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地球物理学编委会第三次工作会议纪要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7-12-06

会议时间:2017年11月17日(星期五)13:00—17:00会议地点: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6楼,401会议室参会人员(21人):陈运泰、杜建国、丁志峰、高原、郭建、何丽娟、黄清华、江为为、李貅、梁星辉、马胜利、马蕴、苏枫、王绪本、魏东平、吴小平、许忠淮、杨家英、章文波、周仕勇、宗秋刚(按姓氏拼音排序)主持人:陈运泰会议主题:讨论各分支的进展情况和已回稿件存在的问题。      首先,主编陈运泰院士通报了大百科第三版总编委会成立大会情况,说明了三版百科全书编纂的重要性。之后请每个分支组用3—5分钟简要介绍一下各组的编写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陈院士根据各分支的情况做了一个概括性的发言。接下来,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三版内容中心马蕴主任介绍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编纂的整体情况,简要介绍了编纂平台;地球物理责编杨家英展示了已做好的多媒体样条,建议各分支组专家申报多媒体条目,并总结了已回稿件的问题和撰稿、审稿注意事项。最后,陈院士做了总结发言并部署了下一步工作安排。20171212140002_244226.jpg会议达成共识如下:1.明确文字版权和图片版权问题。2.讨论落实陈运泰院士提出的条目表修改建议。3.外国人名的中文译名按“名从主人”的原则翻译,具有多国国籍的生活经历的,一般选取其最终国籍,并在其简史中写明。4.专有名词选择最常用的中文译名。5.对于修订条中内容不对的,宜重新撰写。6.以分支学科名命名的条目必须至少是长条,最好为特长条;其他条目长短由分支主编掌握。7.公式不需逐步推理,百科面向非专业的中等以上水平读者,应兼顾科普性与科学性8.各分支主编应向撰稿专家转达撰稿要求9.各分支主编重新审读已回稿件,审稿后发给出版社。10.各分支主编向各撰稿专家征集多媒体条目。11.出版社整理具体的条目类型提纲。12.出版社根据条目长短整理样条。13.出版社反馈多媒体条目视频长短的问题。20171212140002_2dc1e4.jpg结合各分支回稿情况,出版社总结常见问题如下:1.论文写作风格浓厚。百科要求必要的引用文献放在最后,且所有提及的人名都需要具体的国籍、译名、原语种姓名全称、生卒年份等信息,所以一般释文中只提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如果某个研究成果来自一般学者的某篇论文,则只需要提及其贡献。应避免把百科词条写成综述型论文。2.条目内容不完整。三版百科条目有多个等级,但是任何一个等级的条目都应该是完整的,都要包含条头(中英文完整)、词条正文(首句定义)、必要的参考文献和扩展阅读、作者署名等部分。3.一些条目字数过少,不足300字,建议扩充或并入上一级。4.有些条目学科知识过细、过于专业。建议删减。5.一些条目内容涉及版权问题,与网络百科或者教科书大致相同,需重新撰写。百科要求摘录的引文不能超过释文的10%6.主观性的时间词语。百科全书中尽量避免“目前”、“至今”等比较主观的时间词语7.条目名称不规范。应避免出现“与”或“和”等字眼,建议分成两个条目8.避免出现“我”、“我们”、“大家”等字眼。9.图中外文应译为中文。图中若为英文,则图注中应有相应译文;或可把图中的英文直接改为对应的中文。图中字母的含义,须加图注说明。图号应在释文中提及。10.译名统一:瑞利、瑞雷;洛夫、拉夫等。11.首次出现的英文名词应有中文译名,首次出现的缩写请按照 中文译名(英文全称,英文简称)的格式。12.参考文献必须是本学科代表性的重要著作或论文。网络百科或网络文库不能作为参考文献、推荐链接、扩展阅读。毕业论文不建议作为参考文献。自引文献的采纳问题:若作者是释文主题的权威作者,可择权威、经典的自引文献,一般不自引。13.参考文献的文中标注问题。如必须文中标注参考文献,则可改成上角标予以标注,将参考文献统一罗列在释文后。参考文献不宜过多。会议存留问题:1.一些下设子级条目内容不够全面,是否更改条目归属或重新撰稿。2.专家审稿具体操作问题。会议建议审稿人署名以示负责并仿照期刊审稿流程。出版社需讨论。3.空间物理的火星部分具体增设条目。4.应用地球物理与地质相关学科的重复问题。出版社后期需要讨论定稿20171212140003_3c07ec.jpg

(大百科全书地球物理学第三版编委会)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原文链接:http://115.29.6.223/drupal/?q=node/755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陈运泰

推荐资讯