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疫情到什么阶段了?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最新判断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6-28

来源:六盘水市科协网

新冠疫情会持续到何时?

如何看待此次北京疫情?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多位专家在近日接连作出判断

钟南山今冬明春新冠疫情仍会存在
北京疫情比武汉明朗得多
6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医科大学呼吸内科教授钟南山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今冬明春”交际时,预计新冠肺炎疫情仍不会消失,但不会像第一波疫情出现那么大的暴发。




关于北京疫情,钟南山认为,这次在北京出现疫情的源头还不是那么明朗,但是比武汉要明朗得多。“很重要的一点,中国能做到追踪病人,中小学停课,大学暂时不复课,航班减少这类短期措施是需要的。就是采用很强硬的控制措施,让疫情不再发生。”

李兰娟北京疫情重症病例少
中国方法再次证明有效
在全球因新冠肺炎死亡超46万人的大背景下,为什么目前北京因新发地引起的疫情零死亡?与武汉2月份疫情不同,北京家庭成员间病毒传播情况少,是不是新冠病毒的危险性降低了?
在6月20日线上召开的COVID-19免疫调节治疗高峰论坛上,李兰娟院士谈到了北京这次疫情重症病例少的原因,她强调,抗病毒治疗越早越好,早发现、早抗病毒治疗非常重要。

“在以往对H1N1患者的救治中,早一天抗病毒治疗可减少重症发生率12%,病死率下降13%。所以,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是控制传染病最重要的法宝。这次北京疫情筛查力度非常大,所以重症很少,中国控制疫情方法再一次证明是有效的。”李兰娟院士说。

王贵强由于发现及时、救治及时
北京重型和危重型病例非常少
论坛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也分析了北京这次疫情发病特点,他说:“由于发现及时、救治及时,这次北京重型和危重型病例非常少,当时武汉重症和危重症加起来在20%左右。截止到6月19日,北京危重症有两例,重症11例,加在一起13例,这个比例不到10%,要远远低于最初武汉的数字,这和早期诊断有直接的关系。最早时,武汉从发病到诊断需要9到10天,后来全国诊断只有一天的时候,武汉还需要6天,可以看出,诊断滞后直接影响后续的治疗,有些病人的病情就拖重了,因此早期干预、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王贵强表示,及时氧疗、干预、对症支持,可以有效控制疾病进展,降低病死率,这是非常明确的。目前,北京是比较乐观的状态,重症、危重症比率比较低,随之而来的病死率一定是低的。

安友仲没有长时间居家隔离北京家庭成员间传播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安友仲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北京这次疫情之所以轻型和普通型居多,一方面是老百姓警惕性高,另一方面,政府处理及时、控制得力,没有出现医疗挤兑,做到了核酸检测应检尽检、愿检尽检,尽快筛查出病例,做到了早检测、早隔离、早收治、早治疗,所以轻型和普通型居多,这属正常现象。

“除湖北省外,中国其他地区的新冠肺炎死亡率不到1%,只有0.8%,我觉得如果再做的好一点儿,甚至会比0.8%还要低。”安友仲曾在武汉和西南边境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国家诊疗方案制定、危重症患者救治奋战110天,他认为,处理得早,发现得早,没有长时间的居家隔离是北京家庭成员间传播少的原因。

张文宏北京疫情不代表第二波来临
是比较突然、小范围暴发

不久之前,张文宏等10位医学相关领域专家做客上海浦江创新论坛。对于近期北京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张文宏称,这只是一次小范围的暴发,并不算是秋冬季的第二波。
他解释说,所谓的“第二波”一定要形成非常显著的波峰,有一段时间的蔓延再下来。“这次北京出现的疫情应该是一次比较突然的、小范围的暴发,但是暴发力度目前仍在可控范围内。” 张文宏判断。

他称,中国整体“抗疫”情况在国际范围内是做的比较好的,将来中国任何地方出现散发病例,我们都有能力、有信心把它控制住。



来源:lpskxkp 六盘水市科协网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zYzNjM3NQ==&mid=2650902909&idx=1&sn=a8b8520b2e684c357e1dc057d669adf1&chksm=84f93e05b38eb713f1d714424d192482c71bba2d0e97d4b6fc69105a5a7462a9f9ec16a79039&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贵州省 贵州六盘水市科协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