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鱼与新型冠状病毒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6-22

来源:中国实验动物学会订阅号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近日,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突发新冠病毒疫情,相关机构在切割进口三文鱼的案板上检测到了新冠病毒。这使人们想起了2019年9月,加拿大学者曾在著名生物学Elife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该论文证实在三文鱼体内发现与冠状病毒非常相近的同目病毒。

      一时间,三文鱼成了大家关注的热点,北京的主要商场、超市连夜下架全部三文鱼。继竹鼠、獾、蛇、龟、水貂和穿山甲等成为怀疑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中间宿主后,三文鱼又引起新一轮恐慌。



那么,三文鱼与新冠病毒是什么关系?三文鱼等海鲜产品是否还能食用吗?


      2019年,加拿大研究人员利用宏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了包括野生、孵化和养殖的6000多条三文鱼,在它们体内发现了3种新的病毒,其中一种太平洋鲑套式病毒(Pacific salmon nidovirus,PsNV,以下简称PsNV)与冠状病毒科的姬蛙甲型勒托病毒一型(Microhyla letovirus 1,属于套式病毒目)相关性最强,与冠状病毒同目,是冠状病毒的姐妹群。PsNV常见于淡水孵育的幼年三文鱼,主要分布在三文鱼的鳃组织。一旦它们进入海水环境后病毒几乎检测不到,研究人员表示被感染的鱼要么清除了感染,要么在进入海洋环境后死亡。


      在三文鱼中发现的这类病毒与新冠病毒亲缘关系较远,为同目不同科。新冠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的β冠状病毒属,而β冠状病毒属只会感染哺乳动物。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鱼类及进化地位低于鱼类的种类发现与新冠病毒同一个科的病毒。也就是说三文鱼没有被新冠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目前,还很难断定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的传染源到底来自哪里?不能因为在切割进口三文鱼的案板上检测到了新冠病毒,就下结论说三文鱼就是传染源。接触到案板的所有人或物品都有可能造成污染。


      尽管正常自然界的鱼,尤其是深海鱼身体内是不会携带冠状病毒的。但是鱼被捕捞之后,由于处理的人员感染了新冠病毒,可能导致鱼的表面被污染,而污染的海产品在运输和处理过程中,相关人员受到了感染,进而导致人与人的进一步传播也有可能。


      在海产品批发市场中,很多产品都是冷冻储存与运输,在这样的低温环境下,病毒能够存活很长时间,传染人的几率也更大。另外海产品批发市场每天都有大量人员进出,但凡有人携带病毒进入市场,就可能会造成病毒的扩散传播。

      面对新一轮疫情,我们应该如何防范呢?首先,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按照相关要求,全面做好个人防范措施;二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食用来源不明的动物,特别在疫情期间,最好不食用生鱼片等海鲜产品。尽管鱼类自身不会携带或感染冠状病毒,但存在被污染的可能,而且在污染的水域或养殖环境下会感染多种寄生虫、细菌,甚至病毒,如果为了一时口福而受到感染,不值得。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科普




来源:gh_8e4cd4b389b4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订阅号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0NzE0MDc3NQ==&mid=2247485332&idx=1&sn=0a603270808389cf69a0cf4b1aeaab58&chksm=fb53a25ccc242b4a54b51d335d1a9ce6977f3f6d3eff9a5434ab33592c31f30226ade171bf48&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 北京市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