测算出一只篱雀的容忍度:一位研究员走向它,然后测出这只鸟飞走之前,能接受人类接近的最大距离。他们在每一个篱雀繁殖季节对每只鸟进行多次实验。这项研究的重复实验已历经三个繁殖季节。

他 们发现,一只特定鸟类的“飞走距离”在一个繁殖季节中是恒定的。随着经历的繁殖季节增多,多数鸟类变得更大胆——研究员们推测,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篱雀更 “世故”了,也知道安全距离是多少了。但是,篱雀随着年龄而增加的胆量与初涉领地之际胆量差距之间没有可比性。所以,胆量的增加并不能大幅度影响如下事 实:一般来说,鸟类飞行距离与人类侵入领地呈反比关系——结果就是,胆大的住人多的地方,胆小的住人少的地方。

就篱雀来说,“先天造就”胜于“后天培养”。哈特曼先生证明了性格适于环境而非环境塑造性格。羽翼丰满的篱雀能择良木而栖。同样,伦敦各区也可适用这套理论。

来源:经济人  

原文链接:https://www.economist.com/news/science-and-technology/21729975-does-apply-people-too-birds-choose-where-live-based-their

编译/Edward  审/Shuya  编/小梁

来源: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

原文链接:http://www.cbcgdf.org/NewsShow/4854/3135.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