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扶贫】脱贫攻坚战场的科技先锋(一)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6-28

来源:江苏省科协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用科技扶贫扶智,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们。


黄德兴:科技兴农的“领路人”

▲黄德兴(右)在棚内检查作物生长情况。


张家港市大新镇科协副主席、农服中心高级农艺师黄德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35年来,他扎根乡村,大力推进科技兴农,帮助农民把“泥土”变成“黄金”。


“田间地头是我们施展才能的地方,农民群众是我们的贴心人。”黄德兴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明明我和其他人一样种,为什么我的水稻产量就是上不去?再这样下去,辛苦又要白费了。”2013年,眼看又要开始种植水稻,中山村的一位种植大户一筹莫展。“你先不要着急,我马上过来。”放下电话,黄德兴立即赶到田头,经过现场仔细“诊断”,他很快开出了“处方”--“水稻机插、精准施肥、性诱剂诱杀二化螟等新技术一定要落实到位。”“症结”解决了,水稻也有了好收成--230亩水稻田的平均亩产达到了724公斤,创大新镇水稻产量大面积高产之最。该农户激动地对黄德兴说:“您的一句话,救了我的一片田!”


农业技术推广关系着农民的切身利益,黄德兴深知肩上责任重大。然而,让科技走进田间地头并不一帆风顺。面对农民文化水平不高、接受新知识能力普遍不强等情况,黄德兴坚持用“真心、细心、耐心”开展工作。35年来,黄德兴跑遍了全镇9000多个农户,行程2万多公里,培训农民近3万人次;推广各项农业新技术50多项次,引进作物新品种40多个,发放“明白纸”4万余份。农民朋友遇到种植难题,只要一个电话,他随时解答解决。田间地头,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或查看作物生长情况,或传授科学管理方法,或指导病虫防治技术,或进行实地试验,推广农业新技术……1996年,他推广的水稻抛秧技术,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2016年,他推广的水稻机插秧栽培技术,实现了水稻生产的全程机械化。


大新镇是苏州市经济薄弱镇,黄德兴决心助力全镇打赢脱贫攻坚战。在他的指导下,芳华农业科技企业累计投资1020万元,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增加效益200余万元,增加就业32人;江苏荣德利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创建为首家苏州市美丽生态牧场;朴墅庭院、梦田农庄与旅游、文化、康养、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意休闲农业;2017年朝东圩港村丢荒多年的15亩高岗田重新产出粮食,每亩产量约700公斤,这片高岗田经过他的整治护理,焕发新生。在两家养殖场,黄德兴引导和扶持发酵床养殖等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着力推进秸秆基料化、饲料化、肥料化等工作,实现“变废为宝”,每年收储利用稻、麦秸秆2000余吨。


为了帮助老百姓科技致富,黄德兴的足迹印在了大新广袤的田间地头、蔬菜大棚、农业企业里,给百姓带来致富新希望,培养了一批批“土秀才”和农业科技示范户,促进了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黄德兴常说:“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看到农业的丰收、农民的笑容,再苦再累心也甜!”

▲陈利根(中)与“南农麻江10+10”结对帮扶村共话乡村振兴。


陈利根:“10+10”行动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2019年11月,一场别开生面的书记座谈会在贵州省麻江县河山村举行。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省土地学会副理事长陈利根与当地兰山村、新场村等10余个村庄的村支书们围坐一起,讨论着扶贫工作的新进展。“我们村利用学校捐助的党费,建设了蕨菜加工厂房,希望在设备的选购上得到学校的帮助”“我们想种植莲子,学校有没有这方面的专家”……对于大家提出的要求,陈利根认真记录,“学校将尽力满足村民们的需求,在开展领头人培养培训、科技指导、打造产业品牌等方面精准发力”。


陈利根还带来了一个特殊的礼物--13套“移动党支部”设备。该设备采用移动互联网技术,集便携投影、智能终端、移动WiFi、学习平板于一体,并被预先上传了最新的政策解读、专家讲座等等,可以随机播放,便捷实用。村支书们激动不已,“有了这套设备,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组织村民学习,还可以联网外出务工的党员,及时开展组织生活”。


麻江县成功“摘帽”后,南农大随之确定了“以党建为引领,催生扶贫内生动力”的新思路。在此基础上,该校的10个学院直接对接麻江县10个典型村,开启“10+10”行动计划,扶贫工作由此打开新局面。


