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主刊同日发表两篇我国学者在植物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6-18

来源:植物科学最前沿

2020年6月17日,Cell主刊同时发表两篇我国学者在植物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

第一篇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田志喜研究员领衔的科研团队的题为“Pan-Genome of Wild and Cultivated Soybeans”的论文。该项成果构建了植物中首个图形结构基因组,为大豆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源和平台。该项成果也是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建立后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该研究首先对来自世界大豆主产国的2898个大豆自然种质资源进行了深度重测序和群体结构分析,进而精心挑选出26个最具代表性的大豆种质材料。该26个种质包括3个野生大豆,9个农家种和14个现代栽培品种,其中一些材料作为骨干核心亲本已经培育了上百个优良新品种,一些材料是各个大豆主产区推广面积最大的主栽品种。研究团队利用最新组装策略,对该26个大豆种质进行了基因组的重头组装和精确注释。在此基础上,结合已经发表的中黄13、Williams 82 和 W05 基因组,构建了高质量的基于图形结构的基因组,经过泛基因组分析,挖掘到大量的大片段结构变异。深入分析发现,有些结构变异导致了不同基因间的融合,这为新基因的产生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一些结构变异在重要农艺性状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如种皮亮度、种皮颜色的驯化、缺铁失绿等。

wt_a52362020018213149_51e3ee.jpg

第二篇为:王新刚博士等人在Cell 在线发表题为“Major Impacts of Widespread Structural Variation on Gene Expression and Crop Improvement in Tomato”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使用长读长纳米孔测序技术来捕获100个不同番茄品系中的238,490个SV。该panSV基因组,连同14个新的参考组件,揭示了各种基因型的大规模混合,以及成千上万个与基因和顺式调控区相交的SV。

数百个SV基因对表现出微妙而显著的表达变化,可能广泛影响数量性状变异。通过将定量遗传学与基因组编辑相结合,该研究展示了改变基因剂量和表达水平的多种SV如何改变果实的风味,大小和产量。该研究的发现凸显了SV在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关系中尚未充分探索的作用及其在作物改良中的广泛重要性和实用性。

wt_a22322000618213149_55290c.jpg

来源:frontiersin 植物科学最前沿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OTY2NDYyNQ==&mid=2247497023&idx=4&sn=afb3c2c5ec3f97a99bc2a7aaf3880518&chksm=e8bd8721dfca0e3729c9f6dc82a594f24227b26e781ce5ffcf35368937845471140f15d7ee9a#rd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基因组 结构 cel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