食品科技学院是“10+10”行动计划的成员之一,对接的是兰山村。2019年秋学期开学后,学院领导班子就开始围绕扶贫工作马不停蹄地忙碌起来。学院党委主动邀请兰山村的两委班子到江苏、安徽、江西的农村考察学习,拓展发展思路,明晰发展路径。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双方一同制定了农业产品加工产业扶持方案,并联合学校社会合作处、组织部等部门共同筹资近20万元,为兰山村的蕨菜加工项目专门设计和购置全套自动化加工设备。“预计今年8月,所有设备可以投入生产,”学院党委书记朱筱玉说,“投产后每年可加工蕨菜200吨,带来20余个就业岗位,为村集体增收10多万元。”


针对麻江县大力发展林下养鸡产业的情况,食品科技学院还先后组织10多名专家亲赴麻江,帮助开展自动化肉鸡屠宰线的论证和选址工作。“我们计划在建设该县首个全自动化的肉鸡屠宰生产线,解决林下养鸡产业的瓶颈问题,同时拓展销售渠道,打通产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朱筱玉说。


截至目前,南农大的10个学院已经全部赴结对村调研,共建党支部5个,培训基层干部246人次,培训村两委42人,捐赠超过10万元。与此同时,南农大专门组建了9支专家团队,帮助当地村建立示范基地11个,共建产业联盟2个,培训技术人员476人次。


戴飞:引领水产绿色养殖新风尚


常州市钟楼区科协委员、江苏诺亚方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戴飞毕业于苏州大学古汉语文学专业,硕士学历的她在事业上升期放弃高薪回到故乡常州,扎根池塘养起了螃蟹,用自己的方式诠释新时代务农者的新风貌。


“农业来不得半点马虎,我养的螃蟹我自己也要吃,我要让所有客户都能吃到优质螃蟹”是戴飞一直秉承的信念,在开发苏北基地时,她白天在塘口参与挖塘,晚上拿着小本子记录螃蟹的生长情况,向师傅学习养殖技术。为把实践和理论融合,她刻苦钻研《饲料学》《河蟹生态养殖》等书籍,经过不懈努力,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现在她只要看水、看塘,就知道该投入多大规格的蟹种、养殖产量大致会有多少,被称为“比螃蟹更了解螃蟹”的“蟹后”。


为培育出高品质螃蟹,戴飞带领团队专门培育了符合养殖的水草,并委派专人进行日常管护,同时根据养殖塘的大小科学测量,合理分布水草和蟹苗数量,自建了内部水循环系统,养殖用水在进入养殖塘前,要先进入净化池,利用池中的水草、螺蛳、乳酸菌等生物净化水质,再经过多层过滤后才引入养殖塘进行精准养殖。通过精准管控,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保护了环境。生态理念加上先进技术,诺亚方舟螃蟹养殖突破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瓶颈。公司技术部门每年年初就对全年天气进行技术分析,采用精准气候数据,保证螃蟹生态养殖。


诺亚方舟在戴飞的率领下,自主培育了中华绒螯蟹品种“诺亚1号”,并于2016年通过了农业农村部水产新品种的审定。这一成果使每亩效益可增加25%,生长速度能提高20%,口感也更加符合市场需求,还为河蟹养殖户提供了技术支持。作为江苏唯一一家池塘蟹出口基地,诺亚方舟螃蟹经得起68道品质检测。经科学养殖的“新孟河”品牌大闸蟹品质优良,连续获得GAP、HACCP体系、绿色食品等多项认证。


做一行就要爱一行,爱一行就要为这个行业的持续发展尽力。在很多受惠于诺亚方舟蟹苗的农户心里,是戴飞给这个行业增添了生机,给他们带来了致富的希望。当他们带着礼品去诺亚方舟表示感谢时,戴飞除了感动还不太好意思:“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做的也是平凡的事,只是把我分内的事情做好而已。”据了解,近几年来戴飞共帮助农户580户,每户平均增收5000元。


这位踩着高跟鞋、穿着西装的“女农民”从养殖塘自信走来。今年,诺亚方舟在戴飞的带领下,向着打造水产生态养殖、壮大常州绿色农业的目标扬帆起航。(组人部省科学传播中心)


来源:gh_1d89a2a9e771 江苏省科协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1NjU4Mzk2MA==&mid=2247490282&idx=3&sn=ea7d038ac50b8ff1430b8e15364ff759&chksm=fbc3879dccb40e8b52e65fa334885c190973f1a8f7bce381ecc6e3f6131d087888d573443a4d&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农业 农民 三农 畜牧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